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用劇場磨身體 操偶師黃僑偉幕前展藝

  • 次標題:第122期-2019/02
  • 文:郭士榛
  • 圖:黃僑偉、張瑞宗
  • 點擊數:2589
黃僑偉( 右二) 小學4 年級拜李天祿( 中間長者) 為師。
簡介

黃僑偉說,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都在幕後工作,但因為跟劇場結合,他突然走向幕前,肢體就顯得非常尷尬,「剛開始總覺得身體不協調,很僵硬,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選擇由現代舞練起,剛開始跳,連自己都覺得看不懂,但發現舞者是由體內發出能量做出動作,身體才會有動力。」

 10歲那年因自己喜歡,加上因緣際會,布袋戲操偶師黃僑偉拜了已故布袋戲泰斗李天祿為師,至今不離不棄,擔任布袋戲演師長達30年,從傳統到創新,黃僑偉至今除了結合劇場表演的演出形式,將傳統隱身的操偶師顯現幕前之外,也深入校園帶活動、辦講座,希望讓小朋友在和偶的近身接觸中感受布袋戲的真實魅力。

 

從編劇、排助、導演、道具到服裝都一手包辦,黃僑偉說,能量是跟著時代走,傳統和當代是同樣東西,只是時代不一樣,以前傳統就是當時最好的,現在才保留下來成傳統,當代就是現在最好的,兩者相同,如何讓傳統東西讓現代人接受,必須再思考,「其實觀眾是被教育的,不要順著觀眾口味走,很重要的做法是給觀眾新的東西,讓他們了解傳統藝術也可以改變。」

 

隨李天祿學布袋戲

自己小時候很皮,不愛讀書,黃僑偉喜歡跑到廟會去玩,每次看歌仔戲、布袋戲表演都很開心,他特別著迷布袋戲的操偶,10歲那年,李天祿到莒光國小教戲,並成立「微宛然掌中劇團」,黃僑偉便追隨李天祿之子李傳燦、陳錫煌學布袋戲,並隨亦宛然掌中劇團先後赴世界各國巡迴演出。後來成為亦宛然的第3代傳人,黃僑偉也是當年培訓學員中,少數至今仍從事傳藝工作者,開啟了職業的傳統演師生涯。

 

2010年,黃僑偉加入臺北木偶劇團,與不同領域跨界合作,獲頒傳藝金曲獎「最佳團體年度演出獎」,後來因和團長理念不同,黃僑偉選擇離開,再成立集藝戲坊,主張「唯有根植在傳統基礎上的創新,才不會失去本質,對於布袋戲的推廣和保存才有幫助。」

集藝戲坊成立之時,老師陳鍚煌也來道賀.jpg  集藝戲坊《孟.夢之間的時光》是第2 屆「創意競演」節目徵集計畫決選演出作品。.jpg

(圖左)集藝戲坊成立之時,老師陳鍚煌也來道賀

(圖右)集藝戲坊《孟.夢之間的時光》是第2屆「創意競演」節目徵集計畫決選演出作品。


不進步就是退步

黃僑偉表示,他永遠記得李天祿曾經跟他說的話:「不進步,就是退步。」因著這句話,過去十年,黃僑偉與京劇、歌仔戲、傀儡戲甚至小劇場、現代舞跨界合作,慢慢習慣現代劇場人走到幕前的表演形式,黃僑偉表示,很多年前他就開始做跨界,但直到2017年做完結合現代演員、歌仔戲和布袋戲,由張嘉容執導的《孟.夢之間的時光》,才算是真的比較理解,早年跨界合作只能說是拼貼,一直到最近這幾年,才懂得思考如何意讓其他元素融合到劇中,藉由劇場效果讓觀眾了解,布袋戲還有更多可能性。

《孟.夢之間的時光》以新型態人偶穿越劇為主軸,藉由孟麗君此一角色探討現代女性的愛情觀。.jpg

《孟.夢之間的時光》以新型態人偶穿越劇為主軸,藉由孟麗君此一角色探討現代女性的愛情觀。

 

