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漆器裡的臺灣史

  • 次標題:第123期-2019/04
  • 文:陳坤毅
  • 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 點擊數:3543
以填漆、螺鈿技法髹飾孔雀花卉紋樣的文書箱。
簡介

在三世紀多以前,臺灣開始出現漢人活動的蹤跡,也帶來了漆的使用習慣,直接從唐山輸入的除了有漆器外,還有熟漆原料與髹漆匠師,但當時日常所用的漆器較為簡樸,僅神像、神龕等類之宗教文物的製作上較為精緻。直到日本時代,臺灣的漆器工藝才有更為成熟的發展。

我們常用「如膠似漆」來形容難捨難分的情感,就好比臺灣古早時代裡,漆器與日常生活極為密切的關係。這項傳統文化中重要的智慧結晶,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好像就只是外觀上過漆的木頭製品,其實以漆塗佈或是被漆覆蓋的器物都可以稱為漆器,材料與技法的變化上十分多元。

 

漆藝 東方文化的精髓

有別於現今常見的化學漆,漆器的天然漆是取自漆樹的汁液,是一種黏稠性極高的膠質物,採集後的生漆加以精製後成為熟漆,可以再添加其他礦物色料進行利用。因其防水、防腐蝕、耐熱、耐酸鹼、抗菌、絕緣,以及不易褪色、剝落等特性,自古即是廣泛運用的塗料及黏著劑,更發展出獨樹一格的漆藝,可以說是東方文化的精髓之一。

 

「製胎」是漆器製作最初之步驟,胎體可見木、竹、籐、紙、陶等材料所製成。接著進行「塗裝」,將胎體一層層地固胎、打底後,再處理外觀的髹飾,有素髹、描金、雕漆、鑲嵌、罩明等技法。看似過程簡約,實則工序繁複,更彰顯出漆器珍貴與耐用之特性。

黑地圓形蓋碗以蒔繪(描金)技法裝飾。-01.jpg

黑地圓形蓋碗以蒔繪(描金)技法裝飾。

 

臺灣重要工藝產品 蓬萊塗

在三世紀多以前,臺灣開始出現漢人活動的蹤跡,也帶來了漆的使用習慣,直接從唐山輸入的除了有漆器外,還有熟漆原料與髹漆匠師,但當時日常所用的漆器較為簡樸,僅神像、神龕等類之宗教文物的製作上較為精緻。直到日本時代,臺灣的漆器工藝才有更為成熟的發展。

 

以漆器聞名世界的日本,漆藝的演進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十九世紀末,臺灣開始有日本進口的漆器,十分受到歡迎,買賣狀況良好。到了1916 年,漆藝家山中公來臺,在臺中開設山中工藝所,開啟臺灣本土漆器製作的新頁,結合地方風俗民情,將原住民圖騰、動植物、農特產等加入裝飾圖樣中,發展出「蓬萊塗」,遂成為臺灣的重要工藝產品,也促使後來由官方設置臺中工藝傳習所,養成漆藝人才。

蓬萊塗漆器上以罩明技法施作的鳳梨紋。-01.jpg

蓬萊塗漆器上以罩明技法施作的鳳梨紋。

 

1970 年代

臺灣漆器外銷日本的全盛時期

當時為了減少天然漆原料來源對於國外的仰賴,官方也開始計劃漆樹的培植,儘管臺灣有原生種漆樹,唯漆量與品質較差。最初試種日本漆樹,但因風土氣候問題而宣告失敗,1921年時引入安南漆樹,在今南投魚池的蓮華池地區播種試驗,結果生長良好亦能採漆,確立該樹種廣植的可行性,爾後苗栗銅鑼與臺南玉井都曾大量種植,更設有精製工場進行加工。

 

時至戰後,雖然原有的漆匠養成機構與生漆精製工場皆一度中斷,不過日本時代奠定的基礎仍迎來臺灣漆器的輝煌時刻。民間業者將漆樹種植重鎮轉移到南投埔里、國姓,產出之生漆除了國內使用外,還曾大量出口到日本。而日本時代培育出的漆匠亦紛紛成立漆器工廠,1970 年代更為臺灣漆器外銷日本的全盛時期。不久後由於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下,漆藝產業逐漸式微,但近年來在官方與民間努力推廣與保存下,已可見臺灣漆器工藝傳承的曙光。

 原住民圖騰裝飾帶有有濃厚台灣風情的木雕彩繪煙具組。-01.jpg

原住民圖騰裝飾帶有有濃厚台灣風情的木雕彩繪煙具組。

飾以美女及花鳥紋樣的黑漆填彩糕餅座。-01.jpg

飾以美女及花鳥紋樣的黑漆填彩糕餅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