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靈佑稻江 動靜皆宜

  • 次標題:台北靈安社百年傳承路
  • 文:陳建銘
  • 圖:台北靈安社
  • 點擊數:36
台北靈安社至今已有超過一五○年的歷史。(郭喜攝)
簡介

所謂「稻江八大軒社」為在地八間早期創設的軒社館閣並於霞海城隍聖誕遊街遶境和暗訪。其中,台北靈安社創建於清同治十年(1871),至今已逾一五〇年,為臺北地區市最古老的北管軒社,不僅擁有完備的北管音樂教習以及傳承百年的神將,更是目前唯一保留傳統、遵循「梨園登臺」呈現子弟戲的館閣,先於2011年以「台北靈安社神將陣頭」登錄臺北市民俗保存者,後又於2011年正式認定為臺北市傳統表演藝術「北管」保存者。

「五月十三,人看人」說起農曆五月十三,莫不讓人論起臺北霞海城隍廟的賀壽情景,迪化街數米寬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臺北市內交陪廟宇、民俗藝陣並列齊聚,這項慶典流傳至今已有上百年,其中壓陣隊伍即為津津樂道的八大軒社之首──「台北靈安社」,由一群「憨子弟」以北管音樂、范謝二將軍、文武二判官伴隨城隍老爺沿街賜福、護佑眾生。


出將入相 士農工商

「入吾門,公侯將相;出師宮,士農工商」台北靈安社現任總幹事吳柏勳相當動容地說著這一句流傳在北管子弟之間的俗諺,意指進入師門登臺唱戲可以是天子公侯、王孫貴族,但走出館閣後人人平等。昔日臺灣的北管館閣多有上棚演出,由館內成員獻藝,不看藝術造詣而是以「誠」為重,平日裡的市井農販在戲臺上化身為天子朝臣,不僅能夠享有登臺榮耀又可對社團有所貢獻,自是投入相當徹底,時被戲稱為「憨子弟」,由此視其執著與情深義重。

然而,早年經濟狀況不佳,除集結眾人出力參與出陣、登臺唱戲,更需有一群出資支撐社團的資本家,靈安社在籌備初期即由多位大稻埕富商鑑於霞海城隍老爺出巡少有威嚴,故於1869年鳩資至福州雕塑范謝二將軍,1871年正式開光隨同駕前,成為臺北地區北管軒社之首。


北管鑼響 子弟心向

臺灣各地的北管社團對於地方社群而言主要有三大重要活動,分別是迎神出陣、音樂排場、上棚獻演,靈安社在同治年間開館後自基隆地區敦聘北管「福祿派」先生擔任教席,如今館內正廳神龕依然祭祀福祿派的祖師「西秦王爺」,擁有百年歷史的大王金身與文武二判官/謝范二將軍神將以及霞海城隍老祖也於2022年指定為臺北市一般古物,時刻提點著子弟們不僅要戮力為城隍老爺奉獻、更要懷存祖師護佑傳習之恩。

早年,北管社團在鄉里婚喪喜慶擔任重要角色,因此授徒訓練為村莊服務成為軒社最重要的習藝內涵之一,靈安社亦在霞海城隍聖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被視為霞海城隍廟的駕前護法,因此每每祭典舉辦之時,排列在陣頭隊伍最末作為壓陣,更顯其重要性。然而,在戰後臺灣社會走向都市化,傳統習俗逐日消散,加上政府管制民俗祭祀,使得靈安社在1960年代不得不解散北管團練,僅留下神將會參與慶典活動,直到2010年始藉由社團內年輕子弟之力重整開館。


重整旗鼓 子弟帶路

「我自認技藝仍須精進,也還在學習,即使是帶團練也不敢說我是老師,而是跟他們說我只是師兄。」語帶謙遜的吳柏勳即是當時重要推手之一,從小居住在大稻埕一帶的他無時無刻懷念著「五月十三,人看人」的鑼鼓喧囂情景,先於2003年前往臺北市社教館研習班師從林永志老師學北管,後又進團與北管前輩共同商討之下,於2010年正式帶領後輩子弟恢復北管團練,身為公務員的他,至今仍是在每週二、三下班後撥冗與眾人團練,對他而言,這北管鑼鼓一響,內心就無比沸騰。

「北管音樂其實還有分不同地域性的氣口,像我們早期因為是傳承基隆系統有著那邊的館閣風格,後來1960年代改由蔡文成老師指導,又是另一種屬於臺北的氣口。」自2010年恢復團練後,吳柏勳感念先賢,於是聘請曾任台北靈安社館閣先生蔡文成之子蔡明龍老師指導團員練習,這對於靈安社而言,無異是一場跨越時空的脈絡傳承。此外,在過往年代裡,軒社之間壁壘分明,但靈安社除維持福祿派鑼鼓、曲牌也兼習西皮派牌子,形成「雙教(slang-kah)」之特色,不僅帶給團員精進音樂的能力,更有利於在不同派別北管軒社「交陪」時靈活運用,間接創造出新時代的音樂交流。歷經文化場與出陣伴奏的洗禮,2011年已正式參與霞海城隍聖誕正日遶境,至今更是社內規定每年需全員到齊的重要活動。復館的開始,讓子弟們積極參與演出,藉由民俗活動實際訓練膽量與臨場演奏樂器的技藝,成為傳承後世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


憨實精神 子弟永存

北管軒社的內涵除音樂排場、請神將之外,至關重要的另一項活動即是展現子弟心力的「上棚」,主求誠敬而非單一藝術;復館後的台北靈安社也分別於2019年大稻埕秋穫季演出扮仙戲《大醉八仙》、2020年籌辦創社一五〇週年登臺獻戲《出京都》的演出。2020年的新冠疫情之時,靈安社藉由創社紀念演出,為自己展開全新視野,透過「交陪社」羅東福蘭社已故副社長莊進才藝師引薦知名北管戲演員──林增華(小天)老師傳授戲語(官話)、跤步手路,以及朱作民老師、蔡怡君老師等戲曲樂師指導社內子弟們如何呈現北管戲曲登台演出的演奏技巧等,透過眾人之力成為臺北地區少數可不靠外界支援,獨力演出扮仙戲與子弟戲的北管軒社。

走過百年的台北靈安社,惜因都市化、政策影響逐漸沒落蕭條。所幸子弟古道依存,自復館至今短短十多年間,累積四十多位北管藝員,又以正式上棚的方式向眾人宣告,自身已完整具備昔日北管社團的傳統內涵,讓人認識到這群「子弟」除以「憨」的方式進行團練磨練技藝外,也透過藝陣/音樂走進社區推廣北管文化,近年更已成功招募中、小學生加入傳習行列,試圖將傳統戲曲藝術往下扎根,使得無形文化資產熠熠生輝,帶領靈安社走向下一個百年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