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歷史的聲音 聲音的歷史 第30屆傳藝金曲獎特別獎得主葉垂青

  • 次標題:第126期-2019/10
  • 文:蘇筠涵
  • 圖:葉垂青、蘇筠涵、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1360
傳藝金曲獎上獲得特別獎的葉垂青畢生投入錄音工程,紀錄了臺灣音樂發展的歷史。
簡介

在近40年的錄音經歷中,與葉垂青合作過的音樂人包括有李泰祥、馬水龍、陳揚、溫隆信、樊曼儂、吳文修等,都是臺灣音樂歷史上重要的作曲家、演奏/唱家。

從事音樂錄音工作將近四十年,第30屆傳藝金曲獎特別獎得主葉垂青是1970年代至今臺灣最資深的錄音師之一,透過他所錄下的聲音,我們得以聽見臺灣的時代迴聲。


精確的錄音

1979年一次三重扶輪社的例會,臺灣民族音樂學者許常惠受第一唱片公司葉進泰先生邀請為演講者,講述關於「民俗音樂採集的重要性」,最後他提及目前唯一能夠保存這些民俗文化的方法,即是精確的錄音。 

的確,現在在白金錄音室,當透過機器開始撥放當時由葉垂青全程錄製處理《民俗音樂專輯》其中第21卷的母帶時,仍能聽見歌仔戲國寶廖瓊枝那極純美的唱腔原音,音質極好,極其真實,難以想像這是40年前的聲音,那正是許常惠說的,精確的錄音。 

葉垂青表示,當時在製作這套音樂專輯的理念是為了能夠可以完整地將文化保存下來,但由於在田野現場進行採集時,所使用的收錄器材、現場環境與各類因素等,都容易使收錄的內容品質受到干擾與影響,實際獲得的成果並不會是最理想的,很多時候都是斷斷續續的片段。 

採集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保存完整的文化內容,但在現場並非能夠盡如人願,透過整理採集錄音的機會,許常惠與第一唱片公司(當時老闆即是葉垂青父親葉進泰)一起完成了補述採集過程中不足的部分,在錄音室當中將當時想要表達的東西好好的整理出來。

經過後製補充、補錄,讓採集的內容得以更加完整,並邀請當時被採集的對象如客家八音代表性人物陳慶松等,來白金錄音室進行補錄,歷經一番工夫,去除錄音多餘的雜訊、缺失的片段,使整個內容得以成為比較完整的東西,一首首的歌,一首首曲調,傳達著該音樂文化的內容與精神。

葉垂青年輕時的工作照。.jpg

葉垂青年輕時的工作照。

歌仔戲國寶廖瓊枝40年前的珍貴原聲錄音,都在這盤帶中完整保存。.jpg

歌仔戲國寶廖瓊枝40年前的珍貴原聲錄音,都在這盤帶中完整保存。

 

聲音是無形的力量

葉垂青說,許常惠當初所採集的資料很多,「我也曾經擔任許常惠文教基金會的董事,師母那邊其實保存很多盤帶、卡帶,目前都收藏在國史館,但是若未經過整理,即使進行了數位典藏,也很難可以知道這些是甚麼樣的內容。」

現場採集與進錄音室錄音的確是兩種角度,端看製作的宗旨與態度,當初對於採集錄音整理的目的是為了完整把聲音內容保存下來,不僅是現場的採集內容,更是要將難得的音樂內容給留存下來。而今來看,因社會環境的變遷與年老藝人的凋零,後代也只能透過這些珍貴的錄音資料來感受過往的文化狀態,葉垂青的起心動念與堅持,更顯珍貴。 

錄音室是葉垂青的青春,也是現在與未來。.JPG

錄音室是葉垂青的青春,也是現在與未來。


聲音建築師

錄音處處是學問與巧思。別看錄音師僅是幾次的調整麥克風,這幾次的調整都建立在無數次的經驗與對不同演奏/唱者特性與需求的臨場處理。

葉垂青說,錄音師必須很清楚的掌握與錄下每個單一樂器的音色與聲音、歌唱者希望呈現的聲音與層次等等。另外,麥克風的擺設位置及選擇合適的麥克風也同等重要,因為在一定的聲音範圍內,才能錄下最完美的音色,成為好的聲音素材,這便是錄音師的功夫。 

「有時候一個樂器會用到兩個麥克風,因為一個樂器出現的聲音位置,不一定只有一個,它可能從共鳴箱出來,也有弦震動的聲音,兩者一起收,才會成為完整的聲音」。 

葉垂青說,演奏/唱者的表情是錄音師最難參與到的部分,關鍵在於音樂進行過程中,高中低頻的比例,這是音樂的感覺部分,錄音師僅能進行聲音素材進來後的修整,雖然可以調整聲音的層次遠近,但是細微的音樂感覺等,都必須在錄音的最前端時就收好內容,萬一達不到錄音師審核標準,此時就需要與製作人或指揮一同討論、溝通,讓內容更加符合要求,更加傳真。 

「比如當初國劇名伶郭小莊的雅音小集前來錄音,像是京胡、文武場的位置也是幾經調整,在錄音過程中還需反覆注意現場的整體音色,時時感覺與調整收進來的聲音,還有進行混音時,郭小莊也必須進來聽,確認有沒有符合現場唱的感覺還有平衡感。」

在近40年的錄音經歷中,與葉垂青合作過的音樂人包括有李泰祥、馬水龍、陳揚、溫隆信、樊曼儂、吳文修等,都是臺灣音樂歷史上重要的作曲家、演奏/唱家等,「當聽過最好的演奏家彈奏,聽過最好的聲音,它們自然就會形成檔案庫存放、累積在你的腦中,慢慢塑成基本功,而後自然便會反映出最好的判斷與調整,收錄你想要的聲音。」 


錄音是思想也是藝術

對葉垂青而言,錄音師的堅持在於透過麥克風收回來的聲音,必須是他所要的聲音,符合其審美觀,是錄音師對己身的堅持。混音的過程又是另外一層處理,如何使母帶聲音素材的使用濃淡皆宜,恰如其份,又是另一門學問。 

「身為錄音師,心中必須有著一個自己的角落,存放著各類美的資料庫,存著很多不同音樂的型態,必須先有種美,才能回過頭來照見自己。」葉垂青說,音樂是一種情緒,是一種思緒的延續與流動,有掌握到思緒時,後面的處理才有空間。

聲音的思緒都有它存在的時間性,時代的進步不僅在於器材與技術的成長,人類對於聲音的想法與認知也一直在改變,過去對於傳統音樂的聲音概念與今日也已經不同,但無論如何,當下即永恆,從葉垂青身上,看見了錄音紀錄是一個時代的思維代表,應該被妥善保存、整理,更需要被理解與聽見。

葉垂青曾經到內蒙古為5千人長調大合唱錄音。.jpg

葉垂青曾經到內蒙古為5千人長調大合唱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