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藝下午茶 有功故我在 關於京劇「功」的師生對話

  • 文:紀錄:趙又霓
  • 圖:圖片:謝婷婷、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2855
【朝戲講堂】:「承功」新秀舞台─京劇〈有功故我在:「功」的師生對話〉,出席者(左起) 為:主持人陳芳,與談人─吳興國、朱柏澄、朱陸豪、李家德。
描述

編按:戲曲是必須透過口傳心授,由老師帶領徒弟一步步練起來的;再者人才培育不易,不到十年八載殊難見功。傳藝中心至今即將舉辦第三屆的「承功」戲曲新秀舞臺,便蘊含著師承傳統、承繼功法的深意。這次特別邀請吳興國、朱陸豪兩位武生名家與他們的徒弟共同出席講座,分享他們成功的過程與師徒情誼。

朱陸豪為陸光劇藝實驗學校第一屆「陸」字輩頭科出身、國光劇團成立時的一等演員,早年以擅演孫悟空一角而有「美猴王」的美稱,近十年轉往影視發展。今年國光劇團特別邀請朱陸豪親自傳授李家德京劇武生重要劇目《陸文龍》,在國光夏季公演大放異彩。吳興國則為復興劇校第二屆高材生,退伍後曾加入陸光國劇隊,後來致力於京劇創新,成立當代傳奇劇場,近年來也花相當的心血重演傳統老戲、培養戲曲後進。兩位老師的對談有著生命的火花,從己身的經驗談他們如何繼承京劇的技藝,又是如何傳承給下一代,而他們怎麼看待新一輩的戲曲學子?兩位新生代演員李家德、朱柏澄又是如何繼承京劇的傳統藝術,本刊特別以逐字方式,為這個重要的經驗分享留下紀錄。

【朝戲講堂】:「承功」新秀舞台─京劇〈有功故我在:「功」的師生對話〉
時間:
107 9 29 ()
PM 14:30-16:00
地點:臺音館B1 視聽室

主持人
陳芳

與談人
吳興國、朱陸豪、朱柏澄、李家德

圖1講座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陳芳表示,很感謝這次活動能邀請吳興國、朱陸豪兩位武生大家與他們的徒弟共同出席講座。.jpg講座主持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陳芳表示,很感謝這次活動能邀請吳興國、朱陸豪兩位武生大家與他們的徒弟共同出席講座。

主持人陳芳:非常感謝這次活動能邀請到我心目中的兩位男神。朱陸豪老師是臺灣第一的美猴王,他的演出除了京劇也跨了豫劇與歌仔戲, 甚至在屏風表演班的《京劇啟示錄》,或是在師大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合作的《山海經傳》,我們都會看到朱陸豪老師精湛的演出, 近年也在電視與電影大放異彩,也兼作導演工作。雖離開京劇的舞臺已有二十餘年,今年還是看到您參加《潘金蓮》的演出,或是指導後輩李家德演出《陸文龍》。

吳興國老師就更不用說了,您是揚名海內外的表演藝術家,在當代傳奇劇場的成績有目共睹, 獲得許多獎項肯定。吳老師這幾年積極投入培植新秀的工作,也就是另一位與談人,朱柏澄, 他剛從愛丁堡藝穗節表演《英雄武松》回來, 接下來也即將演出《花蝴蝶》。

呼應今天的主題「承功」,想知道兩位老師當年是如何被啟蒙?之後又是如何將「功夫」傳承給兩位弟子,讓京劇界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

曲不離口 拳不離手

吳興國:小時候進復興劇校還是私立的,和朱陸豪老師一樣都是打罵教育出身,管教很嚴。我的啟蒙老師是陳鵬林老師,前三年每天早上起床練早功喊嗓子,學摔打跌撲,再到打把子, 都是陳鵬林老師的教導。第一屆學生早我們七年畢業,也回來當助教,協助我們打底。那時候的辛苦是無法形容的,老師的話就像法官的話,只能服從不得違背,你達不到要求,棍子就來了。

前前後後受到郭鴻田老師、李鳳翔老師、陸景春老師及張義鵬老師的教導,其實在劇校,就是吃苦、耐勞然後認命,你不這樣做,也沒有別的地方能去,學校也沒有寒暑假,每天「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回想起那些日子,和現在比起來真的是天差地遠。 圖3國家文藝獎得主、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30 年來除致力於新編京劇,近年也重新搬演傳統老戲,培養戲曲後進。.jpg國家文藝獎得主、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30 年來除致力於新編京劇,近年也重新搬演傳統老戲,培養戲曲後進。

朱陸豪:其實我們的成長背景都差不多,陸光劇校剛成立時並非叫陸光劇校,而是陸光國劇隊附設國劇訓練班,那時入學考試全省大概快五六百人報考,只收四十個名額,我就是吊車尾進去的,因為我九歲只有21 公斤,又瘦又黑, 校長想說這孩子還能養得活嗎?

