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進化中的當代工藝

  • 次標題:第7期-2016/02
  • 文:梁家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副教授)
  • 圖:梁家豪(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副教授)
  • 點擊數:3611
余金玉2014年的作品《花田的季節》。
簡介

當代工藝的未來趨勢,不再顧忌傳統、功能性或消費市場,重點在於挑戰新技術、新形式、新題材,運用創意設計,創作出令人驚艷的精美作品。

工藝扮演著人類文明演進的重要角色,亦是引領現代科技進步的主要推手,豐富的材質與精湛的表現技巧,藉由不斷開創的藝術形式,更在當代工藝中佔有一席之地。

當代工藝設計素材多元

灣普遍觀念中,工藝給人的印象多侷限於生活實用層面,材質上則是以陶瓷、金屬、竹木、玻璃、纖維,漆藝、皮革等為主;然而,當代工藝設計素材的應用,因多元欣賞及異質媒材的發現與應用,逐漸突破暨有的印象和價值觀,更多以扎實的工藝技法為基礎、感性的人文精神為內涵、創造性的表現形式為手段、及應用細緻的包裝行銷手法,揉捻出充滿當代語彙的工藝創作。

筆者本身專注於陶藝創作多年,並從事教學傳承工作,針對當代工藝之發展趨勢彙整以下五點觀照,一是從過去以物品為中心注重使用層面之訴求(use),進階到以人為中心,亦即使用者(user)訴求,再演進到以素材本質為核心(material)。二是從以前強調機能導向(function),隨著生活品質提升,進而提升物件的美感層次(beauy),接著更進一步追求幸福感(feeling)的需求。三是因為早期的生活較簡樸,人的想法較單純,凡事只求夠用就好(enough for life),然而現代人追求的不僅要好一些生活品質(betterlife),更要享受生活中的愉悅(enjoy life)。

臺藝大工藝系新浪校友楊翊琪所創作的《衍》。臺藝大工藝系新浪校友楊翊琪所創作的《衍》。

工業化變革 近年追求特色與質感

其次,因為工業化的變革,早期的工廠大量機械化的量產過程(machine made),雖然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但卻一成不變缺法創意,使得近年來越來越多人追求特色與質感,認同手作的價值(handmade),以人性的溫度取代機械的冰冷,是觸動使用人心靈感質的重要媒介(touch mind)。

最後則是從追求量化的數字產出規模(Quantity),轉而追求質化的良善率(Quality),接著又演近到單件的個性化(Individualize),即特色的彰顯。綜合上五點觀察,恰好與北歐的「心工藝運動」相呼應,當藝術﹑設計﹑工藝混融後的『新手作』正是一種全球的趨勢,尊重作家手工的價值,發掘素材本質的特色。如:「傳承創新:臺藝大工藝系新浪校友創作聯展」,展出許多新世代青年工藝家的作品及品牌。

簡言來說,頂尖手工+尊重素材本質+原創概念=追求更符合現代人生活的方式,文明的進步,源於工藝價值﹗

進化中的當代工藝

1

使    用 → 使 用 者 材質本位

2

機    能 → 美    感幸 福 感

3

夠用就好 → 生活好些 享受生活

4

機    械 → 手    作 觸動心靈

5

量    化 → 質    化個 性 化

(製表:梁家豪)

 方幾何

「傳承創新:臺藝大工藝系新浪校友創作聯展」新世代青年工藝家創作的方幾何。

全新創作手法展現新時代認同

當代工藝的未來趨勢,將不再顧忌傳統、功能性或消費市場,重點在於挑戰新技術、新形式、新題材,運用創意設計將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經由創作者扎實而專業訓練下的一雙巧手,創作出一件件令人驚艷的精美作品。

每一位工藝職人都有其心中的創作觀,用材料與全新的創作手法,展現對於新時代的認同,並跳脫單一的思維框架,從不同的角度豐富當代飾品的可能性,不論從雕塑性出發,或是從材質特質開發,皆持續以他們對工藝創作的執著、熱情,感染著每位熱愛當代飾品樣貌的我們。

曾靖驍的陶瓷創作《石青》 曾靖驍的陶瓷創作《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