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拚出來的國際之路 國樂 讓世界聽到臺灣

  • 文:郭耿甫
  • 圖:采風樂坊、臺北市立國樂團、三個人
  • 點擊數:1224
今年冬天,采風樂坊耕耘多年的「東方器樂劇場系列」,將要有第一部作品《阿銘上菜》出國演出
描述

從三個人闖蕩,到大樂團征戰世界,擷選三個不同當代樂人們努力向國際推廣國樂的真實歷程,分享他們所拚搏的收穫,看見的走出去美麗風景,以及能夠站上國際的武林秘笈。

采風樂坊( 以下簡稱采風) 堪稱臺灣樂界最早邁出國際演出腳步的團體之一。1991 年創立,隔年,雖然經費拮据,仍遠赴波蘭參加「世界青年作曲家夏令營」,並於克茲米耶(Kaziemier) 和華沙演出,介紹中國傳統音樂與現代音樂,沒想到竟為采風的國際之路,開啟一條新路。

 

「國際的」采風

創團就訂下的標竿

夏令營中結識了許多仍在學校修習作曲的歐洲優秀青年作曲家,他們對采風的技術,以及迴異於西方的音色,印象深刻。後來,這些青年作曲家陸續開展各自的音樂創作,陸續「想起」了采風的聲音與實力,合作的邀約不遠千里而來。由於這些作曲家或音樂機構主動會跟歐盟申請經費,因此能夠有尊重演奏家的接待條件,使得采風在一開始踏上國際樂壇就有很好的合作條件與音樂舞臺,奠下良好的基礎。

采風樂坊於奧克拉荷馬歷史中心(Oklahoma History Center)大廳演出.jpg

采風樂坊於奧克拉荷馬歷史中心(Oklahoma History Center)大廳演出。 


持續耕耘當代創作

跨步多元劇場元素

除了受邀與國際青年作曲家合作,采風從創團便堅持原創與當代,團長黃正銘說:「創團時我們就有個slogan : 『原創的語言』」。除了自己的原創作品,他們也積極參與臺灣作曲家之當代音樂創作計畫與發表,持續為采風的國際之路蓄積能量與實力,慢慢也進展到國際樂團與音樂節的邀約接續而來。黃正銘說:「這也要感謝很多音樂前輩以及臺灣在海外的留學生的推薦與協助。」投身當代音樂創作,充滿挑戰,也是孤獨,除了自身的扎實的音樂理論與演奏技術功底,更需要開放的態度,接受各種新的思維,甚至主動貢獻創意。

 

當然,采風也沒有停止耕耘傳統,甚至將傳統的絲竹,甚至歌仔戲、北管等等臺灣在地的聲音,也一起推廣到世界的舞臺。想要將臺灣在地的文化帶上國際的心願,最近也終於有了跨越的步伐,耕耘多年的「東方器樂劇場系列」,將要有第一部作品出國演出,《阿銘上菜》以傳統吹打樂為主體,結合肢體表演,表現總鋪師們從備料、打菜到上菜等諸多有趣過程,呈現臺灣辦桌熱鬧的味道與文化。

 

北市國 運用國際專業經紀思維

臺北市立國樂團( 以下簡稱北市國) 在團長鄭立彬帶領下,去年冬天踏上堪稱世界最重要的音樂舞臺──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Carnegie Hall),不僅是臺灣國樂界,也是整個臺灣樂壇的第一次。然而這許多樂人艷羨的腳步,其實是近十年的打拚而來。

 

鄭立彬不諱言,樂團早年的出國演出,多半都帶著「宣慰僑胞」的任務,其實對於想要讓世界聽見國樂的初衷,並沒有具體的成效。

 

北市國前任團長鍾耀光不滿足於這樣的侷限,透過樂團長期合作的旅美琵琶演奏家吳蠻的居中引薦,與美國知名藝術經紀公司── Opus 3 Artists 簽約安排2011 年美國巡演,走進充滿挑戰的專業表演藝術中心。在Opus 3Artists 的專業建議下,北市國與合作經年的吳蠻一同展開巡迴,成功踏上專業的表演藝術中心,也在演出費、接待等邀演條件上,獲得禮遇;隔年,北市國選擇與傳奇打擊樂名家依芙琳.葛蘭妮(Evelyn Glennie)一同赴歐洲三國巡迴,也獲得票房與樂評的雙重肯定。

