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製琴工藝 根源永存 克里蒙納手工提琴探秘

  • 次標題:第147期-2023/12
  • 文:劉欣儒
  • 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劉欣儒
  • 點擊數:189
現今的手工提琴大多遵循著發祥於克里蒙納的製琴工法。圖為克里蒙納學派製琴師耶穌.瓜奈里於1742年製作的小提琴,現藏於俄羅斯格林卡國家博物館(Glinka National Museum )。
簡介

義大利克里蒙納(Cremona)是孕育出三大製琴家族的小鎮.製琴家安東尼奧.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後簡稱史氏)所製作的史特拉底瓦里名琴(Stradivarius)就是出自於此,但史氏留給世人的禮物,遠遠超過留存至今的六百多把絕世名琴。拜遺孀與藏家的遠見,史氏大部分的製琴工具,至今仍靜靜躺在義大利克里蒙納提琴博物館(Cremona Violin's Museum)中,讓我們得以窺探大師製琴的秘密。

走進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一道道耀眼黃光劃破黑暗,強烈的光線對比使木頭上因崎嶇而生的陰影無所遁逃,藉著桌上檯燈暖黃,揮舞著各式專業工具的人們,正逐步將木料化為優美提琴。


製琴伊始 來自選版

如同服裝設計從紙上談兵開始,克里蒙納製琴學派同樣從打版起頭,以此決定後續琴身的平面形狀。過往由學徒繼承師傅的版型,再加以變化為自己的風格;今人則透過書籍、海報鑑古,或直接取用名琴輪廓,或加上自我美感潤飾外貌。

打版完成後,便是讓設計付諸為內模的時刻。內模不只讓琴身內的六塊角木適得其所,同時也讓僅僅一毫米左右厚的琴身側板倚靠塑形。最後加上襯條補強與面背板的膠合面積,側板框即大功告成。


製琴細節 鑑別學派

為了雕鑿出愛樂者津津樂道,猶如矮山綿延的立體弧狀琴身,一方面也控制整體琴身木材紋理的對稱結構,大部分的製琴師會將徑切的雲杉和楓木,拼接成中間高、兩側低的梯形木塊,作為面、背板的粗胚。

緊接著克里蒙納的定位工法登場,在首、尾木塊的中線上鑽定位孔,再把首、尾木塊上定位孔的距離,轉移到粗胚的拼接線上定位鑽孔,我們便得以用定位釘將側板框牢牢地固定在粗胚上,以針筆畫下琴身輪廓。


製琴精華 貴在彈性

從粗胚裁下琴身輪廓後,即進入雕鑿立體結構的過程。樂器首重音色,而好的聲音莫過於好的振動體。什麼是最有利於振動的形狀呢?答案是弓箭的「弓」形。提琴的面、背板恍若千萬隻弓組成,從任兩個端點剖開皆是中間厚、兩側薄的樣貌。

在「弓」的概念之下,由於面板主要是跟隨琴橋而來的左右滾動,背板則是反彈來自琴橋下壓音柱後造成的上下運動。因此面板的中央塑造為滾筒狀,一面加強琴橋的滾動,一面保留木頭長長的纖維,讓來自琴橋的振動與力量快速傳導到整個面板。背板中央則是一個以音柱所在處為最高點的大球狀,增加反彈音柱的力道和彈性。

於是乎,製琴師用帶有次序且緊鑼密鼓的刀痕,逐步控制並製作理想的形狀。然而在木工技術之外,卻有著更加難以培養的感性。鄰近完成之際,就在每一位製琴師對彈性感受上產生歧異,在於推壓木頭的彈指之間,也在於對桶音飽滿度的判斷,個人風格於焉誕生。


製琴過程 滿滿難關

完成背板及帶有低音樑和􀁇孔的面板後,便是將內模板自側板框脫開,組裝起琴身的時候。此時定位釘再度發揮功效,以面、背板上的針筆線輪廓為依歸,框限住彈性十足的側板框,讓它保持內模板的平面形狀。膠合完成,決定音色的音箱構造即大致抵定。

但考驗尚未結束,製琴師還需忍痛在完成好的琴身上開一道燕尾楯,把琴頸和琴頭接到琴身上頭。這是個閃失不得的工序,左右歪斜則四條弦的按弦空間不平均;上下仰角不夠則整體琴弦張力不足,同樣造成聲響軟弱無力。每每都是到了琴頭琴身穩定接合後,才能真正鬆口氣。


製琴漆藝 充滿神秘

接完琴頸後,即可準備為白琴上漆。提琴使用的琴漆不脫酒精漆與油性漆兩大類別。在同樣的原理下,一百位製琴師可能就有著一百份不同的配方。如同食譜與實際烹煮的差距一樣,氣候、原料,影響著每一次琴漆的煮製與塗裝過程。

一般而言在底漆之外,油性漆大致需要二到三層的面漆,每一層面漆大致需陰乾一個月左右的時長。而酒精漆輕薄的特性,則需要堆疊十層以上的面漆,才能製造出通透的厚實感。無論是什麼樣的漆,或許只要穩定、不易因熱而發黏,就是好漆吧!


製琴技術 恆久流傳

現今若想栽入製琴的世界,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與義大利皆設有專門的製琴學校。每個地區的入學測驗與畢業資格各有不同,而臺灣除了北、中、南各有製琴師招收學徒外,國立臺南藝術大學也具有全臺唯一的弦樂器設計與製作碩士學位學程。

除此之外,拜網路的無遠佛屆,英國老牌專業提琴雜誌、歐美各大美術館、博物館都有線上資料庫等待讀者挖掘、建構屬於自己的製琴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