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許一個希望的未來 第30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現場直擊

  • 副標題:第126期-2019/10
  • 文:安理實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1078
典禮中場休息時間,希望兒童合唱團於臺灣戲曲中心戶外廣場演唱《快樂的聚會》,讓場內外都有愉悅的中場時光。
描述

由儀典安排觀之,當晚的儀軌流程除了聚焦在獲獎者、入圍內容與表演的實質性上,也點明了建立表演藝術產業的關鍵──跨領域的平行對話與合作,完整描繪出對傳藝金曲獎的未來想像,而觀眾則可透過許多圈內人的帶領,一窺產業中的各個面向。

時間是8月10日星期六晚間8時30分左右,炎夏的夜晚雖已透著些許溫涼的微風,室外的空氣依舊黏膩膩的,第30屆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上半場甫結束,位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前的戶外廣場上,湧現了一群衣著華美的音樂、戲曲藝術工作者與觀禮的民眾,因為不過幾分鐘前的廳裡,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當晚的頒獎人之一──妙語如珠地賣了個關子「接下來要為大家介紹:中場休息(笑)……建議大家到外面走走」。 

廣場上形象背板前的小平臺,稍早是「傳藝大道」的終點,獎項入圍者與陪同的嘉賓在這裡接受戲迷、樂迷們的喝采,現在則是來自屏東排灣族「希望(PUZANGALAN)兒童合唱團」的演唱舞臺,成員多為女生且音域完整,孩子們身著族服演唱起排灣古謠《快樂的聚會》,臺北悶濕的夏夜頓時隨著她們清麗的歌聲,也變得沁涼如水。

 就當眾人以為載歌載舞的演出即將結束時,孩子們突然調整隊形,伴著歌聲緩緩向大表演廳的穿堂移動,並在供人拍照留影的傳藝金曲大獎座前開始了《輕輕的唱》(Qisaceqalj):「我們踩著輕輕的舞步,哼著悠然的曲調,用深深的情繫著今日,一起用歌聲來紀念這個美好的日子……」,曲畢徐徐走入大表演廳中,穿過觀眾席走上了舞臺,部分小歌手們也於二、三樓的包廂站定,以《追尋》(luljimai)一曲繚繞山谷般的歌聲領著觀眾回到席間坐定,收拾好心情準備欣賞下半場的典禮。 

這是典禮演出第四段《天籟原音》的前半段,也是頒獎典禮總導演李小平的巧思,而當晚所有的相關安排,從演出內容到頒獎人選、串場橋段、儀典順序,都在傳達一個訊息:傳藝金曲一路走來,「回首過去,我們看見自己留下長遠的足跡;展望未來,我們將要挑戰更高難度的關卡,繼續前進」(註1),而這條邁向未來的路,如何走? 

頒獎典禮總導演李小平為這次的典禮費盡心思。.jpg

頒獎典禮總導演李小平為這次的典禮費盡心思。


演出作為一種論述

走進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唐美雲歌仔戲團新一代舞臺設計楊世丞特別為本次典禮設計的圓框舞臺,突出的圓形頒獎臺前是橢圓形的樂池,頒獎典禮的音樂總監李哲藝將在這裡運籌帷幄,以音樂掌握整晚的儀典節奏。 

隨著儀式開啟的時間到來,原本闃黑的上舞臺漸漸透出微光,映照出各式東西打擊樂器的輪廓來,典禮就在鼓創世界音樂打擊樂團以木質、金屬、皮革材質樂器敲打出充滿節慶氣息的節奏中開始,灣聲樂團以笛子、二胡牽引出悠長旋律,再以絃樂、節奏組為聲音織體提供飽滿度,一陣嗩吶聲起,喚起清新可愛的彰化縣埤頭鄉芙朝國民小學跳鼓陣,也展現出第30屆傳藝金曲獎的主要價值──文化相容度。 

