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期

當「島嶼記憶」遇上「亞太風情」: 引頸期盼的亞太樂器博物館

瀏覽次數:14467

亞洲與太平洋的文化傳播,經常透由一個媒介,傳遞信息、觀念、知識與情感;樂器做為文化傳播的物質媒介,承載一個文化的傳播、移植系譜的史地縱深,本身的組織結構、編制與音樂語彙,經常根據不同場域、社會階層與使用,展現出不同的音樂風情與曲調韻味。

文│魏心怡(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助理教授)
圖│魏心怡、宋旻燮、崔在哲、華之和音、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

國立傳藝中心做為臺灣傳統藝術傳承的孕育基地,不僅關注臺灣自身的傳統藝術,更從在地出發,觸角幅射擴及亞太,擔負起社會教育的責任,透過亞太樂器常設展,開啟民眾對土地與傳統美好的深層記憶,拓展視野,放眼亞太,讓藝術得以滋養與永續。

亞太樂器展,不只是一個樂器展

圖二東南亞地區皇室宮庭的雍容與狂野,民間的古樸與草根,透由樂器,一覽無遺。圖為緬式豎琴 。(魏心怡攝影).JPG東南亞地區皇室宮庭的雍容與狂野,民間的古樸與草根,透由樂器,一覽無遺。圖為緬式豎琴 。(魏心怡攝影)

臺灣除了臺南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創立的奇美博物館,擁有多把珍貴的小提琴名琴之外, 世界各地的樂器收藏量亦是臺灣首屈一指。反觀公部門,僅有國立臺灣交響樂團音樂文化園區的樂器展示,以及臺灣音樂館少量樂器外, 一直無有能與世界樂器博物館媲美的規模與軟硬體實力。

樂器博物館、大專院校的樂器典藏館的展示規劃, 如美國Wesleyan University 的世界音樂館、法國巴黎音樂博物館(Cité de la Musique)等,都是以世界地圖為平臺思考, 將在地與全球串聯,除了具教育、推廣意義, 也帶來觀光的實質收益。樂器博物館不僅具樂器的靜態展示,動態演出、人機互動等,更讓人能實際撫觸它的紋理,深切了解樂器與音樂於在地文脈的關聯性,樂器博物若藉由雲端、網路平臺與他國串聯,亦是讓全球反向理解臺灣的第一窗口。

因此,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剛開幕的亞太樂器常設展,不只是一個展覽,同時它具有樂器「博物館」的重要指標與劃時代意義。

圖3傳統音樂在漢族社會生活中,扮演極具重要的功能與社群意義,圖為南管上四管演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提供).JPG傳統音樂在漢族社會生活中,扮演極具重要的功能與社群意義,圖為南管上四管演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提供)

器樂•文化與記憶:
「島嶼樂記憶」×「亞太樂風情」

以「器樂•文化與記憶」作為策展主軸,從臺灣各族群的器樂及樂器做為主體,向外輻射鏈結,呈現出亞太地區音樂文化多樣性。展區分為「島嶼樂記憶」與「亞太樂風情」,以該國家具代表性的樂器及樂種,烘托出各國器樂文化特色與音樂內容。

一樓為「島嶼樂記憶」展場,依照族群分為「原住民音樂」、「福佬音樂」與「客家音樂」。由福建等地渡臺而來的移民,帶來的傳統音樂、歌曲及戲曲,在臺灣落地生根,發展屬於本土的南北管、說唱、福佬、客家、戲曲音樂等, 這些傳統音樂在漢族社會生活中,扮演著社交活動、休閒娛樂、廟會節慶等角色,樂器,極具重要的功能與社群意義。

另一個展示區則為臺灣原住民族群的樂器區,臺灣原住民則以歌樂為大宗,樂器的種類與數量上相對較少。使用的樂器,以木、竹等材質為主體,如拉繩式口簧琴、木琴、木杵等; 銅、鐵則是與平地漢人社會接觸後交換、購置所得,配戴在身上點綴裝飾,於歌舞時發出清脆聲響以吸引旁人目光,或達到祭儀的特殊功能。

二樓為「亞太樂風情」展場,展示主題分成東北亞的日本與韓國,東南亞區域以越南、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與菲律賓等國樂器為主,展覽件數超過百件,東南亞地區皇室宮庭的雍容與狂野,民間的古樸與草根,透過樂器,一覽無遺。

圖4「亞太樂風情」展示區分為東南亞與東北亞兩大主題 。 (魏心怡攝影).JPG「亞太樂風情」展示區分為東南亞與東北亞兩大主題 。 (魏心怡攝影)

器の樂「和敬清寂」的文化核心與審美性

每一件樂器承載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哲學觀,與歷史、政治的聯結,在日本與韓國樂器上特別顯明。

二次大戰期間,人類學家露絲.潘乃得(Ruth Benedict 著作《菊與劍》(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以菊花喻意日本皇家家徽,優美、禮教的化型,而劍是武士的第二生命,意味征服與勇氣,二元並置,建構出日本兩極文化的根性。十九世紀日本美學家岡倉天心著書《茶之書》,表述茶人千利休受禪宗影響,將內在精神與茶道之美融合,呈現外表斑駁、粗糙,內在完美的「侘寂」美學,體現時序期會,於幽微事物所覓得的宇宙真理。日本的雙重性與「和敬清寂」禪的審美性,是否能呈顯在音樂的「器物」,藉此產生無形音聲的內在表徵?