幸運的是,因為是陸光國劇隊附設團隊,國劇隊的老師們就有義務要來教我們,比方說,練功時都是張家班的老師來教導,他們都是數一數二的內行人,至於我的武生老師,賈斌侯老師,當時還記得在圓山忠烈祠練習,有根紅色柱子,我們就背靠在那上面,老師甚至用磚頭撕開我們的腿,這就是對於我們「功」的訓練。賈斌侯老師仙逝之後,國劇隊就派了我這輩子的恩師,穆成桐老師,他學的是尚和玉尚派, 尚派最注重的就是武功,要非常扎實,與楊派有一點點的區別,從十歲就和他學習尚派武生。以前看到老師就要繞著彎走,因為他三不五時就盯著你,一定得在七點五十五分把「靠」都穿好,八點準時跑二十圈圓場,完全沒有休息的機會。

國中以後,學校就請了楊派武生,孫元彬老師教導楊派的戲,例如《鐵籠山》。也請了曹駿麟老師,當時學《陸文龍》辛苦的不得了,每個星期一、三、五練習,一開始就得把厚底穿戴好,要踢一千腿,再左右朝天蹬,練完過後, 一天只教你一招雙槍,練到指縫出血,頭頂滿頭包,《陸文龍》對我來說是個很深刻的記憶。

圖4朱陸豪早年以擅演孫悟空而有「美猴王」的讚譽,近十年雖轉往影視發展, 因難捨對京劇的熱愛,今年(2018) 他參與新編京劇《潘金蓮與四個男人》的演出,主演武松。.jpg朱陸豪早年以擅演孫悟空而有「美猴王」的讚譽,近十年雖轉往影視發展, 因難捨對京劇的熱愛,今年(2018) 他參與新編京劇《潘金蓮與四個男人》的演出,主演武松。

剛入劇校時,就看見吳興國老師的大師哥,張復健老師,他剛畢業就去陸光國劇隊搭班,看了他的《陸文龍》特別崇拜,立志長大一定學這齣戲,因對這齣戲的喜愛就特別用功去學習,踢一千腿也不喊累。還有一位很棒的老師,陳慧樓老師,我的《三岔口》就是向他學習,在不斷反覆練習與要求之下,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因此在學校接觸了尚派與楊派,畢業後和劉玉麟老師合作《陸文龍》,他是賈斌侯老師教導的,所以我也用不同方式再學了一次《陸文龍》,我感到非常幸運且珍惜。

陳芳:也請兩位弟子分享這一路心得。

專注與控制

朱柏澄:我小時候也是劇校出身,被挨打的經驗也非常多,我的啟蒙老師是張富椿老師,他帶了我兩年,小五到小六,那時就非常注重腿的功夫,扳腿時不能動,其他人腿可以放下, 我卻不能放下,必須把手放掉,讓腿空耗在空中,老師只用手去輔助,就開始片腿,所以腿的基礎是張富椿老師幫我打下的。

國中是受郭鴻田老師的教導,會不停的要求重複再重複,直到完整為止,他教了我《林沖夜奔》、《石秀探莊》和《白水灘》這幾齣戲,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林沖夜奔》,這齣戲我從國一學到高二才學完,因為倒嗓的關係耽誤了許久,只好勤練功,甚至某一天找不到電燈開關,直接黑著練。

也是因為這樣,在和吳興國老師學習時,是非常自律的,在老師上課前必須是預備好的狀態。老師不打也不罵,只是會很嚴厲的站在專業角度去說實話給你聽,如果是自己想爭取的,就必須去承受那些壓力。我也不希望給老師丟臉,無論是傳統戲或是新戲,在新戲上我會主動去思考,我將如何運用我的功夫,去包裝在人物身上。

