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開創京劇在地題材 讓民眾擁抱京劇

  • 副標題:紀念永遠的柯主任
  • 文:魏海敏、唐文華口述(國光一級團員) ,林沅滿紀錄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
  • 點擊數:2275
魏海敏演《媽祖》是柯基良倡導以臺灣在地故事編劇的第一齣戲。
描述

為了能讓京劇在臺灣立足發展,展現新階段的作為,柯主任推出以臺灣本土故事編劇的《媽祖》、《鄭成功與臺灣》、《廖添丁》-「臺灣三部曲」,啟動了京劇與本土脈絡互通的渠道。

魏海敏:尋找臺灣素材 讓京劇與臺灣本土文化接軌


柯主任為了能讓京劇在臺灣立足發展,展現新階段的作為。推出臺灣三部曲」以臺灣本土故事編劇-《媽祖》《鄭成功與臺灣》《廖添丁》,當時我出演《媽祖》啟動了京劇與本土脈絡互通的渠道;在不斷推出經典傳統老戲的同時,國光為能在傳統的脈絡中開創更多新劇目,將劇本編修的觸角延伸到海內外,約請名家編修或新創劇本,建立劇本資料庫,活絡傳統戲曲舞臺內容,拉近與各年齡觀眾間之距離。


柯主任不僅讓京劇紮根臺灣,同時也跨入國際,記得國光第一次出國演出,豫劇是到加拿大、美國,《唐伯虎點秋香》風靡了北美地區,京劇則是到德國漢堡、柏林,這是國光「走上國際舞臺」的重要開始,大家都兢兢業業的,一點不敢馬虎。沒想到成團第三年,國光的《美猴王》被法國亞維儂藝術節負責人員相中,又要在國際矚目的舞臺上演出,應了「真金不怕火煉」這句話。


魏海敏與時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的柯基良合照 左起指揮家張佳韻,作曲家鍾耀光,詩人余光中


魏海敏與時任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的柯基良合照,左起指揮家張佳韻,作曲家鍾耀光,詩人余光中。

 


唐文華:讓國劇下鄉  擁抱觀眾


國光劇團一路走來艱辛,卻是快樂的;有眼淚、有汗水、有興奮、也有愉悅。在柯主任帶領下,國光劇團「走出戶外」、「走向群眾」,成團的第一年十月臺灣光復節,安排了《三國志》到北港媽祖宮前演出。


戶外演出總是比室內難度更高,加上京劇幾十年在臺灣發展,難得下鄉,要克服的問題很多,還要擔心觀眾願不願意接受。記得那一天真是全團總動員,搭臺的搭臺、抬椅子的抬椅子、發傳單的發傳單,甚至有挨家挨戶邀請看戲的,大家都放下了身段,結果非常成功,演出結束時要拆臺,觀眾依依不捨,認為過去在室內才看到的「殿堂」藝術,現在竟主動在眼前出現,這就是柯主任的魄力。


柯主任認定,京劇要突破傳統戲曲演出型態,國光也要全方位推廣傳統戲曲於各個不同角落,不論是堂皇如國家戲劇院、或者是僻壤如廟口野臺、或西部走廊、或東部海岸線,國光走出戶外、走入基層,將京劇、豫劇一步一腳印地生根臺灣,柯主任功不可沒。


2009年國光劇團歐蘭朵於國家劇院演出結束後 柯主任(右四)於後台合影


2009年國光劇團歐蘭朵於國家劇院演出結束後,柯主任(右四)於後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