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期

從一段歷史到一個展覽 民歌採集運動50 年特展

瀏覽次數:9886

2017 年適逢民歌採集運動50 週年,為彰顯該段歷史及音樂史料保存之重要性,臺灣音樂館於2017 年10 月27 日起推出「追尋歷史‧ 原音重現—民歌採集50 年」特展,希望透過民歌的採集、保存、記錄與梳理,以及民歌傳唱時特有的時空、典儀、情感與對外界的溝通和回應,體現民歌採集之必要性與重要性。

文│黃馨瑩(臺灣音樂館助理研究員)圖│臺灣音樂館提供

六○年代的臺灣正通往「現代化」的道路上狂奔。音樂上,旅外學人紛紛帶回西方音樂與技法,使臺灣樂壇聽起來很「西化」;學校音樂教育的內容,也大量引入西方曲目與知識, 但原本根植臺灣的在地音樂卻逐漸凋零消逝。史惟亮對當時臺人「重洋輕本」的音樂態度感到憂心,於是在1962 年投文《聯合報》並拋問: 「我們需不需要自己的音樂?」獲得許常惠以公開信〈我們需要有自己的音樂〉熱情響應。以文結緣的兩人秉持保存發揚民族音樂的信念, 促動1960 年代後期一系列的民歌採集運動,其中又以1967 年兩人分別率領東隊及西隊所進行的採集運動最具代表性。除挖掘陳達、廖瓊枝、賴碧霞等重要民間樂人,該事件更被認為是由國人首次自主發起的大規模的民歌採集運動, 亦為20 世紀臺灣本土意識抬頭的里程碑。

當時一群青年音樂志士,肩負文化尋根的使命,行腳鄉鎮,採錄民歌,成就臺灣音樂史上影響深遠的民歌採集運動。他們為那個時代的臺灣留下珍貴的音樂資產,也為這個時代的我們留下景仰的典範。

本展覽精選了許多珍貴的文獻資料,包含手稿、照片、報導、物件。.jpg
本展覽精選了許多珍貴的文獻資料,包含手稿、照片、報導、物件。

追尋歷史 原音重現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於2000 年時, 獲得了許常惠教授當年進行民歌採集的錄音資料,館方隨即將其錄音盤帶、錄音帶進行數位化作業,並於2008 年至2012 年期間將數位化後的樂曲進行詮釋資料建置、採譜及採詞,並以再踏查的方式回到當時的採集地進行訪談, 以釐清各樂曲在當時部落及聚落生活中所代表的意義、呈現該部落音樂文化上變遷與脈絡, 同時也將相關資料提供學界進行後續研究及運用。去(2017) 年適逢民歌採集運動50 週年, 為彰顯該段歷史及音樂史料保存之重要性,臺灣音樂館於2017 年10 月27 日起推出「追尋歷史‧ 原音重現—民歌採集50 年」特展,希望透過民歌的採集、保存、記錄與梳理,以及民歌傳唱時特有的時空、典儀、情感與對外界的溝通和回應,體現民歌採集之必要性與重要性。

「民族音樂尋根之旅—1960 年代的民歌採集運動」展區,主要展示當時民歌採集運動籌備期的關鍵重要人物、會議手稿、媒體報導及影像資料。.jpg
「民族音樂尋根之旅—1960 年代的民歌採集運動」展區,主要展示當時民歌採集運動籌備期的關鍵重要人物、會議手稿、媒體報導及影像資料。

本次特展在場景設定上主要以傳統民居為發想,空間運用木材、水泥材質塗料,搭配傳統家居擺飾、書桌、座椅及藝術繪畫,創造出原住民、福佬、客家族群之文化特色。展覽中主要透過當時採集運動時所留下的手稿、照片、報導、物件,並結合科技互動裝置,空間底端則以採集臺灣風景作為展場端景並貫串整場,讓臺灣的人文景色與樂聲情境式融合在展覽中,希望帶給民眾耳目一新的參觀體驗。展覽主要分為五大區塊,並以當年研究者與當年歌者為主軸,交織出當年活動開展的前因後果及後續效應、參與的人事物、採錄的資料、以及後續學術研究商業之運用。

中國青年圖書館成立時的會議紀錄、照片及相關報導。.jpg
中國青年圖書館成立時的會議紀錄、照片及相關報導。

細說從頭 那些年的音樂尋根記事

展區一為「民族音樂尋根之旅—1960 年代的民歌採集運動」,該區主要展示當時民歌採集運動籌備期的關鍵重要人物、會議手稿、媒體報導及影像資料,其中包含了1965 年史惟亮於德國成立的華歐學社備忘錄,以及從歐洲歸國後,在華歐學社的資助下,成立了第一所學術音樂圖書館—「中國青年圖書館」的照片,該圖書館一方面做為推廣音樂教育之功能外,同時也成為日後民歌採集運動的據點。而當時經費籌措不易,幸有企業家范寄韻挹注資金、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的支持,以及當時史惟亮的德國友人歐樂思神父聽聞資金短缺,於國際間緊急籌募五萬馬克( 約今日新臺幣2300 萬元),才成就了臺灣這場大規模的民歌採集運動。

展區二「那些年,我們的尋根紀事」則透過臺灣地圖呈現多次民歌採錄行動的足跡。從醞釀期的李哲洋、侯俊慶、劉五男等人採集的路線,到正式採錄期的東隊史惟亮、葉國淦、林信來,以及西隊許常惠、呂錦明、丘延亮等人於不同時間、不同縣市鄉鎮間採錄的路線。從調查隊所走之路線與所錄音之內容,搭配當時紀錄的曲譜手稿、照片、日記,還原採集者每日的工作狀況。此外,該區更由本次的攝影團隊回到當時59 個民歌採集地點重新進行拍攝作業,以影像投影結合聲音互動之方式呈現出採集地的今日風貌,讓參觀者可在現場透過聆聽50 年前採集的民歌,並隨著眼前的端景進行一趟民歌輕旅行。


