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藝陣在當代舞蹈藝術中的華麗轉身

  • 次標題:第127期-2019/12
  • 點擊數:2254
台北民族舞團的舞作「慶神醮」中的婆姐,著重於描述婆姐間的互動與曼妙婀娜的身影,臉上的假面轉由舞者手中的團扇代之,李銘訓攝影。
簡介

吳騰達、台北民族舞團、雲門舞集、無垢舞蹈劇場

如果藝陣是田裡的菜蔬,那麼劇場中的作品則是一道道創作者呈現的佳餚!

 

小時候見過藝陣嗎?在哪裡看得?街坊?田間?廟埕?沒錯,這些都是可能的場景,民俗藝陣是甚麼?種類有哪些呢?

 

話說 漢文化來臺

漢人社會建立大致始於1621年(明朝天啟元年),隨著1662年明鄭政權底定,大量漢人的移墾及書院、社學的成立,雅樂舞也在此時傳入臺灣⋯⋯意味著漢學儒文化及其儀禮在臺落地茁根和傳播。

 

漢民族身體語彙隱含於儀禮及常民生活之中,臺灣人對漢文化審美風格之認同,亦隨之漸次分類於雅俗兩端之間(例如祭孔之佾舞及元宵鬧廳與鬧傘),《臺灣府志》記載:「次日(元旦)起至元宵止,好事少年裝束仙鶴獅馬之類,踵門呼舞已博賚賞俗謂之鬧廳」、「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儀仗彩棚,優伶前導看春,士女蜂出擁集市中」。歌舞小戲及戲曲文化依附著農業生活型態與民間信仰在臺灣流傳,庶民文化中的藝陣舞蹈語彙也發展其中,並用於節慶表演,例如:舞獅、老背少、水族蚌舞、布馬陣、跳鼓、車鼓。

 

回眸臺灣土地上的藝陣身影

民俗學者林茂賢形容,藝陣為早期臺灣的街頭表演藝術,廟前廣場就是劇場;臺灣民間文化中心,弦歌不綴的野臺戲是社區的藝術節,沿街又機動性走到哪表演到哪的民俗藝陣就是臺灣式的「行動劇場」。藝陣表演時間短暫,但能隨時隨地演出,視現場情況開演、延長或結束,即興性質強烈,表演內容活潑自由,是民間業餘表演藝術的代表。因表演型式情節簡單,沒有訂定演出時間、場次,表演時間也較短暫,一場表演大約10-15分鐘即結束,但是能隨著場地變化即興演出,劇情和歌詞可視情況而改變,演出方式自由,所以觀賞的觀眾也很隨性,只要站在街上、廣場或廟埕就可觀賞表演。

 

臺灣民俗藝陣大都屬於業餘組織,成員平時各有主要工作,大多由社區民眾因興趣而自動組成,只在廟會或應邀出陣前夕才集中訓練,所以專業性較顯不足。臺灣民俗藝陣成員的流動性很大,藝陣成員並非以藝陣表演為專職成員,流動率高、表演機會少,加上從事表演期間短暫,是造成藝陣演出水準難以提昇的主要因素。臺灣的藝陣雖然大都是非專業團隊,它的表演形態簡單卻是民眾自創的藝術型式,藝陣種類繁多則象徵民間藝術豐富的生命力。

臺灣的藝陣雖然大都是非專業團隊,但它的表演形態卻是由民眾自創的藝術型式,因而藝陣種類繁多也象徵了民間藝術豐富的生命力。.jpg

臺灣的藝陣雖然大都是非專業團隊,但它的表演形態卻是由民眾自創的藝術型式,因而藝陣種類繁多也象徵了民間藝術豐富的生命力。

民俗藝陣的類型

民俗藝陣包含「藝閣」與「陣頭」兩大類,藝閣原稱「詩意閣」,是根據詩詞、神話、民間故事情節,將人物、場景裝置於平閣或車上,並無肢體、唱唸表演,藉由人扛或車輛移動,是為「靜態」的展示。

陣頭則是以「落地掃」形式沿街作定點演出,但情節單純、表演時間短暫,且妝扮、音樂也較簡易。

 

