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南碩果僅存的竹製家具店 信二竹店轉型不轉行 開創新未來

  • 次標題:第139期-2021/12
  • 文:楊為仁
  • 圖:楊為仁
  • 點擊數:1088
由於取材容易,竹製家具曾為臺灣早期家庭的首選;直至塑膠家具出現後,竹店才逐漸沒落,目前臺南便僅剩信二竹店一家。
簡介

就地取材,因具有超強靭性且取得容易,臺灣早期家具中多見竹製家具,惟隨著時代演進,手工製作的竹製家具與竹工藝幾不可見,臺南府城如今也僅剩信二竹店還看得到傳統包管竹技法,信二竹店之所以能不被時代潮流所淹沒,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轉型不轉行」。

信二竹店,這家百年老店的故事要從清末說起,第三代王壬煇的祖父王傳豹年輕時曾赴日本學習竹藝功夫,1907年返臺後開設福泰竹店,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竹製商品因堅固耐用、造價便宜,廣為民間所採用,並造就了臺灣竹製工藝的發達,日本為了學習這門工藝,還曾在二戰期間徵調臺灣竹藝師傅到日本,堪稱臺灣之光。

兄弟分家後創立信二竹店

王傳豹生三子,三兄弟後來分家,王壬煇的父親王火曜以自己的日本名字「信二」為名,創立信二竹店,那時市場需求慢慢地從「外場」轉往「內場」,王壬煇解釋,外場是指房子,像是早期竹管屋或竹合厝;內場指的是家具,包括竹椅、竹桌、竹床、菜櫥、嬰兒車等家庭生活用具,只要竹子能做的,幾乎無所不包。

1960年間,臺灣經濟起飛,工廠竹椅需求量大增,市場供不應求,「當時我年紀還小,店裡雇了好幾位師傅,每天從早忙到晚,鋸、剖、劈、砍、削的聲響響個不停,我也有樣學樣,拿起工具就玩了起來。」王壬煇說,起初只是因為好奇,後來愈做愈有興趣,下課就到父親面前學,學習過程雖然吃了不少苦,但或許自己天生就是要吃這行飯,學習認真,又經常利用時間和老師傅切磋,所以進步特別快,十六歲就接手信二竹店。

「我記得剛接沒多久,生意突然急轉直下,竹椅訂單一夕間都沒了。」原來,便宜輕巧的塑膠椅如浪潮般襲捲而來,手工竹椅很快就被塑膠椅所取代,也是從那個時候起,竹店生意大不如前,許多店家都陸續關門歇業;面對突如其來的劇變,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王壬煇陷入長考︰轉行?或堅持下去?

轉型不轉行 讓竹店度過重重關卡

「我當時想,竹店是祖傳事業,也是全家人賴以溫飽的工作,如果在經營上稍做改變,是否還有生機?」這一思考促使王壬煇萌生「轉型不轉行」的念頭,「既然竹椅沒人買,就改做別的。」於是他將竹製工藝帶入花店,除了花架,由於臺南早期殯喪重視排場,儀式中花圈、花架、牌樓等竹製品需求量大,因此第一次「轉型」就讓信二竹店風光了好幾年,直到1986年左右,社會力倡節儉不鋪張運動,這類訂單才慢慢變少。

2000年間,信二竹店進行第二次「轉型」,王壬煇將經營方針轉向賣場和展場設計,包括百貨公司的日本商品展、臺灣本土食品展、小農市集等展場的設計與規劃,都成了他的客源;到了2010年,臺灣廟會陣頭吹起復古風,信二竹店又順勢導入廟會或陣頭用的風帆、花牌、鑼架、香花擔等用品的設計與製作,這是信二的第三次「轉型」。

「沒有夕陽產業,只有夕陽心態。」王壬煇認為,不論做哪個行業,都要跟得上時代的潮流、與時代接軌,竹製工藝亦然,傳統竹藝工法是基本功,但是有了扎實的功夫,還要懂得跟著潮流改變,方能為自己堅守的行業尋得出路,信二竹店之所以能屹立至今,正是因為如此。

保留傳統包管竹技法

採訪當日來到信二竹店,王壬煇正埋頭賣力地工作,「手工竹製家具在臺南只剩下我們信二了,尤其是包管竹技法,就連日本人也要到臺灣取經。」王壬煇口中說的包管竹技法,顧名思義即是以竹包管,它是利用火烤讓竹子軟化彎曲的技術。王壬煇指著椅腳和椅面的交接處說,製作竹椅不用釘子,靠的就是包管竹技法,這套技術可讓兩根竹管緊密接合,在火烤過程中,火候與時間的掌控非常重要,過猶不及都會造成失敗。

竹子的選材與工具的操作也大有學問,「製作竹器要用桂竹,臺灣桂竹南北兩地特性不一,南部桂竹肉較薄、彈性佳,北部桂竹肉較厚、彈性差。」王壬煇說,竹子扛進店內後,必須經過脫水晾乾,再依照物件,進行鋸、削、鑿、鑽等不同工序。

信二竹店至今仍沿襲古法製作,包括鋸竹子用的竹鋸、劈竹用的柴刀、削竹用的尖刀、鑿洞用的鑿子和鑽洞用的手拉鑽,市面上幾乎絕跡。以竹鋸來說,其鋸齒密且細,握把和長度均屬特殊規格,還有手拉鑽,相當於現代的電鑽,專為替竹子鑽洞打釘用,「這些老工具若壞了,也只能自行修理,或是訂製類似工具再加以改造。」

信二竹店至今仍沿襲古法製作,包括鋸竹子用的竹鋸、劈竹用的柴刀、削竹用的尖刀、鑿洞用的鑿子和鑽洞用的手拉鑽,市面上幾乎絕跡。以竹鋸來說,其鋸齒密且細,握把和長度均屬特殊規格,還有手拉鑽,相當於現代的電鑽,專為替竹子鑽洞打釘用,「這些老工具若壞了,也只能自行修理,或是訂製類似工具再加以改造。」

第四代接手傳承開創未來

「要把竹製物品做好,需要耐心和細心,由於耗時費工,時下年輕人大多不想做。」王壬煇原本擔心這門工藝到他這一代就會中止,沒想到兒子王升南卻躍躍欲試,心想:「既然他想學就試試看,學得成或不成都無所謂,頂多就是把店收起來而已。」結果才花了半年功夫,王升南就學會大半的功夫,令王壬煇驚訝不已。

「這是我們的祖傳家業,也是百年老店的傳統技藝,身為第四代的我有傳承責任。」年僅二十餘歲的王升南很有主見,他認為竹品製作雖然是古老行業,但只要製品能跟著潮流走,仍有其生存空間。現階段他除了負責信二竹店的行銷,成立官網、經營粉絲專頁外,並逐步將店內產品從居家生活延伸到文創和宗教,包括縮小比例的竹家具、製作廟宇用的神明背椅、鑼鼓架等,一步一腳印地鑿出竹製品的未來出路,見信二竹店後繼有人,王壬煇的嘴角也不禁上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