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臺灣禪空間 盡在食養

  • 副標題:宗教之隱 素樸山林
  • 文:高安聆
  • 圖:李乾元
  • 點擊數:3183
食養山房擁有純淨禪意。
描述

食養山房建築隱藏於山水之間,人為雕琢盡量簡化,之所以如此整造,與主人林炳輝「道法自然」追求息息相關。當初遷址,林炳輝遍尋各地,最後看中了現址,任由青苔爬滿樹幹,流水潺潺,人情世故在這裡隨陽光灑落,不上心。

在中國禪宗文化中,安靜,自然,當下,都不是強求之事,素樸自然,禪意自生。在臺灣的食養山房,處處可以看見這種「自然」與「單純」。例如榻榻米地板,椅墊設計成可以舒適的坐臥倚靠,不需拘謹盤坐;擺設也不去刻意創造,因為山林本色,正是最美的姿態。但這裡的禪空間,又不似中國大陸某些禪院的格式化,食養山房順應自然轉換,引景入生活空間,成了道道地地的臺灣禪。


中國傳統生命自處自得的生命觀


從塵鬧到寧謐,從安靜到單純,食養山房主人林炳輝寶惜自然,也珍愛自然,在減法中探得生命真意,追求心靈的富足與單純。恰如王維的那兩句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捨得捨得,有捨,才有得,在食養山房,可以看見中國傳統生命自處自得的生命觀。


食養山房早年在臺灣新店山林,後遷至陽明山松園舊址,再遷徙至汐止山間,驅車前往,得在崎嶇山徑中蜿蜒數十分鐘,老覺得應該會尋不到食養,沒想到卻在不經意間,那一方天地就在眼前。雖難至,觀光人群或有心人者,也還是執意尋訪,這裡,更被Discovery譽為「東方美學之境」。


沿山之勢打造空間,讓自然與人文合一。


沿山之勢打造空間,讓自然與人文合一。


隱於山水之間


食養山房建築隱藏於山水之間,人為雕琢盡量簡化,之所以如此整造,與主人林炳輝「道法自然」追求息息相關。當初遷址,林炳輝遍尋各地,最後看中了現址,任由青苔爬滿樹幹,流水潺潺,人情世故在這裡隨陽光灑落,不上心。


食養山房建築本體沿用從前農民舊有房舍改造,添上灰色鐵架搭建新空間,整棟建築物宛如珠寶盒內最不閃動的珍珠,恬靜溫潤。林炳輝早年從事建築設計,以大自然為背景,只在林間話不上妝點幾抹神來之筆,山谷中圓形大石可端坐冥思,探花品樹;石屋外緣的長廊,可以自然相映,也是用餐空間。室內布置也簡單樸素,夜來臺灣瓦柵做成的燭台搖曳微微燭光,最可貴的,仍是這裡的一抹禪意。


品山兩年  打造禪空間


無論雲腳或行腳,都是為了替自己爭取一點喘息空間,才真能看見美山美水,主人炳輝在汐止「品」山品了兩年,才開始動工食養山房,讓山林告訴他該怎麼做,以俗念來說,就是「不是做完就可以,而是要做好」,食養處處,都是傳統,都是學問。


一杯簡單茶水,一方天地,便足以讓旅人自處。


一杯簡單茶水,一方天地,便足以讓旅人自處。


現在訪食養山房,最安靜的不是本地旅人,而是中國大陸訪客,他們自由行來必到秘境,居然是遠離塵囂的食養山房。他們小心行走,開耳聆聽,知曉這就是臺灣傳統生活美之極致,在這裡人與自然交融,為的就是這一份難得的自在靜意。


這樣的日常運作,透過主人炳輝的言行舉止,身教傳達。從早上9點半開始一起做早課,擺茶席,燃燭靜心,讀《心經》,分享禪宗語錄;到後來為了顧及同仁不同的生命情境,改講《論語》,以佛理相應儒家,新近同仁總能逐漸領會,成就日常之禪進。


鋼構與石牆相融,夜裡一盞清燈,便足以照見人生歸去之途。鋼構與石牆相融,夜裡一盞清燈,便足以照見人生歸去之途。


當下安頓


食養山房的「隱」,不落痕跡,卻總能深深觸發人心。在中國傳統空間中,有自家一方天地,便能當下安頓,古代中國傳統生活倡君子之道,從謙卑、自信到淡定,在這裡著實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