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鞘與原民文化的生活連結
在原住民文化中,檳榔與部落生活息息相關,除了果實可供嚼食外,阿美族族人還會利用檳榔鞘製作「石頭火鍋」──先將檳榔鞘做成船型器皿,將食材和水放入「火鍋」的同時,另起火堆將蛇紋石或麥飯石燒熱,再將燒燙的石頭放進鍋內,藉石頭的高溫將「火鍋」裡的食物煮熟,由於檳榔鞘耐高溫、又不漏水,可說是堅固耐用、環保無毒的大自然餐具。而撒奇萊雅族在祭典時,則會將檳榔鞘削成四瓣,代表四個方位,分別為天──代表造物神、地──代表土地神、右──代表祖靈與民族英雄、左──代表生命神,再以竹籤穿過立於地上,外型宛如風車,祭儀進行時,藉由風車轉動進行招風引靈。
扭轉國人對檳榔的負面印象
劉大衛是泰雅族人,創立拿鞘前,曾從事部落素材和部落文化相關展覽工作。「當時策展內容是以月桃和檳榔這兩種部落常見的植物為元素,因而接觸到檳榔葉鞘。」他說,月桃葉常被部落工坊的老師採用,反觀包覆在檳榔樹幹上的檳榔鞘就不常見了,策展上的偶遇,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我希望以回收再生概念,扭轉檳榔的負面印象,進而達到傳承原民文化的目的。」
由於過去幾乎沒有人以檳榔鞘從事工藝創作,就算想拜師學藝也無從拜起,「我是在2016年6月創立拿鞘這個品牌後,才以土法煉鋼方式慢慢摸索。」劉大衛從阿美族石頭火鍋的彎折技巧進行改良,在創作過程中不斷修正,舉凡物件的長寬高度、體積大小,都會影響凹折力道,他幾番失敗再試,尋得驅使自己邁向成功的動力。
取之於自然的循環再生創意發想
拿鞘的作品,從材料取得到製作完成都秉持著「自然回收、再生利用」的精神。「我們使用的檳榔鞘都是自然掉落的。」劉大衛說,三月到九月是檳榔樹落葉季節,這段期間他會委託他人幫他撿拾檳榔葉鞘,並將不要的葉子剪掉,留下鞘,由於剛帶回工坊的檳榔鞘可能有蟲蛀、破損、髒污,且原始檳榔鞘含水量達80%,要經過沖洗和日曬烘乾等程序,把水分抽離,以避免檳榔鞘材質發黴發黑,而初步處理過的檳榔鞘彎彎曲曲,並非平整,得利用特殊工具將其壓平。
「乾燥的檳榔鞘易碎易裂,一經彎折就斷,所以製作前要再泡水軟化。」劉大衛說,至少要浸泡半天,使檳榔鞘軟化後,才能依作品造型剪裁所需大小尺寸,並以不同模具進行凹折與塑型,最後再利用檳榔鞘脫水硬化特性自然風乾,直到脫模完成,製作過程不用任何黏著劑,全部取之於自然,就算有朝一日東西壞了要丟棄,也能在土裡自然分解,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讓國際看見臺灣檳榔鞘之美
拿鞘創立迄今,製作的檳榔鞘用品大致區分為生活家飾與日常用品兩大類,前者以燈飾和鞘畫為主;後者則包括鞘盒、鞘器皿、鞘卡套、鞘杯墊、鞘手環、鑰匙圈、筆記本等。在眾多作品中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榮獲2015年德國紅點概念獎的「小南島之光」,以及2017年總統蔡英文首次出訪太平洋三國友邦的贈禮「鞘畫」,這些以自然純手工創作,不僅維持檳榔鞘的原始樣貌,並擁有每片葉鞘獨特的紋路和脈絡,見過的人無不嘆為觀止。
2017年至2019年拿鞘曾隨文化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參加巴黎時尚家具展和東京家具展,「自從成立拿鞘,我就一直想讓更多人認識檳榔鞘。」劉大衛表示,這幾場國際參展交流對他們助益甚多,不但增加產品曝光機會,也因而接獲不少訂單。不過劉大衛發現,像拿鞘這種部落裡的小工坊,產量和產能都不及大工廠,訂單需求若超過負荷,也只能忍痛棄單,「從國際參展交流過程中,除了學習觀摩,也提醒我們不論在人力、原料或產能,都要做好更多準備。」
拿鞘創立至今六年,有二年多在疫情期間度過,品牌經營雖然艱辛,但劉大衛並不以為意:「儘管暫時無法出國行銷,但我們還是會找機會在國內辦展、走訪校園手作教學,或到TaTak原住民族文創聚落平臺教導民眾如何將檳榔鞘製成生活用品。」他說,國人對檳榔文化普遍觀感不佳,其實植物本身並沒有錯,端看我們如何去運用,檳榔鞘是大自然的產物,早期部落族人就地取材製作物品,是再自然不過的生活日常,拿鞘只不過是以部落生活工藝,實踐老祖宗的生活方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