相容文化所帶來的豐厚性在典禮第二段演出《代代相弦》中被強化,來自原鄉的2017年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弦樂組冠軍──親愛愛樂弦樂團,與去年奪下美國印地安納波里斯國際小提琴大賽金獎的青年演奏家──林品任搭配演出,本段經由李哲藝的巧手編寫,曾在國際舞臺上以西方經典曲目贏得樂迷讚賞的小提琴家與弦樂團,操起了琴弓演繹出充滿歌仔戲、南管、北管特色的曲調,李小平總導演精心設計的走位,讓林品任由上舞臺的高臺,隨著音樂緩緩朝著下舞臺的親愛愛樂弦樂團走來,兩者間的音樂互動也由獨奏、對話蛻變成融洽的合奏。 

最具野心的論述出現在第三段《音樂未來式》中。音樂部分使用本屆入圍作品拼貼出非旋律性音畫集錦,試圖呈現臺灣多元並進的聲景,短短不到六分鐘的演出中聽到了室內樂、交響樂、合唱、聲樂、戲曲、北管、印度、管風琴風琴等片段,與之搭配的是灣聲樂團近乎集體即興式的音樂對話。舞者們以融合武術與自由形式的身體質地,猶如揮毫作畫般地舞動著水袖,似乎想藉著每個跳躍、旋轉、每次雙臂的擺動與延展,為那些逸散在空間中的樂音,繪下具象的形貌,踢踏舞鞋下馬蹄般的達達聲不是錯誤,新時代已翩然到來。 

相較於一般典禮邀請大腕壓軸,本屆大膽邀請布袋戲、歌仔戲、客家戲、京劇新秀呈現典禮最後一段演出《戲曲漣漪》,除了為戲曲表演類四個獎項的頒獎儀式揭開序幕,也展現青年世代的精湛演技,其中布袋戲「以小搏大」地串聯起歌仔戲《蘇乞兒》、客家戲《張協》、京劇《伐子都》的橋段,還有吳聲杰以穎考叔鬼魂的戲偶對上李家德飾演的公孫子都時,小戲偶竟以攝人心魄的氣勢逼得京劇武將連連翻撲摔跌,看似無厘頭的種種情境安排都被劇情脈絡合理化了,這是唯有經歷過多媒體布袋戲洗禮的臺灣觀眾,方能享受的趣味。 

典禮演出片段,由李家德、吳聲杰與國光劇團演出《伐子都》驚馬橋段。.jpg

典禮演出片段,由李家德、吳聲杰與國光劇團演出《伐子都》驚馬橋段。

文化部長鄭麗君蒞臨典禮,身旁兩邊分別為出版類獎項評審委員總召集人潘皇龍以及國寶藝師廖瓊枝。.jpg

文化部長鄭麗君蒞臨典禮,身旁兩邊分別為出版類獎項評審委員總召集人潘皇龍以及國寶藝師廖瓊枝。

世代感應共振三十

本屆頒獎典禮的儀典設計跳脫單一主持人貫穿全場的模式,邀請到藝文產業中不同領域的工作者擔任每個段落的引言人與頒獎人,而典禮主題──「世代感應.共振三十」也在主辦單位的安排下,由每位頒獎嘉賓於引言前帶出,成為當晚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 

在頒/領獎者的配對與場面調度上,可見主辦單位苦心經營彼此的對應關係,如邀請長年採訪藝文團體的客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吳奕蓉頒發最佳傳統音樂獎、以完美呈現作曲家樂思樂想為職志的小提琴家林品任頒發最佳編曲獎、幫客人挑了一輩子唱片的誠品音樂館顧問吳武璋頒發最佳錄音獎、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藝術總監簡文彬頒發最佳演奏/唱獎、臺灣民歌之父胡德夫頒發最佳專輯製作人及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雙金編劇暨最佳伯樂王小棣導演頒發最佳劇本獎、表演藝術團隊最強後盾施振榮董事長頒發最佳團體演出獎等,雖打破了以往由該領域資深前輩頒獎予後進、深具儀式感與傳承意味的做法,但應邀頒獎的每位嘉賓都是各自圈內的佼佼者,反而可以藉此安排,為相異領域工作者間的互動提供更多的想像。 

試想,再優秀的作品若無伯樂發掘、演出者忠實詮釋、場館提供舞臺、企業家協助攢集資源、媒體廣宣傳揚、通路業者協力販售,如何能成產業?再優秀的演出者,若無完整的產業制度支援,如何能成角? 

