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鄭麗君部長於2017 年啟動「重建臺灣音樂史」政策,於12 月委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舉辦「重建臺灣音樂史」學術研討會,齊集音樂學者( 音樂研究者)、作曲家、演奏家、教育界與各界人士,先在媒體上做各種主題系列介紹,繼於研討會上做論文發表、焦點座談, 學者專家和與會人士超過二百人。各方熱烈討論,提出各種問題。
2017 年重建臺灣音樂史學術研討會,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至研討會向與會者致意並許下臺灣音樂的願景。
研究能量應該加以整合成為初步共識
雖然音樂研究有所分類,針對研究對象、方法論的不同,有分歷史音樂學、民族音樂學、系統音樂學等( 音樂理論、音樂教育、音樂治療⋯等已另成學科),但在二十世紀末,已經漸漸整合各種方法論,尤其在建構臺灣音樂史上, 音樂對象涵蓋傳統音樂、藝術音樂、教育歌曲、流行音樂、商用音樂等,內容更擴及音樂演奏詮釋、作品演化、音樂活動等,這些研究都會運用到各種理論與方法,應有機構來整合各有專長的學者、創作者、詮釋者之研究能量。
舉例來說,研究西方古典音樂的學者,可借用其歷史音樂學的專長來研究臺灣的藝術音樂發展、音樂家傳記;研究傳統音樂的民族音樂學家能至擴及當代音樂中傳統與現代的融合;或有音樂美學或音樂社會學背景的學者,來研究臺灣的流行音樂的流變、選舉歌曲的政治社會意涵等。音樂界各方應積極對話,並建言政府, 整合學界、國內外資源,擴大臺灣音樂研究能量,以奠立臺灣音樂文化的基礎,發揮其影響力。
最近幾年,臺灣的資深前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演奏家、演唱家紛紛過世, 不僅令人惋惜,若他們遺留的文物資料未能及時妥善保存,將導致這批珍貴音樂文物的永久遺失,圖為作曲家許石家人珍藏之照片。(許朝欽提供)
臺灣現有的音樂類數位資料庫應該加以普查與整合
從1998 年政府開始領導歷史文物的數位典藏工作後,臺灣音樂也開始建置局部零星的資料庫,例如大學、博物館或學術研究中心等,它們透過政府公部門的經費補助款項設立檔案資料庫網站。但實際上,每個單位各做各的,有些受困於檔案內容授權問題遲遲無法解決而被迫關站,有些受限於經費預算,無法持續更新內容、永續分享,格外顯得勢單力孤,像是東吳大學的「寶島歌王洪一峰虛擬音樂博物館」、國立交通大學的「李泰祥數位博物館」(因授權問題下架中)、「達悟歌謠與庶民文化」等。
另外,隸屬國立臺灣大學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的78 轉唱片資料庫,臺灣歷史博物館的「臺灣音聲一百年」資料庫,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的音樂資訊交流平臺,以及其他各地方政府文化局等機構的館藏,應該加以普查、整合, 並且早日啟動數位化典藏的工作,以確保臺灣音樂史料文獻的記錄保存與後續的研究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搶救各式音樂史料、啟動口述歷史
臺灣音樂史包含多種不同形態的文獻史料,蒐集、典藏與管理皆非易事,且無專責機構負責前述工作。在最近幾年,臺灣的資深前輩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演奏家、演唱家紛紛過世,不僅令人惋惜,若他們遺留的文物資料未能即時妥善保存,將導致這批珍貴音樂文物的永久遺失。隨著時光飛逝,有些音樂家對於過往歷史已逐漸記憶模糊,無法清楚提供過去音樂展演的正確資訊,應及早啟動史料蒐集、口述歷史等相關工作計畫。
