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府城七夕16歲成年禮與七娘媽亭

  • 次標題:第120期-2018/10
  • 文:許耿修(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 圖:許耿修(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 點擊數:5900
臺南開隆宮主祀七星娘娘,被認為是兒童的保護神。
簡介

工藝發靭於土地及天氣變化,源自於住民生活所需,習俗形成與宗教心靈的寄託, 是最在地的本土藝術展現,由於習俗的發展加上宗教信仰的虔誠,工藝在臺灣的民俗節慶中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七月七日為乞巧會

古都臺南市一直是臺灣重要的文化城市, 從明末清初以來就是大陸移民至臺灣最早發展的地區,至今仍保存著許多傳統的節令民俗, 尤以農曆七月七日「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最為著名,從清代方志考七夕民俗,各地皆有記載,例如:康熙三十五年《臺灣府志》:「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女兒羅瓜果、線針於中庭,為乞巧會。」

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志》:「七夕,女兒羅瓜果、線針於中庭為乞巧會,看牛郎織女星。或云: 魁星於是日生;士子多於夜為魁星會,置酒歡飲。」

康熙五十九年《臺灣縣志》描述七夕習俗: 「家家備牲體、果品、花粉之屬,向簷前燒紙, 祝七娘壽誕,解兒女所繫五彩線同焚。」 

學子身穿狀元裝在家長陪伴下躦「七娘媽亭」,象徵「轉大人」。.jpg學子身穿狀元裝在家長陪伴下躦「七娘媽亭」,象徵「轉大人」。

七夕拜七娘媽的習俗

黃叔璥赤崁筆談:「家供織女,稱為七星娘。紙糊綵亭,晚備花粉、香果、酒醴、三牲、鴨蛋七枚、飯七碗,命道士祭獻畢,則將端午男女所結絲縷剪斷,同花粉擲於屋上。」

可見七夕拜七娘媽的習俗,從康熙時即開始流傳。至乾隆以後發展全臺各地,如道光十二年《彰化縣志》:「七月初七日,人家兒女,備針線花粉瓜果之屬,祭於中庭,曰乞巧,以祀牛女雙星。製五色紙為亭曰七娘亭,以翦斷兒手足綵線及花粉擲屋上,食龍眼以取明目之意。」

光緒十九年《新竹縣志》:「七日夜,陳瓜果、花粉,拜祝七娘神,曰「乞巧」;士子則虔祭魁星,徹夜會飲。又相傳:是夕為牛女會合之期。」

大型七娘媽亭。.jpg大型七娘媽亭。

臺俗做十六歲與傳統民俗「絭」有關

從各地方皆有記載七夕活動的文獻,得知往昔七夕節拜七娘媽是全臺各地的習俗。至於臺人拜七娘媽與臺俗「做十六歲」成年禮有何關聯?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富厚之家,子女達十六歲者,糊一紙亭,祀織女,刑牲設醴, 以祝成人,親友賀之。」

可見從清代至今做十六歲成年禮已綿延數百年之久,究竟成年禮如何發展?源於何處?臺俗做十六歲與傳統民俗「捾絭」有關,據《臺灣省通志稿》記述:「臺民崇信神佛,以為子女成長有賴於註生娘娘、七娘媽、媽祖、觀音、床母之護佑,故奉之為呵護神。周晬,依各神明誕辰,由父母抱之赴廟求神佑。以一紅絲繩穿以錢幣或銀鎖,當神前懸兒頸上,以示受神之庇護者,是謂「捾絭」。自後,每年循例敬神,並以新頸繩換舊頸繩,稱曰「換絭」。迨年十六,認其已達成人之年,仍依各呵護神誕辰, 由父母攜兒赴廟謝神,去頸絭, 稱曰「脫絭」。」

臺灣舊俗視十六歲以上者為成年之人

「捾絭」即是以彩絲穿銅錢或以方寸赤帛,即紅布掛於體弱兒童,藉以消災解厄,以避病瘟。臺南崇祀七娘媽的開隆宮廟前小巷即稱「紅布袋巷」專門販售「七娘媽絭」,供人將紅絭過爐後掛於度晬之嬰兒頸上, 以祈求庇佑。至於以十六歲為成年之標準,源於唐山社會的傳統,例如《明史.食貨志二〉云: (太祖) 即位之初,定賦役法,一以黃冊為準; 冊有丁有田,丁有役、田有租。⋯⋯民始生, 籍其民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 六十而免。」

