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剛過,我們都知道是紀念至聖先師孔子,我們也都從小被近乎強迫地澆灌那部世界的經典《論語》。幼年背誦咀嚼典籍字句難免覺得生硬,但論語對於這位偉大教師的嚴厲、認真、包容、幽默與關愛,終日與學生共處研修的畫面,卻生動而感人。
尤其鍾愛《先進》篇的最終:「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大意是說有一天四位學生相陪,夫子問:「經常聽到你們感慨,沒人了解你們。但倘若有了解想要重用你,你們將怎樣做呢?我是比你們年長,但不要受拘束,要講真話。」結果子路與冉有都誇口,只要給他三年就可以使內憂外患的國家獲得改觀,孔夫子笑而不答。最後問到正在彈瑟的曾皙(點),曲歇,他緩緩放下瑟: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沒想到孔夫子喟然感嘆回應:「吾與點也!」(我跟你曾皙一樣!)
伴著弟子樂音,師生交流內心底層最直接的願望,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幅圖畫。艷羨有一生命良師,可以仰望、可以圍繞、可以被提點、可以追隨。
習藝路上幸得一師
藝術的道路向來都是孤寂的,尤其選擇了精采依舊,卻過了高峰期的傳統藝術為人生志業,在經濟與物質掛帥的今日,侵蝕意志的力量不斷來自四面八方。施鎮洋、鍾任壁、吳兆南、劉鳳學四位用一輩子堅持在崗位上藝術家,因著個人一生創造的人間至美,給予數不清的後生看見藝術的大山大水,心生追隨的憧憬與動力。
「頂真」、「關懷」、「幽默」、「包容」 一世受用的精神與胸懷
「如果不是鍾老師,這條路可能不會繼續走!」這是受訪的鍾任壁徒弟所說。大師們確實是先以藝服人,但這條漫長幾乎無止盡的習藝之路,卻是繼而在大師的身教與言教中領悟其修為,看見不同境界的生命山水,獲得真正習藝的堅定信念與堅持的勇氣。於是我們在木雕人間國寶施鎮洋徒弟羅又睿口中,聽到他描述在技術的熟練精進之外,奉行師傅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的「頂真」(閩南語)精神;偶戲大師鍾任壁不斷地提醒可以當他曾孫的陳國軿要聽見觀眾的感受、關懷所有促成演出的團隊;郎祖筠心疼九十歲的相聲大師吳兆南,忍著受傷疼痛都要在舞臺上展現專業身段的風骨,將幽默與歡樂傳遞給世人;而舞蹈大師劉鳳學的徒弟盧怡全念茲在茲,都是如何能夠迄及老師那匯通四海、包藏古今的大氣胸懷。
四個徒弟各自在不同的習藝生命階段中,但充分感受到那種談起吾師的那種篤定的榮耀與幸福感,也感受到那份想要繼續拚搏,等上老師說上那一句:「吾與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