 圖5朱柏澄(右)回憶與吳興國老師的師徒之路,他說當初自己演第一齣戲《秦瓊觀陣》時,吳興國老師建議他演這齣戲謹記「專注與控制」。.jpg朱柏澄(右)回憶與吳興國老師的師徒之路,他說當初自己演第一齣戲《秦瓊觀陣》時,吳興國老師建議他演這齣戲謹記「專注與控制」。

我也感謝老師給我這樣的機會,我從十八歲開始向老師學習, 還記得當初第一齣戲是《秦瓊觀陣》,他只給我兩個忠告,專注與控制,臺上臺下都保持專注,舞臺上也要拿捏好聲音、肢體動作等,這些都會影響到你的表演,我非常感謝老師給我的諄諄教誨,只要是他能給我的,他都無私教我,這讓身為學生的我很感動。

陳芳:再請李家德分享你的歷程。

李家德:起初是我母親讓我加入歌仔戲科,當時的我根本不懂傳統戲曲,也興趣不大,開始上趙振華老師的課,他用的方式讓我覺得戲曲很有趣,也從此踏入傳統戲曲的世界。

大學時從歌仔戲科轉去京劇科,其實很多人都不同意我這樣做,其中最大挫折是在京劇的口白與唱念,因為和歌仔戲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就模仿老師們的唱念,盡力去克服、修正。我很感謝我的母校,尤其京劇系,它給了我很多的機會,讓我有機會去天津學習武戲,也很榮幸能跟閻邦建老師學習,老師讓我「以功為本」,在臺上才能隨心所欲地發揮。

和朱陸豪老師相遇的過程是,我習慣去圖書館翻閱以前老師們的作品,當我一看見朱老師的《陸文龍》,我就深深愛上這角色,也就想找朱老師學戲。輾轉聯絡後,他拒絕我很多次才答應,現在成為了我的恩師。

圖6李家德當初一看到朱陸豪老師飾演的《陸文龍》影片時,就深深愛上這角色,也就想找朱老師學戲。.jpg李家德當初一看到朱陸豪老師飾演的《陸文龍》影片時,就深深愛上這角色,也就想找朱老師學戲。

朱陸豪:其實我已經很多年不教劇校的孩子, 當我師妹郭勝芳告訴我李家德想和我學戲時, 我也不認識他,拒絕過幾次他還是不斷聯絡我, 還傳他的作品給我,那時我一看到《挑滑車》, 其實內心有些感動,況且被拒絕之後還願意找我,可見其心意。

初次見面後仍不放心,到處打聽這個孩子,每個人都說不錯,很肯練功。答應後,當我瞭解他不是京劇科出身,老實說還有些小後悔,但因我母親以前也是歌仔戲演員,我也算是歌仔戲後臺長大的孩子,內心多少有些感動,有些情感寄託,於是就教導到了現在,我很滿意。

陳芳:那到底京劇的老戲,該如何保存創新? 如何讓新秀能在京劇舞台上繼續耀眼?

關上花花世界的門 投入身心靈

吳興國:沒有別的辦法,就是繼承。若你不能把外面的花花世界關上,不能將真正的身心靈投入,在這個時代學傳統是非常艱難的。從前老師傅是從民間藝術中汲取資訊、線索拼湊成現在的戲劇,還得經過市場的反應,才能得知這齣劇適不適合出演。當我們從經驗中體驗越多,體悟越多,才能從前輩的經驗中創新,為何梅蘭芳的《貴妃醉酒》能成為經典永恆?是因為他從觀眾的反應去揣摩劇情該如何詮釋, 當一位演員達到一定高度時卻不創新,那就注定會失敗。

以前我一段時間曾待過雲門舞集,我也曾以為我會一輩子跳現代舞,但我還是回來了,因為京劇實在是太吸引人。我要非常感謝國光劇團, 給予年輕人大量空間,實習傳統,不要只是半杯水的高度,我和朱陸豪老師更希望能將一切奉獻給下一代年輕人,無論創新或傳統,我們都將傾囊相授。

陳芳:同樣請問朱陸豪老師對於未來京劇傳承的看法?