從幕後到幕前 越學越深入

黃僑偉說,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都在幕後工作,但因為跟劇場結合,他突然走向幕前,肢體就顯得非常尷尬,「剛開始總覺得身體不協調,很僵硬,為了改善這種狀況,我選擇由現代舞練起,剛開始跳,連自己都覺得看不懂,但發現舞者是由體內發出能量做出動作,身體才會有動力。」一邊說,黃僑偉一邊擺出不同的肢體動作,「在學習肢體的過程中,我也比較明白,以往說口白用的是丹田,是用聲音演戲,其他劇種也一樣,也是要由身體內的情緒抒發,情緒夠,就會有力量。」

 

孫悟空的愛情戲 展現內心轉折

2019年開春,黃僑偉馬不停蹄,331日大稻埕青年藝術節,他將推出新戲《愛.悟空》,看看孫悟空的愛情戲。黃僑偉表示,他很喜歡《西遊記》中的孫悟空,但傳統戲的孫悟空,角色都很剛硬,像大鬧天宮、大鬧地府、大鬧水晶宮等等,驅魔除妖好有個性,黃僑偉認為孫悟空有許多很內心的部份,就為他杜撰了一個角色,原來他大鬧各地都為了一叫小愛的天上仙女,成為新戲《愛悟空》的基礎。

 

41113日由布袋戲大師陳鍚煌製作的看家戲《年羹堯》,黃僑偉將參與,要把傳家經典戲保存下來。黃僑偉說他自己也沒看過,當年李天祿是用口述方式把劇本留下來,這次將以現代劇場形式演出。

 

黃僑偉努力把布袋戲劇場化,希望傳統戲可經由劇場手法和操作模式打磨得更精緻,黃僑偉表示,以往布袋戲多平鋪直述,要不就打打殺殺,要不金光爆破多,「這些當然可以保留,但希望可以傳遞更多內心世界。」

黃僑偉投入布袋戲傳承,樂在其中。.jpg 黃僑偉藉由「一桌二椅」的空間概念,涵容傳統戲曲美學主體、現代劇場或多元跨界等製作模式進行作品創發。.jpg

(圖左)黃僑偉投入布袋戲傳承,樂在其中。

(圖右)黃僑偉藉由「一桌二椅」的空間概念,涵容傳統戲曲美學主體、現代劇場或多元跨界等製作模式進行作品創發。



帶著戲偶與笑聲 學校走透透

 

文│郭士榛 圖│黃僑偉

 

黃僑偉在校園或社區辦講座,主要先展示布袋戲「生、旦、淨、末、丑、雜、獸」的角色,搭配道具與生動的口白、戲偶不同笑聲等等,更加突顯戲偶的特色。黃僑偉也不時與觀眾互動,帶著小朋友上台體驗如何操縱戲偶。

 

黃僑偉認為布袋戲是一門綜合的藝術,集結了雕刻、繪畫、刺繡、音樂、說唱等項目,戲劇也可以發揮生活教育的功能,「學校的社團裡有些好動、自閉、亞斯伯格等症狀的孩子經過劇團練習一年後,這些孩子的症狀改善很多,像自閉症孩子不喜和人接觸,可為了演戲對口白,慢慢可以開口和人講話;有些好動兒,以前難控制他的行為,但接觸布袋戲後卻很聽話,要他打掃或做其他的事都可以做得很好,這些孩子其實都很聰明,背劇本特別快。」

 

黃僑偉也會教學生做布袋偶身上用品像帽子、衣服等,也教他們做操偶的手指運動,「現在教學生的方法,都要輕鬆去看,可以藉此解放他們內心不好情緒,用逗趣方法指引學生進入傳統藝術領域。」未來他想更進一步,接觸有叛逆個性的國中生。

 

除了跑校園,黃僑偉也往中南部跑,南部很多布袋戲團,他們在民間一場一場小型演出來養一年一度的公演,他希望能藉他的劇場經驗,盡可能的幫劇團走入劇場,他願意花時間下南部幫他們作戲, 把臺北經驗帶去南部, 希望一起努力提升大環境品質。未來,「我會繼續學習傳統的部分, 另一方面, 也用現代戲劇的手法, 或是不一樣的媒材,將傳統的東西繼續傳承下來。」

黃僑偉於桃園園校園巡演和觀眾和學生互動。.jpg

黃僑偉於桃園校園巡演和觀眾和學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