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古物藏智慧 吳建緯的溫柔與慈悲

  • 次標題:第8期-2016/03
  • 文:謝繕聯、吳建緯
  • 圖:謝繕聯
  • 點擊數:3976
老物件就像吳建緯幾世代的好友,幸得過去幾任主人溫柔的對待,如今穿越時空終於團聚,凝聚成一股安穩的氛圍。
簡介

吳建緯使用古物的方式就像他看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他喜歡打破中西、新舊的界線,讓新與舊彼此對話,融合成另一種風格,「誰說傳統一定只能存在過去,或一定要遵循著舊的模式,當代可以有新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況且傳統是相對的,現在我們覺得的傳統,卻可能是當時的創新,因此我總覺得保存傳統的態度應是延續,而不是一昧複製。」

走進吳建緯的公寓,一張厚實的大木桌在黃燈下散發溫暖的光澤,幾件古董家具外幾乎不見多餘雜物,讓人想到「極簡」這詞,但俐落之中卻有一股安隱的力量,「喝茶嗎?我泡給你們喝」廚房裡深灰色的鐵壺咕嚕咕嚕的燒著水,圍坐在老木桌旁,手中的桂圓茶飄著縷縷白煙,讓人想起了某個遙遠的時刻,記憶交錯之中人卻漸漸沉靜下來。

不承認是「古物收藏家」

三十出頭的吳建緯,除了編舞家、舞者、野草舞蹈聚落總監這幾個身分,還有個「古物收藏家」的頭銜,從清朝的古董衣著、台灣早期的各式家具、鐵件工具乃至髮簪、銀片、玉珮等飾品都有涉獵,但他總笑著說我只是喜歡而已,不過專業的程度甚至被古物收藏家誤認為同行,問他為何專情於這些老東西呢?他說「傳統物件凝結了那個時代對美的看法與生活智慧,我相信老東西能保存至今都有一定的品質與原因。」

客廳老木桌上的紅櫃子,是吳建緯第一件購買的家具。客廳老木桌上的紅櫃子,是吳建緯第一件購買的家具

光華商場裡的平行時空

17歲時吳建緯的爸爸過世了,爸爸在世時很喜歡收藏玉石,有一天思念著爸爸的他,不知不覺中走進了光華商場,看著這些古物、玉石彷彿串起他跟爸爸的連結,每次到光華商場,他總猜想爸爸會不會就存在在某個平行時空裡,也許冥冥之中這是他和爸爸交流的方式吧!

傳統也可以很當代

十多年來吳建緯收藏了許多寶物,「我不設限一定要東方西方或是哪個時代的東西,就像是交朋友,喜歡,合得來,然後會有一種感覺,這些東西好像還可以是什麼。」吳建緯使用古物的方式就像他看待傳統文化的態度,他喜歡打破中西、新舊的界線,讓新與舊彼此對話,融合成另一種風格,「誰說傳統一定要遵循著舊的模式,當代可以有新的眼光去看待傳統,況且傳統是相對的,現在我們覺得的傳統,卻可能是當時的創新,因此我總覺得保存傳統的態度應是延續,而不是一昧複製。」

「把玩這些老物件,或說跟這些物件互動時,我也像在進行自我反思,從中可獲得一些啟發與滿足。」不知是經過歲月的洗禮或老物件本身的色彩、材質的調性較溫潤,這些老家具或古董都具有相當高的可塑性,而傳統家具或建築設計中所蘊藏東方的哲學,也深深影響他的生活哲理,他分享「跟西方相比,傳統家具很少固定住,可以依使用需求隨時調整,讓空間充滿彈性與流動感,這些隱藏在日常的傳統哲理也時時提醒我對生活的看法」。

清代銀片配上西方的月光石,吳建緯混搭出新潮的時尚美感。清代銀片配上西方的月光石,吳建緯混搭出新潮的時尚美感。

家中燒炭有智慧?! 

朋友們都知道吳建緯對老物件情有獨鍾,因此若有舊家具也都會詢問他是否接手,有次朋友搬家前邀他到家中,急忙之中他選了三樣最有感覺的物件,回到家後才發現是「水缸、米缸、和火盆」,正好是構成一個家的元素。指著火盆他說「別小看這火盆,可是傳統智慧的結晶呢!」原來以前沒有暖氣,為了取暖,以前的人冬天都會在家中燒炭,但因為屋頂有通風口,空氣流通不用擔心中毒,而燒炭不只有溫暖,更可將空氣中的水蒸氣蒸發掉,因此空間會乾爽,且炭具有抗菌的效果,屋內東西不容易也發霉,「但現代人已不在家中燒炭,取而代之的是冷氣、除濕機、空氣清淨機,跟過去的生活文化與幾代人的智慧產生了裂痕。」語氣中透露了他對先人的敬佩與遺憾。

傳統家庭的三要素,由左而右分別是老水缸、老火盆、老米缸。(圖片提供 : 吳建緯)

   傳統家庭的三要素,由左而右分別是老水缸、老火盆、老米缸。(圖片提供 : 吳建緯)

「買一個東西我總希望能用它一輩子,能讓這些老物件再次發揮功能,甚至是新的用途,也是一種對待事物的慈悲。」也許這種慈悲的精神,也在不知不覺中刻劃在老物件上,漫漫歲月裡化成了溫柔的反射。

問起吳建緯上百件收藏中他覺得最有意義呢,他端出爺爺的神龕,乘載了家族過去的歷史。問起吳建緯上百件收藏中,他覺得哪件最有意義呢?他端出爺爺的神龕-承載了家族過去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