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戲臺》劇情取材自金枝演社創辦人王榮裕與母親——歌仔戲演員謝月霞的人生故事,融合舞台劇、音樂劇、歌仔戲、胡撇仔戲等劇種的表演,孫凱琳飾演的少年志成既是盼望母愛又怨恨母親的 少年志成,也是戲中戲裡的各種角色,而最大突破則是孫凱琳可以演帥氣的小生,亦可以精準詮釋詼諧稿笑的淫邪道士。
以戲帶功 把戲做活
雖說在娘胎裡就開始接受歌仔戲的薰陶,孫凱琳在獲獎的謝詞中特地將臺灣豫劇團、殷青群導演、臺灣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列入感謝對象中,揭示了自己的技藝養成並不只來自母親。
歌仔戲生態使然,演員通常以駐團演出的方式學習,邊演邊學,但春美歌劇團會在演出空檔時,特別邀請劇團外的師資為自家演員鞏固基本功,舉凡圓場、台步、山膀、雲手、弓箭步等樣樣都紮實訓練,並使用「以戲帶功」的方式,依著每年的演出需求來規劃學習進度。有很長一段時間,這些外部師資來自臺灣豫劇團,悟性高的孫凱琳小時候總跟著自家演員在豫劇團練功,當時尚未有舞台演出的壓力,練起功來只覺得開心,年齡漸長開始站上舞台後,這些功底也成為她的堅實後盾。
與殷青群導演的相遇則始於國立傳統藝術中心「105年歌仔戲新苗培育計畫」的聯合成果演出,孫凱琳在《神威普世》公演中挑戰一趕三演出露水神君、少年關羽、紅面關公,後者實為淨角,而當時的孫凱琳對此行當尚屬陌生,因此藉著這個機會邀請了殷青群導演擔任指導,並起了拜師之心,雖說未循梨園古禮叩首奉茶等儀節,但兩人就此以師徒相稱,日後若遇上困難的角色,孫凱琳除了自己摸索,也有個師父可以請教。
2017年參加「高雄春天藝術節——少年歌子培育展演計畫」時,孫凱琳遇見另一位對她影響甚深的老師——臺灣京劇小天后黃宇琳。少年歌子計畫旨在培育新生代的戲曲工作者,也讓許多歌仔戲班的星二代聚集在一起,彼此互相切磋砥礪,但最重要的是它邀請了優秀的師資,除了給予演出技術面的訓練,也致力幫助年輕世代的演員熟悉現代劇場與新編戲曲的演出方式。在黃宇琳的指點下,孫凱琳學會「反應」,除了完成口白唱腔與作表,也開始挖掘起角色內心的潛台詞與行為邏輯,藉由種種細微處的刻畫在舞台上建構起形象立體的人物。
歌仔戲與孫凱琳
看著她近年忙碌的演出行程及連續入圍三屆傳藝金曲獎的榮耀,再看著這位五歲登上戲台的天才小演員累積至今的腹內功夫與多元戲路,人們常誤以為孫凱琳打小就被老爺飯黏住,殊不知她與歌仔戲之間的情結可能比舞台上搬演的戲碼更精彩。
孫凱琳是歌仔戲世家第四代,五歲起就被推上舞台練膽,從老鴇、店老闆、孩童等邊配角色演起,也經歷過演出忘詞而在下戲後被母親打到直喊「我以後袂擱佮你敗戲場啊(我以後會好好演出,不會再砸鍋了)」的辛苦,但她在舞台上並不孤單,就算失誤也總有大人來解救,最令她難受的反而是眾人輕視的眼光,從看不起傳統戲曲的學校同學到出言無禮的觀眾,即便國中起每天放學就被母親載到戲班演出,不愉快的經驗總是讓她在歌仔戲的路上躊躇不前。直到戲班某個副生決定出班,但臨時要尋找適合接手的人選,不是那麼容易,於是為了要完成兩個月七齣戲的公演,母親毅然將第二男主角的重任放到她肩上,而經過這段歷練的孫凱琳就此脫胎換骨,每回出場也開始有了掌聲。
不同於科班演員練完功備好戲才上台,戲班孩子演的是活戲,民戲舞台就是練功場,而志在多面向發展的孫凱琳也開始著力於丑角領域,為了製造笑料在舞台上可說是六親不認,常逗得同台演出的母親忍俊不住,這樣的喜劇功力受到金枝演社王榮裕導演賞識,將《雨中戲臺》戲中戲《殺子報》的道士那文一角,由俊美小生調整為道貌岸然又好色的丑角,風流道士對寡婦徐秀娘的不良企圖就在孫凱琳精準掌控的喜劇節奏間表露無遺。
舞台磨練 努力值得被看見
甫奪傳藝金曲獎即投入日復一日的民戲與公演,孫凱琳的成長著實來自於舞台,既能出演英武小生,也能勾起花臉扮猴孫,抹上紅面唱關公,甚至不惜醜扮三花逗笑觀眾,一會兒是到處蹭吃的瞎子潘永,一會兒是裝瘸爬地的乞丐林海水,顯然舞台形象從來不是孫凱琳的包袱,但無可否認地,她所要背負的包袱是身為歌仔戲天王小生郭春美女士的女兒,因為總有各種期許與比較伴隨這個身分而來,所幸多年的舞台經驗帶來自信與成長,2019年以《聶采霞的心》入圍傳藝金曲獎最佳個人表演新秀獎接受訪問時,仍表示與母親同台飆戲壓力很大的孫凱琳,如今遇上同樣一道題目,已有了不同的答案。
新世代戲曲演員所面對的挑戰各不相同,科班也好,戲班亦然,都有各自的出發點,但練功的路很長,隨著戲一齣齣演,一個個角色的歷練,總能慢慢發掘自己的各種能力,讓演出臻於完善,新秀獎對演員來說是一座里程碑,對觀眾來說更是一塊指路牌,告訴大家這裡有個很有潛力的青年藝術家,值得被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