展區二以民歌採錄行動的時間、地點,呈現出從醞釀期到正式採集民歌採錄行動的足跡。.jpg
展區二以民歌採錄行動的時間、地點,呈現出從醞釀期到正式採集民歌採錄行動的足跡。


展區的場景布置主要以傳統民居為發想,創造出臺灣原住民、福佬、客家族群之文化特色。.jpg
展區的場景布置主要以傳統民居為發想,創造出臺灣原住民、福佬、客家族群之文化特色。


李哲洋採錄時所使用的攝影機( 左),及徐松榮採集時所記錄的田野日誌與記載歌詞的手稿( 右)。.jpg
李哲洋採錄時所使用的攝影機( 左),及徐松榮採集時所記錄的田野日誌與記載歌詞的手稿( 右)。

看見 採集的行腳人與唱自己歌的人

展區三以「那些年,尋根的音樂行腳人」為主題,介紹民歌採集運動的四大推手—史惟亮、許常惠、李哲洋、歐樂思,以及參與採集運動的行腳志士,如:史畢戈、侯俊慶、劉五男、陳茂萱、葉國淦、林信來、徐松榮、呂錦明、丘延亮、蔡文玉、張大勝等人,並展出參與者於六○年代時對此運動的觀點與解析。

展區四「那些年,我們聽見臺灣」,主要介紹以民歌採集運動期間,採錄人士踏訪鄉野、搜集古調時所挖掘的幾位民間歌者,以及其相關史料。而在半個世紀後,曾經失聯的採集資料已返鄉歸巢,相關藏品也以新興技術進行建檔保存。過去參與運動的人士、歌者的後代與今日的學人及各族族人,則以當代視角對於當時的採錄理念,呈現出多樣的解讀及詮釋。

看見聽見 土地的聲音

展區五及第六區則以「那些年,在唱片市場興起的民歌採錄風潮」,及「那些年,民歌採集運動留下的盤帶」等議題,呈現出當時唱片工業的發展,及熱衷本土素材,堅持臺灣創作,在當時的音樂市場中呈現嶄新的在地風格。目前許常惠所留下的錄音檔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所保存,原件則由國史館保存。史惟亮所持的盤帶,在他過世後則由兒子史擷詠接手保管,在2000 年左右,部分盤帶曾被送至英國錄音室進行有聲轉檔,以保存錄音。2013 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數位典藏中心接受了東亞研究院委託,為該院副院長歐樂思所保存的臺灣文獻進行編輯。整理過程中,發現歐樂思的收藏檔案中竟包含56 捲民歌採集運動的拷貝盤帶。歐洲的乾燥氣候與得當的保存方法,使這批盤帶完好如初且聲音清晰,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民歌採集運動盤帶,而這批盤帶的出現,亦可幫助當代學者追朔民歌採集運動備份盤帶的流向,也能提供更進一步資料的比對及研究。

展區三以「那些年,尋根的音樂行腳人」為主題,介紹民歌採集運動的四大推手—史惟亮、許常惠、李哲洋、歐樂思,以及參與採集運動的行腳志士。.jpg
展區三以「那些年,尋根的音樂行腳人」為主題,介紹民歌採集運動的四大推手—史惟亮、許常惠、李哲洋、歐樂思,以及參與採集運動的行腳志士。

透過現場科技互動裝置—民歌自造機,則可將50 年前所採錄的民歌經由重新編曲、增加旋律、變換節奏、改變背景音樂等,創作出一首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民歌。.JPG
透過現場科技互動裝置—民歌自造機,則可將50 年前所採錄的民歌經由重新編曲、增加旋律、變換節奏、改變背景音樂等,創作出一首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民歌。

這次的展覽,是臺灣音樂館進駐戲曲中心後的首檔特展,除呈現出這些前輩們在半個世紀前戮力採集保存, 為我們所累積下的珍貴音樂文化資產外,更希望藉由此展充分表達出對於臺灣這塊片土地、人民生活智慧積累尊重跟珍惜,並建立起自我文化認同的基礎。臺灣音樂館將持續以建構臺灣音樂史為基石,經由「完善典藏空間設備」及「音樂史料平臺之建置」,持續收錄、累積臺灣音樂史料、音樂人物及其手稿作品,期許「音樂史料研究出版」、「音樂史詮釋推展」等規劃, 能將民間與公部門之音樂資源進行整合,讓珍貴史料可完整地匯聚在臺灣音樂館,經由資源共享、貫穿資訊提供、運用與推廣,達到音樂史料建置之最大效益及目標。我們亦將透過保存過去、擁有記憶、生活當下,並帶著臺灣的記憶勇敢地探索無限未來。

特展現場可戴上耳機一邊聆賞當年採集的民歌,一邊欣賞攝影團隊專程前往當年採集現場拍攝的畫面,宛若進行一趟民歌輕旅行。.jpg
特展現場可戴上耳機一邊聆賞當年採集的民歌,一邊欣賞攝影團隊專程前往當年採集現場拍攝的畫面,宛若進行一趟民歌輕旅行。

追尋歷史.原音重現-民歌採集50 年特展

時間

即日起至2018 9 30

每週二至週日 上午10 時至下午6

週一及國定假日不對外開放

地點

臺灣戲曲中心臺灣音樂館3 樓展示室

(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 號)

活動內容請參考戲曲中心官網:

http://xiqucenter.culture.tw/Xiqu/index.aspx



本次特展特別派遣攝影團隊回到59 個民歌採集地點重新進行拍攝作業,呈現出採集地的今日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