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左藤紙藝 百年薪傳

  • 次標題:第128期-2020/02
  • 文:李愛婓
  • 圖:陳飛
  • 點擊數:2021
洪國霖自小生活在紙藝、廟、做醮的環境,對於傳統習俗中人生的每一階段,他都再熟悉不過了。
簡介

紙,只能拿來寫字、畫畫、寫信嗎?紙,只能是稜稜角角的嗎? 左藤紙藝薪傳顛覆了我們對紙的想像,創造出精美廟宇祭祀作品,用那一張張的紙包裹了許多人的信仰人生。

臺南300多年知名古蹟廟東嶽殿旁座落著一間同樣知名的百年老店左藤紙藝薪傳」(以下簡稱左藤紙藝),在臺南提起紙糊店幾乎沒有人不知道它的存在現任第6代傳人洪國霖坐在店裡板凳上以樸質的神情咧嘴笑著說:「這就是我們的生活啦各種廟的習俗神的故事甚麼時候該拜什麼這都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融合多種百年技法 見證臺灣藝術歷史演變

今年32歲的洪國霖出身臺南紙糊世家左藤紙藝的第6代傳人從祖父洪錕鎔那一代開始到父親洪銘宏都是知名工匠師笑起來比外表要來得讓人感到親近的洪國霖本身是美術系科班出身23歲時回家跟父親學習紙糊工藝他說:「紙糊工藝是運用紮彩繪等技法從綁竹子骨架糊紙捏形上色一道道不同的工法反覆堆疊而上才能成為精緻鮮豔造型生動的紙糊作品。」

洪國霖對自家的作品深具信心,「我們家的技術美感品質真的非常好客戶遍佈全臺所以我經常是帶著行李到各地住上半把個月直接就在當地製作作品。」他拿出了一張復刻版日據時期照片指著照片驕傲地說:「這是日據時代大正四年西元1915迎臺南媽祖的隊伍照片路邊店家的招牌寫著左藤紙店』,這就是我們啦!」

自洪國霖的祖父開始左藤紙藝已是百年工藝從作品中可以清楚看見祖孫三代截然不同的風格祖父風格細膩古樸洪國霖拿起一隻龍頭魚身的鰲魚作品說:「這支就是阿公做的很可惜沒有保存好。」而父親洪銘宏的作品則精緻細膩又富有生命力常有單腳站立的人物造型如店內擺放的紅衣鍾馗就充滿了動感不到30公分大小的作品無論是身形衣著皺褶畫臉無一不令人驚豔

洪國霖則對造型動態特別講究他特別拿出自己的創作作品大士爺強調其身上的衣襬。「一個作品好不好就是看造型的比例動態像衣服的皺褶能不能做出輕盈飛揚的動感讓人一看就覺得栩栩如生。」與祖父父親作品細膩風格不同的是洪國霖特別喜歡創作武將造型的人物充滿了力量與霸氣的風格百年傳承三代風情訴說著一個屬於南臺灣的紙藝人生

燃燒的紙糊精緻工藝 跨越宗教邁入藝術

許多人對紙糊品的既定印象是喪事上才使用但事實上紙糊藝品主要用在祭祀與喜事從嬰兒出生舅舅送新衣必須有剪紙成年做16要燒七星娘娘亭結婚時新郎要做天公亭謝神新娘要做送子觀音當嫁妝生子滿月後才焚燒買房子拜地基主要做天狗白虎等做壽要有壽翁仙女等吉祥人物幾乎可以說從出生那一刻開始人生的每一件大事都離不開紙糊藝品

咱對這些習俗廟裡面的各種大小事哪個神明過生日了哪個神比較大哪個神有甚麼規矩哪類型的人物要有甚麼樣的動作甚至是製作過程的各種禁忌都要清清楚楚。」洪國霖說起各種廟宇祭祀的規矩如數家珍就像一部廟宇活字典

對左藤紙藝而言每一個作品不僅是做出造型好看還要能滿足客戶的需求例如他們做過最長最大的祥龍造型平安橋有30公尺人要能踩上去還要能防風防水耐壓甚至擺放年限也都是需求之一,「所以怎麼把手上這些紙做成藝術及功能兼具而且還要能燒得掉祭神明就是我們的功夫。」洪國霖說

左藤紙藝自洪國霖父親那一代開始就力求讓紙糊工藝品跳脫宗教性使用的框架轉向藝術創作作品中有各種歷史人物小說主角經常獲得僑委會文化部等單位邀請至海外展出或進行文化交流讓臺灣的傳統藝術得以讓更多人看到

洪國霖說:「做生意當然很重要但對我來說拿出產品的品質更重要。」,在工作之餘他也持續創作想讓左藤紙藝的紙糊工藝能邁向藝術層級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欣賞它的美更重要的是,「讓阿公爸爸的這門技術能不斷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