《清史稿.食貨志》云:「凡民,男曰丁,女曰口。男年十六為成丁,未成丁亦曰口。丁、口繫於戶。」

以最近臺地之閩省福州,清乾隆十九年《福州府志》:「近世於冠禮鮮能行者,郡中惟一二禮法之家偶一舉行。民間則男女年十六延巫設醮,告成人於神,謂之「做出幼」。」

臺灣舊俗亦有農曆春節以壓歲錢饋以十六歲以下之子姪輩之俗,視十六歲以上者為成年之人。

參加開隆宮成年禮的青少年朋友,鑽過狀元亭、七娘媽亭,完成「轉大人」儀式。.jpg 
參加開隆宮成年禮的青少年朋友,鑽過狀元亭、七娘媽亭,完成「轉大人」儀式。

十六歲成年禮 臺灣重要的民俗活動

據傳臺南做十六歲源於西區五條港地區,以佛頭港、南河港、南勢街為最盛,一般視為勞動力的成長,從十六歲起即可領大人工資,據2004 年陳垂成主編「泉州習俗做十六歲」,書中記載:「傳說中七娘媽是主管婦女幼童的,有送子、催生、養生、乳母、痘疹、眼光、蒙引等七位娘媽,會庇佑各家各戶的小孩子順利出生及茁壯成長。故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七夕, 有拜七娘媽為乾媽(俗稱契母”),稱之『新契』; 16 歲那年的七夕,即解除契約,稱『洗契』,表示脫離了這種『契母子』的關係。」

可見做十六歲成年禮,與「捾絭」和「拜契」有密切的關係,臺南至今仍有拜契的習俗, 尤以安平舊聚緊落為盛,拜契的對象一如「捾絭」,崇祀對象甚多,包括織女( 七娘媽)、臨水夫人、註生娘娘、花公、花婆、三十六婆姐、床母、媽祖、觀音等,這也是臺南現今七夕做十六歲的主要廟宇,開隆宮、臨水夫人廟、安平開臺天后宮所主祀之神明。拜契對象亦包括有男性神明,如郭聖王、大聖爺、文衡聖帝、玄天上帝或瘟王信仰系統等,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瘟疫橫行,為養護嬰兒成長,早年「捾絭」和「拜契」的習俗頗為盛行,因此十六歲的成年禮也成為臺灣重要的民俗活動。

一般來說,孩子從週歲後,因為「拜契」, 每逢農曆七月七日在自家門口拜七娘媽,並製作「七娘媽轎」於燒金紙時,同時昇化,以感謝七娘媽庇佑。至十六歲生日時,即設香案舉行成年禮,焚化「七娘媽亭」並設宴招待親朋好友。 

在臺南製作「七娘媽亭」最著名的是位於臺南市民權路「左藤紙藝薪傳」。.jpg在臺南製作「七娘媽亭」最著名的是位於臺南市民權路「左藤紙藝薪傳」。

洪銘宏先生與他製作的七娘媽亭。.jpg洪銘宏先生與他製作的七娘媽亭。

洪銘宏先生創作細品尪神像。.jpg
洪銘宏先生與他製作的七娘媽亭。

追求七夕情人節 七娘媽亭做得有啥用

「七娘媽轎」為七頂紙糊的小轎子。將七頂轎子紮成橋狀,造型精巧可愛,又稱「七娘媽橋」用來提供七娘媽乘坐,表達感謝照顧孩子之意。

「七娘媽亭」為一紙糊三層支架的造型,仿古代「乞巧樓」,下寬上窄,糊有各種吉祥圖騰,「亭」中除七座交椅外,還有尺、剪刀等女紅工具,上貼七娘媽、八仙及鬥神印紙,鑲以紅、白花,前供有百子圖騰,顯現祈福納祥、庇佑眾子之意,家無兒童者也照樣做「七娘媽」生,這是祈日後有子孫延續。後來「七娘媽亭」也轉化成「百子亭」、「蓬萊宮」及「七娘媽宮」的造型,象徵祈子的紅、白花則變成色彩豔麗繽紛的垂花,因此在臺灣「七娘媽亭」頗顯華貴。

在臺南製作「七娘媽亭」最著名的是位於臺南市民權路「左藤紙藝薪傳」百年老店第五代傳承人洪銘宏先生,舉凡臺南市做十六歲成年禮的大廟如開隆宮、關帝廳等的大型精巧七娘媽轎都是出自洪銘宏先生的手藝,長年來他的紙製作品除七娘媽亭外,如:細品尪神像,手藝精巧神韻攝人,作品精緻細膩令人佩服,不過筆者拜訪他時,他嘆了口氣說:「現在政府和年輕人都追求七夕情人節,我這七娘媽亭做得再有意義啥用呢?」誠然,此乃我輩投身國家文化工作者的醒鐘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