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曲友的熱情 讓崑曲在臺灣開枝散葉

  • 文:郭士榛
  • 圖:朱惠良
  • 點擊數:3729
新象樊曼儂與當代崑劇春江花月夜演員。
描述

前立法委員朱惠良,在臺灣的京、崑界也是知名票友,小生扮相俊俏、文雅中顯灑脫,唱腔圓潤,大學即開始接觸京劇、崑曲社團的朱惠良表示,崑曲的唱腔優美又具有文學性,使曲友演唱崑曲興趣大增,「不論在臺灣或美國仍有許多曲友喜愛崑曲熱情多年不變,進而影響著臺灣崑曲的發展」

前立法委員朱惠良,在臺灣的京崑界也是知名票友,小生扮相俊俏、文雅中顯灑脫,唱腔圓潤,大學即開始接觸京劇崑曲社團的朱惠良表示,崑曲的唱腔優美又具有文學性,使曲友演唱崑曲興趣大增,「不論在臺灣或美國仍有許多曲友喜愛崑曲熱情多年不變,進而影響著臺灣崑曲的發展」。


曲友成立劇團 擔起崑曲藝術傳承推廣的責任


說起崑曲曲友 (又稱戲迷)在臺灣對崑曲發展的影響力,朱惠良表示,臺灣崑曲發展,是在1949年由徐炎之、張善薌伉儷與曲家們組成臺北「同期曲會」,亦稱大同期;1962年改名為「蓬瀛曲集」,亦稱小同期。曲會成員輪值擔任主人,隔周周日下午聚會拍曲(即吊嗓子)。


徐炎之 張善薌指導崑曲學生社團不遺餘力徐炎之、張善薌指導崑曲學生社團不遺餘力。


朱惠良表示,由於徐炎之、張善薌兩位老師在多所大專院校教授崑曲,所以當時參加「同期曲會」者以年輕曲友及學生居多,參加「蓬瀛曲集」者則以資深曲友為主。


學校崑曲社團成立最早者為1950年的北一女崑曲社,1957年臺灣大學崑曲社成立,之後各大專院校陸續成立崑曲社,除師大崑曲社由焦承允與夏煥新教授外,其餘如政大、銘傳、東吳與輔仁等校崑曲社均由徐炎之、張善薌二師指導,學生們從清唱拍曲到粉墨登場。


國光劇團 新編梁祝國光劇團新編梁祝


校園曲社開枝散葉  帶動崑曲發展


隨著一屆屆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工作仍不忘情崑曲,1987年水磨曲集崑劇團成立後,相繼有臺灣崑劇團、蘭亭崑劇團、臺北崑劇社,以及一些以唱為主的社團相繼成立,甚至有一社團是以評彈形式演出崑曲。這些社團每年定期演出,開設崑曲傳習課程,擔起崑曲藝術在灣傳承推廣的責任。


朱惠良說:「曲友成立劇團最大的好處是讓曲友有機會上臺演出,因為拍板只是一半功夫,只有靠演出的氛圍才更能發揚崑曲。」近期曲友都喜歡加入「蓬瀛曲集」,一年公演,每次貼演四齣戲,由曲友認養曲目,自己找搭配演員,每位主角出資2萬元,所有花費自行負擔,曲友分工,相當有意思,喜歡演戲就自己來。


戲迷對崑曲的推廣,多靠演出來吸引民眾注意,而臺灣的崑曲的發展,曲友的努力值得喝采。


青春版牡丹亭,吸引年輕學子進入劇場觀賞崑劇青春版牡丹亭,吸引年輕學子進入劇場觀賞崑劇。


政府民間合力推動崑曲振興


1992年3月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開始舉辦第一屆「崑曲傳習計畫」,因政策改變,2000年10月第六屆結束後停辦。朱惠良指出,8年6屆的「崑曲傳習計畫」培養了四百餘位學員,學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崑曲傳習計畫」對臺灣崑曲藝術的保存、研究、演出與推廣有著深遠的影響。


朱惠良回想臺灣崑曲發展,力讚民間的非營利組織對崑曲在臺灣的推動不遺餘力,1993年2000年間新象基金會創辦人樊曼儂,陸續邀請大陸各大崑團之老新枝十餘次來臺,觀眾反應熱烈,獲得「最好的崑曲演員在大陸,最好的崑曲觀眾在臺灣。」佳評。


2004年由白先勇與蘇州崑劇院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北首演,引發全的崑曲熱,由於白先勇全心全力的投入,吸引年輕學子進入劇場觀賞崑劇,聆聽崑曲講座,加速了崑曲的推廣。


蓬瀛曲集2015年度公演 拾畫 朱惠良飾柳夢梅蓬瀛曲集2015年度公演《拾畫》朱惠良飾柳夢梅。


跨界讓崑曲走出過往的觀眾與格局


2009年開始,國立故宮博物院首度推出文物與傳統戲曲結合的跨界活動「故宮新韻」定目演出系列,將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注入博物館推廣教育中,不僅為文物增加了活力與生氣,同時也提供劇團演出機會,培養傳統戲曲觀眾,可謂崑曲與文物及博物館教育嶄新而成功的跨界合作。


談到崑曲跨界演出,朱惠良認為,只要是推廣崑曲,跨界演出不破壞傳統基本演出形式為主,像是國光劇團2016年推「關公在劇場」,戲減縮成關公和馬童在舞上表演,但採用科技多媒體更增加戲味,就是很好的跨界,「有時會在舊庭園,或是在豪宅大廳演出,只要可以吸引民眾觀賞,都不失為好的跨界來推廣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