臺北市立國樂團登上卡內基音樂廳,團長鄭立彬說:「光是在卡內基音樂廳後臺休息室,想到有多少舉世頂尖的音樂家、樂團與指揮家曾經在此駐足等候,感動難以言喻。」.jpg  

臺北市立國樂團登上卡內基音樂廳,團長鄭立彬說:「光是在卡內基音樂廳後臺休息室,想到有多少舉世頂尖的音樂家、樂團與指揮家曾經在此駐足等候,感動難以言喻。」


大型國樂團走到世界舞臺的挑戰

大型樂團出國,不管是對於經紀人,還是邀演的單位,都是龐大的壓力,光是樂團落地後的食宿接待,就是可觀的負擔,因此邀請當地聽眾熟悉,或是具備國際知名度的演奏家加入,一方面創造聽眾融入的介面,增加節目的豐富度,當然對於票房的推動上也大有助益。

 

國樂團走上國際還有幾個課題,純粹以聲響來說,傳統國樂團打擊與嗩吶音量太大,又有西方管弦樂團不具備的彈撥聲部,在聲部與音色上的調和上,為此鄭立彬做了很大的努力,當然這一切更需要邁出同樣腳步的音樂家與行政團隊。2018 年站上卡內基音樂廳,不僅向華人樂界展現了北市國這些年持續在音樂上整體提升的努力成果,也為肩負「讓世界聽見國樂」的自期奠定了更漂亮的馬步。

 

此舉為北市國築起了很高的門檻,但也吸收了很大的能量,鄭立彬說:「光是在卡內基音樂廳後臺休息室,想到有多少舉世頂尖的音樂家、樂團與指揮家曾經在此駐足等候,感動難以言喻。」接續的國際展演目標,「要嘛著名的場館,要嘛打入音樂節」,鄭立彬堅定的這麼說。

2018鄭立彬(前右)帶領北市國站上卡內基音樂廳,特邀琵琶演奏家吳蠻(前中)與樂團二胡首席王銘裕共同演出琵琶與二胡雙協奏曲《瑤姬》.jpg

2018鄭立彬(前右)帶領北市國站上卡內基音樂廳,特邀琵琶演奏家吳蠻(前中)與樂團二胡首席王銘裕共同演出琵琶與二胡雙協奏曲《瑤姬》。

 

三個人 殺出當代國樂血路

2013 年,臺南藝術大學畢業的七年級國樂新生代箏演奏家郭岷勤、中阮演奏家潘宜彤以及笛演奏家任重,合組「三個人」樂團,不僅經常活躍於國內的各種舞臺,也很快地踏出國門,將團隊獨具一格的音樂帶到不同的國家。

 

雖然沒有國際經紀人從中協助,而由創團隔年加入團隊的藝術經理黃子玲操盤國際,她表示一開始就設定了要能夠獲得邀演單位包含演出費與包食宿生活費為前提,「三個人很幸運地,受到很多師長的提攜與推薦」,黃子玲充滿感激地表示。

 

「人少」理所當然成了「三個人」第一個「優勢」。對主辦單位來說,不僅接待的成本較低,並且在周邊相對應的設備器材與場地上的條件也相對地簡單。然而人少也成了另一種考驗,三件樂器在和聲與音響的調和上原本就具備難度,加上當年組團只因是默契極佳的好友,沒有考量過各自專長的三種樂器組合起來,在演奏上會面對的各種棘手問題,比如說整個組合缺少低音聲部,也偏重彈撥的聲部;前所未有的組合也意味著不可能有任何現成的曲目與編曲可以直接使用。

七年級箏演奏家郭岷勤、中阮演奏家潘宜彤以及笛演奏家任重,合組「三個人」樂團,很快地踏出國門,將團隊獨具一格的音樂帶到不同的國家。.jpg

七年級箏演奏家郭岷勤、中阮演奏家潘宜彤以及笛演奏家任重,合組「三個人」樂團,

很快地踏出國門,將團隊獨具一格的音樂帶到不同的國家。

 

努力投注在當代與原創

為了這個最核心的議題,他們沒有想過要從三個人變成四個人或五個人,反而作了很多努力。首先他們試圖從自己的演奏配置上設法,包含了運用兩臺箏或是大阮,來擴充低音聲部;回過頭來,他們投入最多的,是委託作曲家為自己量身打造專屬的編曲,或是專門為三種樂器而譜寫的當代創作。甚至每位演奏家也都為此繼續去進修作曲與編曲,對此,黃子玲表示,希望能夠更有計畫性,成套地做有系統的編作,增添曲目的豐富度與完整性。

 

雖然市場上很容易出現類似的小團,但他們多半原創性比較低,在國內的商演領域或許會有影響,但對於國際藝術性的音樂節、委託創作、或是專業的國際音樂家交流,「三個人」對自己的獨特與不可取代性,越來越有信心,當然拚搏的決心,也更堅定。

三個人小型又獨特的的編制對於許多藝術節確實具有吸引力,圖為上海半度音樂節演出紀錄.JPG

三個人小型又獨特的的編制對於許多藝術節確實具有吸引力,圖為上海半度音樂節演出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