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手工陶瓷技法──手擠坯
「手擠坯」是最早的傳統手工陶瓷技法,製作技術繁複,學的人愈來愈少,有失傳之虞。製作過程得先做好器物底部,而後陶器師傅以坯體為中心,由人繞著坯體轉動、以倒退繞行的方式,將事前練好的土條沿著底部,一層一層盤繞上去,最後用拍陶用具一邊拍打一邊塑造出形體。
苗栗縣「銅鑼窯」是目前全臺最大容器製造者,創始於民國56年,經營逾半世紀,創始人張信享從做花盆起家,迄今傳承三代,早年生產花盆、水缸、酒甕、以及醬油缸、豆腐乳罐、金斗甕、蘭花盆等等藝品;七○年代以後主要以蘭花盆、人形(日本娃娃)與裝飾陶瓷為主;如今開發各式陶製容器及客製化景觀用陶,還化身青創基地。老窯場傳承製陶技藝,不斷求新求變求轉型,民國八○年代開始,在主力的甕、缸之外,陸續開發出大型醃罐、茶葉罐、聚寶盆等多元化的陶製品。與手拉坯不同,銅鑼窯引以為傲的是自身的手擠坯技術,主要用來做大型陶瓷容器,技巧相對困難,需要更久的時間才可習成。銅鑼窯第三代張維翰表示,臺灣的手擠坯技術來自福州師傅,其阿公張信享拜福州師傅李依伍為師學習,學成後在各個窯場擔任手擠坯師傅,也與師傅、同門一齊到各個窯場去當師傅,新竹市關東橋、臺中市大甲東、南投縣水里鄉等知名窯場都有過他學習實作的足跡。
民國56年張信享五十歲,他興起自己當老闆的念頭,因苗栗具備相思木、苗栗土、天然瓦斯三種陶藝所需之天然資源,於是選擇落腳苗栗,這是銅鑼窯之始。民國七十多年之際,銅鑼窯的裝飾陶器生意鼎盛,銅鑼窯所處的竹生村家家戶戶幾乎都在銅鑼窯代工,全盛時期約有一百多個員工,後因景氣不佳、多數工廠外移,逐漸沒落,但間接培養了很多師傅。但真正讓銅鑼窯大大打響知名度的是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很多酒甕倒光光,公賣局需要更大型更穩固的甕,「那是全臺最大的酒甕,無人會做,爸媽標下案子,後來銅鑼窯總共交給公賣局五、六千個酒甕,每個重約八百斤、五公石。」銅鑼窯自此成為臺灣數一數二做大型容器的窯場,其手擠坯技術也聲名遠播;惜因到了民國一百年左右,大陸酒甕以較低價格進入臺灣市場,銅鑼窯深感無法與之拚搏,開始轉做私人業務,現在銅鑼窯的客戶有醬油廠和私人酒廠,以大型容器、少量多樣、客訂為主。
手擠坯是一種成型技法,要做大容器只能仰賴手擠坯技術。獲頒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後簡稱水保局)農村技藝保存「手擠坯達人」、中華民國客家委員會認定的「客藝之家」,張維翰自認是第三代,傳承技術責無旁貸。「手擠坯技術沒有三年是學不起來的,但現今因為大環境沒有需求,傳統的手擠坯技術也很少人會。」
手擠坯分有練土、揉土、製底、接高、成型、收口,步驟繁多,須分段次去做、困難度相對高。「會拉坯的人不一定會手擠坯,但會手擠坯的人一定會拉坯。」手擠坯屬於基本功,要用手打底,力度要大,但之後可以在其上任意發揮變化,加入各種現代元素,這是手拉坯不可能做到的;且製作大型容器一定要使用手擠坯技術,手拉坏最多就只能做到手長的長度,大約四十公分。「所以少見女生會手擠坯,我媽媽是全臺少數會做大型容器的藝師之一。」
回鄉接手 打造品牌知名度
張維翰起初並未想接家業,直到大學畢業後,父母詢問他接手的意願,身為獨子的他眼見父母年紀漸長,心中責任感萌發就答應嘗試。但因成長過程很少接觸窯場,故剛接手的前三年都在跟師傅學手擠坯,遺憾的是,他剛學成師傅就過世了。「師傅名叫徐鑫昌,從小就在我家工作,做了三、四十年,他就像我阿公,從頭到尾教我,從手擠坯的製程到待人處事。」張維翰至今仍遺憾未能跟他多所學習。
「要把這項技藝傳承下去,不能斷在我這一代。」帶著這份回鄉的唯一執念以及徐師傅教給他的技術與處世之道,張維翰不斷精進技術,努力學習技藝,也常去學校推廣、開課;與政府單位接觸之後發現有很多空間可以曝光自家技術,於是更加勤於參與,苗栗陶藝術節、苗栗縣政府記者會、客家國際旅展,以及水保局活動都可以看見他的身影。
近幾年來,在大型水缸、酒甕之外,生活陶成為銅鑼窯的主力產品,張維翰深知,生活陶最重視品牌知名度,加上美感與喜好均深具個人特色,所以並不容易經營;銅鑼窯的生活陶主張實用與美感兼具,成品偏厚實,「我喜歡東西拿起來有扎實感,厚實感就是我的特色。」陶藝風日盛,有些人會將陶藝品當成藝術品,但對張維翰來說,它是生活用品,有實際用途,他強調自己做的東西都可以用,「銅鑼窯從阿公時代起就講求實用,所有作品都不會扔掉,很多陶藝家寧願把瑕疵品打破也不送人,我們不一樣,因有瑕疵有瑕疵的美,如水缸中間破了一個洞,懂景觀設計的人拿去造景,就變成藝術。」也因為以實用為主,做的是要給人用的生活品,銅鑼窯不在價格上炒作高價。
為不變根基注入新生命
承傳至第三代, 張維翰身上有股底氣,「我不會特別講求名氣,炒知名度,因為銅鑼窯就是一個底,傳承三代,若問誰是苗栗最久的窯場,沒有人敢出來說是他。臺灣做最大容器的是銅鑼窯,我是以銅鑼窯這個品牌在經營,不在意個人的名氣。」專長行銷的他希望傳承並徹底擦亮銅鑼窯這塊阿公、爸媽傳承下來的招牌,至於個人,他將自己界定在手擠坯技術的專業,以及行銷者。
過去,銅鑼窯的客戶大多是四、五十歲,較具經濟能力者,張維翰觀察到年輕人不太會買陶藝品,因而積極想要開發一些符合年輕人口味的作品──較為年輕化、小型的作品,最近他便開發結合窯場或是土地公的周邊商品,價格定在一、兩百之間。也因他本身在做地方創生銅鑼窯,協會中已有三、四十人,故近兩年也與苗栗縣政府合作,在自家窯場建造青創基地,讓大家可以進駐、開課或辦講座等。從早期想在自家窯場做銅鑼窯故事館,到近幾年轉為加強做聯銷與販銷,張維翰年輕但務實,他要以生活陶走出銅鑼窯的另一種生命,至於讓銅鑼窯聲名鵲起的酒甕與大型陶器,「那是永遠不變的根基,但會走向客訂接單。」張維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