種類繁多的民俗藝陣依性質:分文陣與武陣之別,武陣重攻防,著重陣式變化與演練,例如:跳鼓陣、宋江陣,文陣則是歌舞小戲之雛形,例如:車鼓、老背少,布馬陣依功能又可分為:宗教類、音樂類、歌舞小戲類、遊藝類、武術類、喪葬類等型態。

1990年代,臺灣舞蹈團體進入國際舞壇,例如雲門舞集《薪傳》裡的〈節慶〉一段舞臺灣獅,再現舞蹈庶民文化節慶的場景。.jpg

1990年代,臺灣舞蹈團體進入國際舞壇,例如雲門舞集《薪傳》裡的〈節慶〉一段舞臺灣獅,再現舞蹈庶民文化節慶的場景。

 

在傳統中的華麗轉身

藝陣舞蹈與當代劇場

民俗藝陣的題材,早於舞蹈家李淑芬、林香芸及至許惠美時,已多次於舞蹈創作中運用,近年來更輾轉成為臺灣舞蹈尋根的特色。1990年代全球經濟型態改變,資本流通快速,文化觀光產業興起,各地國際舞蹈節勃興,臺灣舞蹈團體進入國際舞壇,面臨了自身文化與競爭力的議題,輾轉間帶動在地文化尋根的思索,如同人體的DNA,尋找作為舞蹈的基因;臺灣人文、宗教、現仍存於常民文化的藝陣,再度成為題材,編舞者將民間藝陣之元素,轉化成為表演藝術創作作品,似基因催化般,重新賦予臺灣舞蹈新的形式美與生命力,引介於國際舞臺上。

 

當藝陣成為創作元素,在這劇場多元媒介對話共築之場域,因著創作的構成與思維,藝陣可能成為舞蹈、戲劇述說的場景,也可能成為回溯歷史的活體材,再現原來的風貌;亦可能被借用轉化成另一種肢體語彙,亦或跨文化劇場中,成為跨越文化與歷史古今對話之媒介。

 

藝陣舞蹈進入當代劇場後,除試圖增進創作形式的豐富性,增強其技巧的強度,更為側重創作者之情境與思想的傳達,例如雲門舞集作品《薪傳》裡的節慶一段舞龍舞獅、《家族合唱》宗教藝陣的場景、《牛犁歌》的牛犁陣,再現舞蹈庶民文化節慶的場景、無垢舞蹈劇場的《醮》則進入東方身體的美學等。又臺北民族舞團的舞作「慶神醮」中的婆姐,著重於描述婆姐間的互動與曼妙婀娜的身影,臉上的假面轉由舞者手中的團扇代之。這個宗教性濃厚的陣頭到了舞蹈創作者的手中,卻如妙筆生花般產生另一種生命活化起來,婆姐手中的美濃紙傘成為舞臺上綺麗的景象,轉動著紙傘仿如流轉的人生,隨著空間的高低層次的變化與運用,將觀者的視覺由原本單純的行列擴張為立體的景象,生動的戲劇張力與舞蹈性再次於舞作中彰顯出來。
藝陣舞蹈進入當代劇場後,除試圖增進創作形式的豐富性,增強其技巧的強度,更為側重創作者之情境與思想的傳達,例如無垢舞蹈劇場《醮》更進入東方身體的美學。.jpg

藝陣舞蹈進入當代劇場後,除試圖增進創作形式的豐富性,增強其技巧的強度,更為側重創作者之情境與思想的傳達,例如無垢舞蹈劇場《醮》更進入東方身體的美學。

 

回眸臺灣藝陣的身影,凝視前輩在臺灣茁根的貢獻,我想起錢穆先生說:「當知歷史只是人事記載,人事則此起彼落,隨表現、隨消失。只有『人』,始是歷史之主,始可穿過事態之流變,而其不朽之存在。」
藝陣為早期臺灣的街頭表演藝術,廟前廣場就是劇場。.jpg

藝陣為早期臺灣的街頭表演藝術,廟前廣場就是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