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愈高 愈幸福 魯凱族、排灣族盪鞦韆

  • 次標題:第148期-2024/04
  • 文:林麗娟
  • 圖:古昌宏、郭東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316
《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緣定鞦韆》今年將於臺東加場演出。圖為2023年 首演照片。
簡介

2023年11月,一場《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緣定鞦韆》音樂會演出的售票瞬間秒殺引發很多人的好奇,這盪鞦韆跟一般的盪鞦韆有什麼不一樣?部落的盪鞦韆是婚禮儀式的一部分嗎?其他原住民族部落也有盪鞦韆定情的文化嗎?

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後簡稱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主辦的「2023世代之聲─臺灣族群音樂紀實系列」活動,讓大家可以感受原汁原味的部落生活文化精髓,負責《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緣定鞦韆》的臺東縣卑南鄉魯凱族達魯瑪克部落頭目古昌弘(DrangaloLanbaliyoso)欣喜地說,感謝政府給予的舞臺,沒想到演出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僅此一場就締造高人氣,意猶未盡,傳藝中心希望將演出帶回到原鄉,因此安排今年11月在臺東加演,然而因演出必須近六十至上百位部落人士挪出時間集合排練,因此只能加演一場而已,但這已經強化了文化傳承的理念。

魯凱族在臺灣人口約有一萬三千五百多人,分布於中央山脈南段兩側,分屬高雄市、屏東縣與臺東縣三縣市,古昌弘表示,達魯瑪克部落定7月第三個星期五、 六,為期兩天,舉行小米收穫祭,是重要的歲時祭典,為期一到三天的歡慶豐收期間,族人盪鞦韆習俗同時上場,原本,盪鞦韆是大頭目家女性的特權,在婚禮或小米收穫祭典時才能舉辦此一項目,後來逐漸開放讓族人都可於小米收穫祭參與,有慰勞族人辛勞之意,也提供青年男女接觸的機會,因而具有男女交誼、社交、娛樂、文化祭等作用。


魯凱族小米收穫祭

開放未婚女孩盪鞦韆

為祭典帶來刺激精彩高潮的盪鞦韆,是魯凱族傳統祭祀儀式的重頭戲之一,百年前是頭目家族找大樹綁上藤編繩子給小孩們遊戲所用,後來逐漸形成為祭典活動形式,古昌弘說明,魯凱族青年必須事先到山上尋找巨大刺竹,砍下帶回部落,由族人以傳統的手法在廣場中央搭建鞦韆,高度超過十八公尺,盪鞦韆時,男性負責搭設鞦韆架及擺動鞦韆繩,然後邀請未婚、品行良好的女性登上鞦韆架,由男子將女子盪到最高點,相當具有傳統特色,也稱為Talaysi(鞦韆祭)。

魯凱族女孩個個盛裝打扮,身著亮麗的傳統服飾、配戴華美飾品以及象徵貞潔的百合花,男女青年載歌載舞後,未婚女孩輪流盪鞦韆,站上鞦韆的藤索腳踏後,綁住雙膝固定好,由兩名壯碩青年從兩側拉藤索使鞦韆擺盪起來,愈盪愈高,最後,女孩的男友或未婚夫或有意追求她的青年緊握拳頭,將女孩抱下;當女孩在盪鞦韆時,有意追求的男子就可以到鞦韆下等待,看看能否進一步發展接下也有此意願的女孩,獲得交往的機會。

「鞦韆盪得愈高,代表愈有膽識、毅力而能追求到幸福,獲得眾人的祝福。」古昌弘強調,藉由收穫祭和盪鞦韆活動,有助族人認識環境與植物的應用,發揚農耕狩獵文化,強化包容與尊重,因此族人都很重視,外地工作者也幾乎都會返鄉參加,但盪鞦韆本身仍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不開放族外人士參加,也不宜擴大推廣為觀光活動。

「如果說盪鞦韆受到什麼挑戰或面臨什麼危機,那就是少子化問題也同樣在原民部落發生。」加上就讀大學以及青壯人口長期外流以追求在都市更好的發展機遇,古昌弘不免擔心文化祭典的傳承可能式微,因而魯凱族對外開放心胸,比如接納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師生前進部落,利用三天時間採集刺竹和學習如何搭建鞦韆架,也接受旅行社、飯店業者出團走進部落觀摩族人視為比春節過年更緊要的收穫祭,期盼透過讓更多人尤其年輕世代正確認識魯凱族的特色文化,分享、傳揚珍貴的文化種子。