演戲要像清教徒 不菸不酒不熬夜

朱陸豪:十年能出狀元,但不一定能出來一位好的演員。我希望能給學生正確的觀念,在我的年代,自己闖出一番成就後想突破自己,做些創新,卻被罵「欺師滅祖」;我和國民大戲班與明華園合作演出《浮緣仙道》,用京劇的方式,但造型、燈光、舞臺卻是比照現代歌仔戲,希望能吸收一些比較不看京劇的觀眾,被我們騙進來以為是歌仔戲,但其實是演京劇, 我們其實是想拓展更多不同階層的觀眾,希望透過不同方式讓京劇以各種形式發揚光大。

我認為傳統老戲的魅力是無窮的,我只要一天不看京劇就覺得工作沒有完成。我希望能勉勵年輕人們,套用我們共同的老師周正榮老師說的話,演戲要像清教徒,不菸不酒不熬夜,還不能喝冰水,不能吃辣,但我們也這樣走過來了。我相信堅持做傳統,才能再從傳統中創新, 繼往開來。

陳芳:想請問朱柏澄與李家德對於傳統京劇該如何保存?或是對傳統京劇有沒有一些期許?

朱柏澄:我絕對堅信老戲是需要專精學習的。我很大的感觸是,當我要和劇團合作時,我會感到害怕,害怕自己沒有足夠能力去完成,這時我就往老戲方面去琢磨,我到底會什麼,我可以用怎樣方式去詮釋,不只要了解行當的角色,也要去包裝。

老戲有種魔力,是打破時間與空間的,它能只透過唱腔變得優美,透過演員們的腔調與情感去包裝文字,進而傳達給觀眾。在武術界有句名言:「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透過老戲去了解京劇流派、功法該如何去運用,自己才會少走冤枉路。

圖7朱柏澄現場示範《秦瓊觀陣》中的〈觀陣〉唱唸及動作。.jpg朱柏澄現場示範《秦瓊觀陣》中的〈觀陣〉唱唸及動作。

李家德:我認為每齣戲都有其賣點與門檻,在接戲之前你都得先準備好,不是等到戲來了你再練,那是絕對來不及的,直接把零件準備好, 演好一齣戲。

我非常熱愛傳統京劇,就像老師分享的,要當一個傳統京劇演員,真的必須要和清教徒一樣。我的生活很簡單,就是練劇練功,回家路途上聽唱腔和念詞,回家帶完小孩繼續看戲。我認為學京劇一點都不苦,有時候體力上會累而已, 喜歡一樣東西就該全心全意投入,把興趣當工作,是最美好的事。我非常感謝國光劇團一直推薦我,讓我能持續嘗試。

圖8李家德現場示範《挑滑車》中的一段唱唸、動作。.jpg李家德現場示範《挑滑車》中的一段唱唸、動作。 

陳芳:兩位後輩朱柏澄與李家德有沒有對自己的期許?

朱柏澄:老師做到多少,我就也要做到多少。在國外都稱吳興國老師為Master Wu 吳大師, 當我跟在旁邊學習就深刻覺得,幕前的成功是幕後盡全力努力而來的。我也經常警惕我自己, 無論我未來是否唱戲,我要帶著這樣的精神去做每件事,且做對的事,老師對我生活上的教導我也會謹記在心,不在重複的錯誤中打轉, 及時修正。我看到許多師弟師妹都很努力,我最大的期望就是能一起唱戲,畢業後大家各奔東西,一起唱戲變得非常困難,若能再團聚, 那將會是令人動容的場景。

李家德:對於未來我不敢多想,只希望能做到老師給我的要求與功課。我會那麼義無反顧學唱戲是因為熱情,我喜歡在舞臺上的感覺,希望身為學生的我能讓老師感到驕傲,在舞臺上實現我的夢想。

陳芳:非常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能和四位對談, 相信觀眾也對於京劇的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次感謝大家的蒞臨及參與!

圖9《花蝴蝶》是逐漸失傳之武生戲,吳興國老師少時得自陳鵬林老師傳授,今將重編再現,親授新秀演員朱柏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jpg《花蝴蝶》是逐漸失傳之武生戲,吳興國老師少時得自陳鵬林老師傳授,今將重編再現,親授新秀演員朱柏澄。

圖10新秀演員李家德在《挑滑車》裡飾演高寵,其武戲實為精彩。(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jpg新秀演員李家德在《挑滑車》裡飾演高寵,其武戲實為精彩。

圖11會後主持人陳芳教授(前排右五)邀請(前排右六起)朱柏澄、吳興國老師、朱陸豪老師、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jpg會後主持人陳芳教授(前排右五)邀請(前排右六起)朱柏澄、吳興國老師、朱陸豪老師、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李家德,以及當代傳奇劇場團長林秀偉(前排右一)與現場一票戲迷開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