此外,對於過去臺灣音樂的影音記錄, 應即時進行蒐集、保存、數位化典藏與音樂線上資料庫的建置。就目前已知情況來看,民間許多曾經出版的音樂錄音帶、錄影帶、黑膠唱片等,不僅已經絕版,其中有些散落各處不知去向,或是發霉變質、經受物理破壞後根本無法讀取,更有收藏保存者因為過世、凋零,他們的後代選擇將這些典藏品全數視為垃圾拋棄。其他還有未出版的錄音、樂曲創作曲譜手稿等珍貴文物,也應集中保存。
搶救與數位典藏臺灣音樂歷史文物,實在分秒必爭、耽擱不得。
2017 年3 月21 日,包括溫隆信、席慕德等音樂家及郭芝苑等多位音樂家與家屬齊聚文化部,出席臺灣音樂家史料捐贈儀式,文化部長鄭麗君代表獲贈。(臺灣音樂館提供)
成立國家級的臺灣音樂中心 刻不容緩
臺灣現代音樂創作、演奏的發展時程已經超過百年,留下為數眾多的文獻與記錄, 實應建置屬於臺灣的現代音樂資料中心加以典藏保存。若以法國現代音樂資料中心(Centre de documentation de la musique contemporaine, 簡稱CDMC) 為例, 自1976 年由法國文化部籌組委員會、直到1978 年開始正式營運、對外開放,該中心聯合法國文化部、音樂著作權協會、法國國家廣播電臺三個公部門機構的力量,自創立開始直到今天,它們仍繼續支持CDMC 未曾間斷。反觀我們的現代音樂創作已累積千首以上,迄今卻仍未有個專責的現代音樂資料中心,我們的腳步已經晚了法國或甚至世界各國至少四十年,臺灣現代音樂資料中心的建置工作更顯急迫。
文化部「重建臺灣音樂史」政策中,將成立一個國家級的臺灣音樂中心,目前已在積極規劃地點與場所,以期有足夠空間收納前輩音樂家手稿、各種史料、影音資料等。音樂史的建構計畫,有各種問題需要尋求各界諮詢,本案係針對文化部「重建臺灣音樂史計畫」,延續前一年(2017) 的學術研討會以及文化部各部門的工作,於2018-2020 年度組成相關專家顧問小組、辦理研討會、座談會、工作坊等活動,提供文化部專業諮詢及重大資訊與分析、結合專業社群及培育音樂史研究人才,並探討當前重建臺灣音樂史相關政策,俾整體深化系統性研究、奠定臺灣音樂史研究專業學術基石,並作為制定臺灣音樂史相關政策之參據。
除了前述學界的誠懇建言,「重建臺灣音樂史」計畫內容仍有許多尚待討論與執行的工作。例如,西方音樂傳入臺灣後,透過音樂教育的管道、或受到西樂薰陶而產生的「作曲家」們,是如何在學習西樂、接受專業訓練之後,以西方音樂的創作技法與表現工具處理臺灣傳統戲曲或民俗音樂等素材,譜寫出自己的身份認同、國族認同, 以及放眼世界獨一無二的作品特色,成為具備多元色彩的臺灣當代作曲家, 相當值得進一步深入觀察。
仍需要更多大眾的認識與參與
在去年(2017) 的「重建臺灣音樂史」研討會進行過程中,參與的音樂學者、作曲家、演奏家、以及音樂收藏家等等,都願意貢獻自己所知所有, 豐富臺灣這片土地曾經有過的音樂故事。
但另一方面,音樂學生、社會大眾對臺灣音樂史的認知尚非常薄弱,有積極作為之必要。喜愛西方古典音樂的愛樂者眾多,能贊助西方交響樂團來臺演出的資源,是年以千萬或上億計,但是支持演奏臺灣音樂的則非常不足,更遑論贊助研究。因此,有必要規劃演講、座談會、媒體論述等推廣活動,以讓更多民眾瞭解「重建臺灣音樂史」的必要性與急迫性。
2017 年重建臺灣音樂史學術研討會與會貴賓合影( 前排左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李葭儀副校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顏綠芬教授、文化部鄭麗君部長、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吳榮順主任、臺灣音樂館翁誌聰館主任。臺灣音樂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