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魔幻時空大稻埕—國樂新馬戲交相輝映

  • 點擊數:2051
fb8af3d3-6040-49a1-ad1f-d66e82b64144?83,320,28,161

臺灣國樂團在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推出的《魔幻時空大稻埕》,跨界結合新馬戲與國樂團

在舞臺上並置呈現,由黎煥雄擔任導演及文本創作,大膽起用三位作曲家為之譜曲,也是臺灣國樂團首度與「星河有限公司&合作社HoooH」同臺,結合國樂演出與吊環、大環、單輪車、高空疊椅、雜技、綢吊⋯⋯等新馬戲特技,訴說大稻埕的前世記憶。


穿越時空的旅程


故事始於大稻埕的夜晚,空氣中瀰漫著茶與花的香氣,列車載著一縷垂垂老矣終日悔恨的幽魂,穿越回那個能夠扭轉一切的過往時空。

首先停靠的是1891年,少年的幽魂在德國商公泰洋行遇見一名歐洲商人,思念著家鄉的親人,旋即少年看見了心愛之人的身影,隨著她的指示,再度旅行至1851年,見證了林藍田依著城隍爺的庇蔭,舉家搬遷到大稻埕,開起了林益順商號,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整個地區也隨著繁榮起來,人們為了感念神明護佑,在咸豐九年建了臺北霞海城隍廟,少男與少女之間的那條紅線,也是城隍爺給牽上的。

時空再度轉換,來到了1871年,靈安社為了城隍老爺聖誕千秋暗訪及遶境祭典而成立,少年在熱鬧的街上尋著少女的身影,卻始終無法鼓起勇氣表白,直到1917年在江山樓聽著南北管與亂彈戲拚場,藝旦哀戚唱起自己如何錯過愛情時,終於放手任由紅線纏住了彼此。

《魔幻時空大稻埕》的故事在導演黎煥雄的巧思下,以一對青年戀人為主軸貫穿大稻埕發展史,另揉入了幾個關於川崎正藏——川崎造船創始人、李春生——臺灣茶葉之父、廖水來——波麗路西餐廳創辦人的旁支故事。


三名作曲家協力完成



要為《魔幻時空大稻埕》這樣一個故事豐富的製作撰寫滿場配樂,著實不是一項簡單的任務,臺灣國樂團集結臺日共三位中、青世代作曲家,以豐富多元的音樂風格為之譜曲。巨彥博是臺灣新生代深具潛力的作曲家,除了嚴肅音樂的創作,亦活躍於電玩遊戲配樂領域,作品風格充滿了想像力與豐沛的活力,本次在劇中為生意盎然的「大稻埕茶商文化」及「江山樓拚場」兩段劇情寫作音樂。

日籍作曲家/音樂製作人櫻井弘二(KojiSakurai)來臺近30年,除了流行音樂編曲,也為許多藝文演出團隊打造作品,畢業於美國柏克萊音樂學院的Koji對跨界製作並不陌生,擅長融合東西方音樂元素,因此受邀為「林藍田」及「波麗露西餐廳」的故事譜曲。傳統音樂背景使然,作曲家王乙聿在《魔》劇負責描寫北管陣頭靈安社遶境的場景,也創作了序場及尾聲的時空列車主題音樂,並在與作曲家們討論後,決定以「主導動機」(Leitmotif)的寫作方式統合故事主軸。也因有感於文本中少年與少女不斷錯過彼此的故事,首度嘗試在北管音樂中並置了緩慢抒情的音樂元素。



以音樂引導故事



《魔幻時空大稻埕》在音樂製作面向上有規劃完整的演出結構表,清楚記載著每個幕次與場次,場景情節為何,音樂多長,每段又搭配了什麼樣的影像與新馬戲表演,似乎只要再加上時間碼(Timecode)就成了電影配樂cue表。對於這個音樂先行的製作,如此嚴謹的前置規畫起了重要的整合作用,也讓作曲家們得以就著文本及製作團隊提供的新馬戲影像,發揮無限奔馳的想像力。

對作曲家們而言,文本閱讀是與導演拋接想法的過程,除了理解故事情節,還需在「聽得到聲音」的地方著力,如:為列車啟航準備了四支音高不同的汽笛、林藍田故鄉基隆的波浪鼓、江山樓樂隊拚場、藝旦吟唱,另在文化符碼的使用上,為遶境場景加入了北管曲牌【風入松】,為川崎築地造船所廠房裡的輪機運轉聲搭配了〈丟丟銅仔〉,聖桑《動物狂歡節》中的〈天鵝〉與〈望春風〉也適切地搭配故事發展,出現在波麗露西餐廳場景中。



現代國樂夢想著未來



《魔幻時空大稻埕》是個以音樂會形式演出的跨界製作,除了使用新馬戲及影像說故事,在音樂編創面也必須很直覺地以聲響打動人心,作曲家們閱讀文本時,同時須設想如何以聲音去引導觀眾領會這些故事,臺灣國樂團在《魔》劇的大膽嘗試,可說是為現代國樂開啟了新的可能性。

輪機轉動的「況且況且」聲是川崎正藏夢想騰飛的聲音,在黎煥雄《魔幻時空大稻埕》的文本中,這位十九世紀末的日本工業巨擘正在大稻埕乘降場的廠房中做著美夢,夢裡有著火車、軌道、載人飛行的鐵鳥,是個尚未出現卻已能在夢裡觸碰到的明日世界,現代國樂何嘗不是如此,這個正以各種跨界融合形式不斷蛻變的樂種,以極具開創性的視野,不斷創制新作,夢想未來,拓展百年來的國樂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