由儀典安排觀之,當晚的儀軌流程除了聚焦在獲獎者、入圍內容與表演的實質性上,也點明了建立表演藝術產業的關鍵───跨領域的平行對話與合作,完整描繪出對傳藝金曲獎的未來想像,而觀眾則可透過許多圈內人的帶領,一窺產業中的各個面向。

引言人/頒獎人前國藝會董事長 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施振榮01.jpg春美歌劇團團長郭春美( 圖中),從臺灣民歌之父胡德夫手中接下「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獎座。01.jpg

(圖左)引言人/頒獎人前國藝會董事長 宏碁集團創辦人兼榮譽董事長施振榮

(圖右)春美歌劇團團長郭春美(圖中),從臺灣民歌之父胡德夫手中接下「最佳傳統表演藝術影音出版獎」獎座。

致未來的自己

「文化相容度」是總導演李小平用以代換「跨界」一詞的新概念,特殊的時空背景將臺灣形塑成兼容並蓄的文化載體,多年耕耘跨界融合者眾,從最初的東西經典移植到現下百家爭鳴的榮景,單一作品中可能使用了西樂的編制、東方的傳統曲調、爵士樂的即興手法、非洲或拉丁美洲的擊樂節奏、來自原住民文化的吟唱,甚至結合多媒體、燈光、影像設計來呈現一個完整的故事。 

換言之,「文化相容度」指的是一種融合相異文化元素以匯整出統一情感脈絡的現象,是一種更開闊自由的敘事方式,技術面的關鍵則在於對原生樂/劇種的理解、培育人才背後的思維邏輯、嫁接移植的手法是否熟練,而臺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們除了打磨各自的專業,多年來也努力跨出舒適圈,與其他文化碰撞交流,尋找新的、屬於自己的聲音,在老樹上栽出新芽。 

典禮尾聲的《時光膠囊》聲光投影演出,彷彿欲將截至今日為止臺灣所有的聲音景像,全壓縮進一截小小的記憶體中,留待十、二十、甚至三十年後再度開啟檢視,以本屆傳藝金曲獎做為分水嶺,今日已萌發的新芽,明日開始澆灌養分,期待屆時長成無限好風景。

註1:摘自傳藝金曲獎30th節目手冊總導演序言。

辛勞的評審委員們,起身接受掌聲致意。.jpg

辛勞的評審委員們,起身接受掌聲致意。

胡德夫與希望兒童合唱團同唱《美麗島》,搭配Janet 謝怡芬演奏小提琴。.jpg

胡德夫與希望兒童合唱團同唱《美麗島》,搭配Janet 謝怡芬演奏小提琴。


後記

本屆傳藝金曲獎參賽者眾,入圍作品皆為一時之選,然場內毫無競爭意味,只有彼此的相知相惜,席間更有種一期一會的溫馨感。典禮前後及中場休息時,都可以看見頒/領獎人們及與會貴賓互相交流著,即是長年不踏軟紅塵土者,藉著出席典禮的機會見見許多平日公務繁忙的師長、同行、好友們,舊雨新知共聚一堂,也是歡喜! 

典禮結束後,筆者在戶外廣場與今年最佳演員獎得主古翊汎擦身而過,禮貌地微笑點頭示意後,看著他獨自一人神態自若、不疾不徐地走回小表演廳,那背影有種「今晚結束了,回辦公室收個包包下班囉~明天也會繼續努力」的從容感。 

這就是平常心吧! 

表演藝術這條路,外人看到的是舞臺上的電光石火,看不到的是下了舞臺以後,那些將日復一日的辛勤練習視為理所當然、總是要求自己要再進步多一些的日常,演出者如此,幕後工作者亦然。無論上舞臺的時光多麼燦爛,不患得失的平常心與每天上班下班排練演出的日常,或許才更接近表演藝術工作者的真實樣貌,也需要這樣的平常心與日常,傳藝之路,終能遠長。

戲曲表演類最佳演員獎得主古翊汎。.JPG

戲曲表演類最佳演員獎得主古翊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