排灣族婚俗焦點——盪鞦韆

盪鞦韆在排灣族具備愛情與婚約、誓言還有地位與尊榮的意義,由來已久,與魯凱族的差異在於盪鞦韆應用於頭目貴族神聖婚姻階級制度的婚俗中,除了一連串隆重儀式、陣陣高亢歡樂的歌聲,「排灣族的盪鞦韆婚禮」絕對是整個過程的焦點。

國立屏東大學文化發展原住民專班副教授郭東雄教授根據口傳歷史的描述及文獻記載進行研究指出,追溯盪鞦韆在各地區的傳承脈絡,十七世紀時,排灣族子民完成了從海拔三千公尺以上的大武山祖先發祥地自北而南、自西向東遷徙,在排灣族分布區域中,以raval群(分布於三地門鄉、瑪家鄉)、vuculj群(分布於泰武鄉)對tiyuma鞦韆文化保留得最完整,這兩群也常以正統排灣族自居,愈往南方、東方對鞦韆的文化概念愈薄弱,甚至沒有承襲到鞦韆文化。

郭東雄說明,排灣族和魯凱族盪鞦韆文化的差異在於:排灣族盪鞦韆是傳統領袖與貴族特有的結婚儀式之一,其中鞦韆的材質、裝飾凸顯家族身分地位;魯凱族則是收穫祭為部落成年男女搭起友誼和表達愛意的形式。

在排灣族盪鞦韆的婚禮中,女子盪鞦韆展現貴族的尊榮與風範,盪得愈高、愈好,意味著新娘是優秀、賢美的女性,能得到祖靈對美滿婚姻的祝福。


天神和祖靈高坐鞦韆架上

賜福豐收美滿

既然盪鞦韆是重要的喜事,尤其貴族結婚時必得舉行盪鞦韆文化儀式,如何邀請、召喚天神和祖靈悅納、高坐在鞦韆架上觀看?郭東雄解釋,鞦韆架上的雕刻及裝飾會隨著頭目家族的大小而有所區別,鞦韆架上擺盪的粗繩也會繫上能發出聲響的鐵管和響鈴,老人們堅信鐵管和響鈴繫得愈多,傳達小米愈是豐收滿滿,也等同公告周知鄰近部落前來參加婚禮,為新人祈福,分享喜氣與增進良性交流,所以排灣族的盪鞦韆文化獨具一格,精神層面上的意義更聖潔,新娘頭飾、服飾也換上大紅色調,更顯喜氣。

有些排灣族部落相信「每當排灣族頭目家有人嫁娶,就有特權架起鞦韆,邀請天神和祖靈參加,因為族人相信:鞦韆是天神和祖靈來到人間的樓梯。」郭東雄指出,Palizuk(樹立盪鞦韆)類似下聘,鞦韆的架設意寓著地位不凡,舉行tiyuma(盪鞦韆)儀式時,新郎拉著鞦韆繩子,新娘踩在韆上,在一眾親朋好友鼓掌歡呼聲中,愈盪愈高,寓示著女方的聖潔,新人婚姻將能更美滿、得到更多祝福,新娘身體感受到上升、下墜的擺盪律動,可說是領略了人與神互動的連結,獲得上天賜福。

郭東雄強調, 高聳的鞦韆如同「頭目」(Mamazangljan)或傳統領袖的代名詞,形成特殊的文化標誌,新娘在鞦韆上擺盪時,自己感官視覺刺激的體驗上都呈現高貴氣質與絕對的禮遇感,鞦韆的意義從遊戲的感官,到排灣族傳統婚禮的重要儀式,形成排灣族貴族階級或傳統領袖展現自己的身分地位而建構的鞦韆文化以及固守的傳統價值觀。


盪鞦韆意義神聖

尊重傳統價值應推廣傳承

郭東雄說,排灣族人口將近十點二萬人,為臺灣十六原住民族中的第二大族群,雖說在漢人文化中,自中國晉朝以來就出現盪鞦韆活動,進入唐宋時期成為十分普及的娛樂,但在排灣族的文化裡,盪鞦韆不只被視為遊戲,更是排灣族最具特色的傳統儀式,鞦韆對於不同區域排灣族而言,各有不同意義,標示階級、榮耀或是婚約、愛情,並不會繫上一塊木板好坐在上面,而是緊握繩索盪高,難度也更高。

雖然排灣族盪鞦韆的文化,在少部分實驗學校的民族教育裡有被編列進教學內容,但影響仍很有限,大眾都很陌生,而由於其神聖意義也不宜觀光化,郭東雄期待透過展演方式活絡亮點並推廣原住民族的禮俗文化精義,才能順利往下傳承,在共融互敬的臺灣社會裡一直蔚為最美的一道獨特風景線,樹立南島文化的領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