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動人心魄搶孤民俗 牽記開臺先祖辛勤光陰

  • 次標題:第131期-2020/08
  • 文:楊為仁
  • 圖:交通部觀光局
  • 點擊數:1083
頭城搶孤現場盛況。(朱智青攝)

北頭城、南恆春,每逢農曆七月,「搶孤」這場帶有濃厚神鬼文化色彩的民俗活動,分別在臺灣南北兩地盛大展開,參賽者使勁攀爬塗滿牛油的棚柱,奮力攻頂,攀爬者險象環生、觀賞者莫不看到目瞪口呆,整個過程緊張又刺激,吸引大批人潮群聚圍觀,傳承數百年的民間習俗,不只反映了先民開墾臺灣的艱辛歲月,背後更涵蓋超渡孤魂、慎終追遠的深遠意涵。

曲折波瀾百年史 成就在地紀念文化

頭城搶孤起源可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間(西元18201950年),當時自中國移民到蘭陽平原的先民,在開墾過程中,因遭逢戰爭、疾病、天災所迫,死傷者眾,往生者魂無所歸,於是百姓在農曆七月,集資舉辦法會超渡亡魂,並於農曆七月最後一天鬼門關之夜舉辦搶孤活動,藉此普渡孤魂、消災解厄。

不過,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搶孤活動受戰爭影響,加上活動的危險性,遭官方下令禁止,直到民國80年,主辦單位將活動進行改良,增加防墜網、安全繩等安全措施後,才又恢復舉辦,頭城搶孤活動也由早期的超渡亡魂,演變成現今的選手競技,惟不變的是,參賽者爬柱攻頂的驚險過程。

搶孤的棚架分孤棚與飯棚,飯棚俗稱乞丐棚,規模較小,高18尺,棚上會放置一籮米飯,據說米飯經法師施展化食法後,可一化十、十化百,讓老大公、好兄弟飽餐後不再危害人間;孤棚是整場搶孤活動的焦點,也是正式比賽的棚架,規模比飯棚大許多,高39尺(約12公尺,四層樓高),由下往上分三個部分,下段12根高約10丈的杉木為支柱,中間是「倒榻棚」平台,平台上再豎13支竹編孤棧,並綁上魷魚乾、鴨賞、臘肉、蝦、蟹、肉粽等祭品,孤棧頂端就是參賽者的終極目標──順風旗。

團結互助與分享 展現先民開臺性格

參賽隊伍5人一組進行競賽,為增加搶孤難度,孤柱上塗滿牛油,鑼聲響起,參賽者先以疊羅漢的方式,將第一名隊員往上頂,並配合繩索奮力攀爬,由孤柱佈滿牛油,因此攀爬過程中,稍有不慎很容易失手下滑,驚險一瞬間,台下觀眾的心就如同吊桶般上上下下,驚呼聲不絕於耳,所幸參賽者都掛上安全繩,下方也有防墜網,才能確保參賽者安全無虞。

當搶孤者攀爬到「倒榻棚」時,必須以倒掛金鉤方式翻上平台,此時就要考驗他們的臂力與腰力了,很多人會在這裡苦撐許久,想辦法讓腳勾住橫樑,雖然手腳並用,但因牛油黏滑,讓他們很難施展開來,縱然身上都繫有安全掛鉤,但高掛孤棚的畫面仍教人膽顫心驚,常讓觀看民眾捏一把冷汗,登上孤棚之後,還要爬上高聳的孤棧,直至搶孤手將豎在孤棚頂端的順風旗割斷取下,搶孤儀式才告終結。

位於臺灣尾的恆春搶孤,同樣也是超渡亡魂、救濟貧民的民俗儀式,整個流程與頭城大同小異,差別只在於舉辦時間,頭城搶孤是農曆七月最後一天,恆春搶孤則在農曆七月十五日,早期恆春孤棚是由4根高36的原木所搭建,後來把原本的4支孤柱擴增到36根孤柱,並將恆春搶孤列為屏東縣民俗,吸引外籍人士組隊報名參加,已成為當地著名的國際性競技活動。

搶孤是一項結合體力、技巧、勇氣和團隊精神的民俗活動,背後還蘊含普渡孤魂的博愛精神,在搶孤過程中,不但展現早期爭搶與分享的移民性格,也為團結合作、贏得勝利做了最佳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