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旗山大溝頂,一卡皮箱裝一卡車故事

  • 次標題:第11期-2016/6
  • 文:李昀諭
  • 圖:李昀諭
  • 點擊數:5670
益銘號的老闆熱愛柑仔店懷舊物,滿餐廳皆是其鍾愛的收藏品。
簡介

在那個全民娛樂是進戲院看電影的年代,人潮與錢潮的確蜂擁而至,短短一條街,開設了手工皮箱店、鐘錶行、布莊、女裝店、舶來品店、書局、飯店、西服店、西藥房、美容院、國術館、助產士、代書、診所、相館等琳瑯滿目的店家,白日門庭若市,夜晚也能聽見看完電影的人穿木屐步行而過的清脆聲音,這條街的青春歲月,無暇寂寞。

建議路線:
於左營高鐵站外搭乘旗美國道快捷公車 在旗山客運總站下車,步行10-15分鐘至旗山老街  「益銘號」吃手打蕎麥麵、賞柑仔店懷舊古物 訪旗山大溝頂老專門店、刻手工印章 到「小露吃」品嘗在地農產霜淇淋 登上鼓山公園,眺望夕陽中的旗山小鎮 旗山老街尋覓美味晚餐 賦歸


心影印房以手工刻印,所使用的工具也十分講究技巧與經驗。心影印房以手工刻印,所使用的工具也十分講究技巧與經驗。

旗山老街遊客若織,大抵穿梭於由巴洛克街屋構成的中山路上,但,走在熱熱鬧鬧的老街上,其實還能遇見一條低調內斂、與中山路交錯的「永安街」,即為旗山的「大溝頂」,當地人也會稱之為「旗山太平商場」。數十年前,大溝頂炙手可熱,除了販售各式舶來品,也有許多歷經三年四個月學徒磨練而出師的年輕人,帶著好手藝來此展店,時光雖帶走街的輝煌與人的青春,但傳統老手藝仍舊發光,尋個假日,不妨以大溝頂為中心,來旗山尋藝、尋味、尋美景,也尋土地上的眷戀與人情。
 
溝頂生商機 人潮錢潮淹腳目

高雄有兩個大溝頂,一個在鹽埕,即為堀江商場一帶,另一個在旗山,即是模仿鹽埕大溝頂的概念,1955年在溪流溝頂上加蓋而建成,連結當時的仙堂戲院和旗山戲院,也設置購物商場街屋,希望能吸引人潮與錢潮。在那個全民娛樂是進戲院看電影的年代,人潮與錢潮的確蜂擁而至,短短一條街,開設了手工皮箱店、鐘錶行、布莊、女裝店、舶來品店、書局、飯店、西服店、西藥房、美容院、國術館、助產士、代書、診所、相館等琳瑯滿目的店家,白日門庭若市,夜晚也能聽見看完電影的人穿木屐步行而過的清脆聲音,這條街的青春歲月,無暇寂寞。

民國50到70年代,一卡皮箱、一套西裝是出去闖天下的基本裝備,讓手工皮箱訂單應接不暇民國50到70年代,一卡皮箱、一套西裝是出去闖天下的基本裝備,讓手工皮箱訂單應接不暇。

技藝未老 歲月磨出的老店寶刀 

青春易老,但技藝不老,大溝頂的店家凋零許多,但數間老專門店卻仍然屹立,由中山路彎進永安街開始細數,會有什麼錶都修、以前還專門修勞力士的鐘錶行;當年發薪日,就會被蕉農KAWASAKY機車停滿的布莊;在民國5、60年代生意最好、紅到還請戲院在播映電影時放送廣告的手工皮箱店;每到發薪日也會被機車、腳踏車停滿的女裝店;以及傳承三代、旗山唯一還以手工刻印的印章店「心影印房」,印章店老闆的阿公是日本時期針砭時政的詩人,媽媽則是警察廳接線生,一邊看老闆以純熟技藝與傳承數十年的器具刻章,一邊坐在那裡聽老闆講故事,是專屬旗山大溝頂的體驗。

現在的大溝頂雖回歸平靜恬然,但老居民依舊擁有凝聚彼此的向心力。

旗山美 美在時光味

在大溝頂細細逛過一輪後,附近也有許多值得一訪的景點、店家。想用餐,除了旗山老街的諸多美食,復新東街13號的「益銘號」,也能吃到深受居民與遊客喜愛的日式蕎麥涼麵,老闆還以自己收藏二、三十年的懷舊柑仔店古物裝飾用餐空間,打造出台式親切氛圍;想吃冰品,復新街60號的「小露吃」,專售以在地食材如旗山香蕉、甲仙黑糖、那瑪夏小葉紅茶等在地農產所製成的霜淇淋;趁著夕陽時分登上鼓山公園頂端,還能看見沐浴於霞光下的旗山小鎮,以美麗畫面,為這趟大溝頂小旅行畫下意猶未盡的句點。


              

益銘號的蕎麥麵曾讓日本客人讚不絕口。

 

大溝頂會不定時舉辦小旅行,有時甚至能請到封刀已久的南松飯店阿嬤出馬辦桌,讓參加小旅行的民眾大飽口福。

大溝頂會不定時舉辦小旅行,有時甚至能請到封刀已久的南松飯店阿嬤出馬辦桌,讓參加小旅行的民眾大飽口福。


旗山大溝頂會不定時推出老專門店小旅行或舉辦假日市集,相關資訊可追蹤:

旗山尊懷文教基金會:https://www.facebook.com/zun.huai.fundation/?fref=ts

搖旗吶喊音樂節:https://www.facebook.com/QishanRock/?fref=ts

溝溝頂Go Go Din假日市集:https://goo.gl/wSAoJ2 

當年發薪日,就會被蕉農KAWASAKY機車停滿的布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