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崑曲王子張軍 先守成才能當代 帶著手銬腳鐐也能翩翩起舞

  • 次標題:第8期-2016/03
  • 文:趙靜瑜
  • 圖:藝之美有限公司
  • 點擊數:6249
張軍被譽為中崑曲王子,現在也是聯合國文化大使。
簡介

「崑曲裡有一種超然的東西,有愛情卻超越愛情,有歷史但超越歷史,這些守護住了,加入現代劇場美學,崑曲就有機會在當代發展。」

「文學是手銬,曲牌是腳鐐,還要翩翩起舞。」這話聽來強人所難,卻是崑曲在21世紀所必須面對的處境,如何不被手銬腳鐐所發出的沉重驚悚之音震愕、止步,在束縛中仍能優雅自在,「中國崑曲王子」也是聯合國文化大使張軍給的答案是,以不變應萬變---「夠傳統就可以當代」。

離開上崑  自立門戶 

從小就學戲,張軍是祖師爺賞飯吃,身材拔高英挺,唱腔自然,學成後進入上海崑劇院,一直有吃重演出。2009年,張軍離開上海崑劇團副團長一職,成立了個人崑曲藝術中心,「文化體制可以多元發展,自己只不過是在這個時代到來時勇於舉手」。成立六年來先與當代中國在國際樂壇享譽盛名的鬼才作曲家譚盾合作,6年演出了新編《牡丹亭》,至今演出超過250場,歷久不衰。去年更製作了兩岸大戲《春江花月夜》,上海首演好評不斷,20164月即將來臺首演。

以《春江花月夜》為例,5年前,張軍收到了《春江花月夜》劇本,看完之後,他久久不能自己,熱淚盈眶,「這就是了。」裡面有古漢語曲牌的嚴謹,有一種形而上無以名狀的感情,「崑曲裡有一種超然的東西,有愛情卻超越愛情,有歷史但超越歷史,這些守護住了,加入現代劇場美學,崑曲就有機會在當代發展。」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描述一種當代欠缺的深刻信諾。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描述一種當代欠缺的深刻信諾

第一步    尊重傳統 

要把崑劇做好,張軍說,「第一步你得尊重傳統,了解傳統。」張軍說這幾年收到很多新編戲本,都被他退了,「我最常講的理由是,對方的本子是戲曲劇本,但不是崑劇劇本,如果沒有從傳統的基底出發,崑劇老祖宗留下來兩千多本劇本,光演傳統的都演不完了,有甚麼令當代人期待的?」

「我很感動的是,這個劇本是一個出生於1981年的小女生所寫,她精精巧巧地維護了崑曲的傳統,崑曲挺麻煩的,一個曲牌從引子到尾聲,中間每一個過曲全不能變。」張軍認為,筆法與情感都到位,加入現代劇場製作方式,才有深刻基礎。

崑曲讓人動情   超越生死 

「崑曲有崑曲的超然性,崑曲有一種人對宇宙的思考,演《紅樓》、《梁祝》演不過越劇,演忠孝節義我們演不過京劇,但如果演一種超然,一種生離死別,沒有其他劇種演得過崑劇。」張軍說,就像《春江花月夜》裡面有著男主角在陰間50年的等待,一定是很讓人動情,超越生死,這種劇本崑曲不演,更待何時。」

崑曲《春江花月夜》遵循古漢語與傳統曲牌,再加上當代劇場美學,樹立了新世代的崑曲標準。崑曲《春江花月夜》遵循古漢語與傳統曲牌,再加上當代劇場美學,樹立了新世代的崑曲標準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原是唐代著名詩人張若虛的傳世名篇,有「孤篇壓全唐」的美譽,更留下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名句。這次的演出則描述唐朝時期,進京趕考剛中「探花」的張若虛對站在明月橋邊賞春的16歲少女辛夷一見鍾情,還未來得及傾訴,便被鬼卒錯拘而亡。閻羅王推搪阻塞,不肯送他還陽,以各種好處誘他早早投胎,張若虛堅決只求再見辛夷一面。

「劇情走著,面對再一次有機會看見那人,你從陰間還陽,才20多歲,那位少女已經60餘歲,這些最珍貴的堅持與情感,你彷彿也跟著《春江花月夜》的本兒經歷了一次。」張軍說。

崑曲裡有一種超然的東西,有愛情卻超越愛情,有歷史但超越歷史。崑曲裡有一種超然的東西,有愛情卻超越愛情,有歷史但超越歷史

兩岸合作   成就崑曲之圓滿

為了製作《春江花月夜》,張軍一通電話一通電話,連哄帶騙地讓臺灣團隊一一許諾合作演出,導演李小平、舞台設計王孟超、服裝設計林璟如、燈光設計車克謙、美術設計霍榮齡到攝影師劉振祥等,都是一時之選。

這戲去年紅遍中國大陸,首演之後光是網上討論持續近兩個月,張軍並不以此為傲,「我們的責任就是對當代崑劇的守望,越是當代,越是要到位,歷史證明崑曲不是不發展的,千萬不要讓崑曲去了博物館,崑曲是活色生香的,我認為做當代崑劇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要讓崑曲跟當代人做更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