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舊裡新,新裡舊,Why Not?—書寫當下的永恆風景

  • 副標題:第140期-2022/04
  • 文:陳姿君
  • 圖:李憶銖、周玉軒、草搞場、臺北木偶劇團、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點擊數:529
李憶銖在創作《逢魔時刻》時,將日本的落語文化融入其中。圖為《逢魔時刻》精彩劇照。
描述

越往前走,就該越往後看,追溯更古老的養分,傳統與新創,不過是時代改變下的相對點,不是對立,而是圓輪般的共同行動。

今年四月於臺灣戲曲中心登場的「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以「服妖嬈.神自在——戲出新天地」為主題,在12個團隊以不同形式「扮神舞妖」的故事中,包括周玉軒以偶戲表達的《水鬼請戲》及李憶銖自落語出發的《逢魔時刻》。

沈浸與抽離 結下不解之緣


周玉軒與李憶銖前後參與過阮劇團培植劇作人才的「劇本農場」計畫,近年來更是陸續與多個劇團合作編寫劇本,在創作中皆採用了不同元素與跨域合作,這兩位活躍的青年劇本創作者有著相似卻相互對望的發展軌跡。

周玉軒自大學社團參加崑曲研究社與業餘劇團累積養分,研究所時期接觸多樣化背景卻志同道合的同學,激發了熱愛戲曲的她思考創作的可能性,悠遊於傳統戲曲與文學豐富的典故與故事之中,周玉軒自嘲抱著賺獎金的心情寫下一個又一個劇本,給自己在撰寫論文卡關時一個發展第二專長的動力,自此走上戲曲編劇之路。

李憶銖自小熱愛寫作,她寫小說,寫自己原生家庭的故事,自書寫中抽離以調整當下無法承受的情緒與壓力,在不斷創作劇本中尋求回到當下接受自己的道路。大學時在馮翊綱的課堂上接觸到落語,她發現這源於江戶時期的單口相聲表演形式不但故事廣度大、典故多,結局更往往出人意表,編劇手法相當令人驚艷。

即便拖稿仍是編劇揮之不去的惡夢,自蒐集素材到劇本完成依舊是春蠶吐絲般的漫長過程,隨著跨領域與斜槓的時代價值觀風起雲湧,在「共同創作」的思維脈絡下,劇本創作者的工作型態與範疇亦呈現不同於過往的當代風貌。


跨域且斜槓
創作豐富彈性


周玉軒以「任性」形容為參賽而寫的劇本——不必考慮是否搬上舞臺,更無須將演員特質納入思考;為演出而寫的實作劇本在各方面相對明確,導演與演員意志強烈,但多次與其他編劇共同創作劇本的她在不斷磨合中學會保持彈性:「在彼此舒適的狀況下盡量開放很重要。」

身兼編導,李憶銖透過編劇陳述想說的主題與故事,另一方面導演對演員與舞臺有更多考量,起初常發生左右手互打般的衝突矛盾,近來則在劇本創作的僻靜孤獨及導演與團隊密集交流的天平兩端間以實驗的心情放手傾斜;熱愛探索不同媒材的她也創作電視與電影劇本,相較於以自我為主的劇場劇本,「這只是目標觀眾的差異,」李憶銖練習去看到資方或他人想像中的觀眾。

自我提醒莫固步自封,周玉軒學音樂劇卻是想知己知彼,以打破「曲藝不過是話劇加唱歌」的貶抑印象,她在其西方外貌下找到與戲曲共通之處,亦希望戲曲能與音樂劇高度市場化的發展經驗相互參照。《水鬼請戲》與《逢魔時刻》分別採用布袋戲與落語,劇情鋪陳皆涉及鬼魂與表演藝術等元素,然而兩位編劇所欲呈現或探討的方向,卻由於創作者自身的創作脈絡發展,及劇本創作中所重視焦點而異,出現相呼應的映照意趣。


傳統亦當代
,循脈絡而舒展

 

因為對聲音著迷,李憶銖很在意劇本臺詞,稍有更改,效果即會全然不同。此次以落語為故事主幹發展成一齣戲,她試圖透過落語師徒互動讓觀眾更瞭解這門藝術,將落語以中文呈現同時保留精髓自是挑戰,然而傳統戲曲所蘊含的那些不合倫理常情(如人鬼戀)或承載人民想望與情緒出路的生命力,都是她眼中的迷人魅力。

在早期創作中,周玉軒最關注的是那些能打動人心的珍貴情感,隨創作歷程行進,現在她更留意的是情節的轉變及編排。由於作品多屬「一期一會」的新編戲,每次呈現都能感受團隊與自己的成長——自2019年《香纏》內部讀劇,到2021年底戲曲夢工場公開搬演,看著劇本變化非常可貴。

李憶銖引述亞陶(Antonin Artaud, 1896 1948)的殘酷劇場概念,覺得越往前走,就該越往後看,追溯更古老的養分,傳統與新創不過是時代改變下的相對點,不是對立,而是圓輪般的共同行動。戲曲帶來創作養分,也可以是演員為上臺而進行自我磨練與審核的盤點。

雖說傳統戲曲往往來自於曾經的「當代」與「新創」,但亦在身體與聲音等呈現方法上發展出其特定程式,如何演繹「傳統」與「創新」的二元課題始終伴隨著曲藝流傳而存在,對當代創作者來說,「開放」是共同的程式代碼。


亮點與詩意
,著眼當下風景


「看見傳統的亮點」是當代戲曲編劇拓展界限時的堅持,以《水鬼請戲》為例,在其系統下合理呈現布袋戲,提供老師們發揮所長的機會,周玉軒以此基礎和觀眾探討不見於傳統架構下的關係與價值——不抓交替的水鬼會變城隍,真的嗎?同時擔任國文老師的她真切地認為,先根植傳統,才能解讀傳統,需要的只是時間。
面對傳統,是因為捨不得,或接下來會不會使用,是當代劇場工作者的提問。若能接受「一定會有流失的部分」是必然,或許有助釐清疑慮。因接觸傳統藝術而開始學月琴與唸歌,李憶銖認為不妨先理解傳統曲藝的程式編碼,使之成為新程式養分。在古典戲劇與當代劇場的時間感或速度不同,如何調度是挑戰,亦是魅力所在。

視創作為詩意的森林,李憶銖邀請觀眾一同走入,她不自我預設,保留尚不理解卻有感覺的部分。周玉軒在跨域中教學相長,相信每次的創作都能長成最適合的樣態,讓當下的故事書寫成令人感動的風景。

 舊裡新,新裡舊,Why Not?03.jpg
周玉軒
中央大學中文所戲曲組碩士,現為臺灣戲曲學院高職部國文教師近年作品包括阮劇團《香纏》、好劇團《杜子春》、兆欣×侯青藝團《地獄變》等。曾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筋斗云創劇本創投平臺肯定,並以《杜子春》入圍第32屆傳藝金曲獎最佳編劇獎。自2019年起參與阮劇團劇本農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逐步拓展創作領域。

 舊裡新,新裡舊,Why Not?04.jpg
李憶銖
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劇本創作組、臺灣大學劇本創作研究所,現為劇場工作者近年作品包括草搞場《逢魔時刻》、《摩利支天女》、鄰人製作《盲劍客—見/不見之間》等。曾獲第17屆臺北文學獎劇本組首獎,優良電視劇本獎入圍、《摩利支天女》入選國藝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盲劍客—見/不見之間》獲台新藝術獎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