圖五:日本箏與尺八是日本重要的室內樂形式「三曲」的重要組成。( 華之和音提供).jpg日本箏與尺八是日本重要的室內樂形式「三曲」的重要組成。( 華之和音提供)

傳統與現代的對應與交織,紋繪出當代日本古今運行、同軌並置的圖像經緯;二戰之後的文化復興,日人重新反思傳統的核心與價值。廣義來說,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前的傳統音樂稱為「邦樂」,深受中國、朝鮮、越南等地文化的影響;唐代,日本曾經派遣唐使、留學僧到中國,他們沿著朝鮮半島海岸緩慢航行,因經常遭遇海難,日本更加珍惜取自中國、古代西域等地的器物,珍藏在奈良和京都。當年典藏皇室物品與樂器的正倉院,現由日本政府內閣府宮內廳管理,每年秋冬開倉, 取出部份文物於奈良國立博物館主題展示,例如螺鈿紫檀五弦琵琶、螺鈿紫檀阮咸等,優雅的琴身鑲嵌工藝,訴說盛唐藝術的精緻與輝宏, 靜謐吐露歷史的光澤與悠亮。唐代琵琶東傳至日本,經世代流變的衍生與再生,於日本,根據不同舞臺躍越,發展出不同品項、撥片、音樂運用的型製,如盲僧琵琶、平家琵琶、筑前琵琶、薩摩琵琶等。

日本江戶時代的女性畫家葛飾應為,曾繪製一幅《三曲合奏圖》,多次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等地展出,反應日本的庶民生活。《三曲合奏圖》畫作中,三女一人持三弦、一人拉奏胡弓、另一人彈箏,指力動感、躍然紙上,畫作描寫內容正是日本重要的室內樂形式「三曲」;早期三曲使用胡弓,目前多為尺八、三味線與箏,曲韻時而頓措、時而綿長,展現一種人生感悟、平和冥想, 以及與大自然共處共融的氛圍景緻。

天地、陰陽、締解、隱現:
樂器體現的宇宙哲思與四時美學

2018 4 27 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長金正恩與大韓民國總統文在寅,於板門店舉行南北韓高峰會,雙方首長攜手、互邀對方跨越北緯38 度線,具歷史意義的「文金會」,南韓以古代王朝巡獻、軍隊儀禮樂大吹打編製新曲迎接金正恩,它正是韓國三個主要傳統樂種系統:正樂、唐樂與鄉樂中的宮廷正樂。

圖六:韓國大吹打用於古代王朝巡獻、宗廟祭禮與軍隊儀禮樂。(宋旻燮提供,李榮攝影).jpg韓國大吹打用於古代王朝巡獻、宗廟祭禮與軍隊儀禮樂。(宋旻燮提供,李榮攝影)

縱觀朝鮮半島的漫長音樂傳播與接受史,韓國音樂對中國音樂文化,除了吸收其音樂特點之外,積極轉譯與融合在地,形成獨特的朝鮮文化特徵,例如史冊記錄:初晉人以七絃琴贈送高勾麗,第二相王山岳改易其法製曲奏樂,於是玄鶴來舞,遂名為玄鶴琴,後云玄琴。除了從中國傳入樂器之外,天地、陰陽、四方、五行等宇宙觀,亦影響其文化肌理, 如《樂學軌範》論述律呂陰陽、五聲等,其中,舞鼓服飾與排列一章,圖示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位置,移植自中國四靈「東青龍、西白虎、北玄武、南朱雀」觀念,宇宙哲思同樣展現在韓國的打擊音樂四物遊戲中。

圖七:「天地、陰陽、左右、締解、隱現」的宇宙哲思與四時美學寄寓在韓國農樂之中,圖為農樂中的杖鼓與象帽。(崔在哲提供,山本雄大攝影).JPG「天地、陰陽、左右、締解、隱現」的宇宙哲思與四時美學寄寓在韓國農樂之中,圖為農樂中的杖鼓與象帽。(崔在哲提供,山本雄大攝影)

「四物遊戲」是四件樂器大金、小金、鼓、杖鼓,代表風、電、雷、雨的自然現象,其前身為「風物遊戲」,農樂的一種形態,農民集合音樂、雜耍、舞蹈與民俗儀式,以「風物遊戲」祈求並慶祝豐收,隊伍前面手執「農旗」,旗上寫著「農者天下之大本」,演奏者吹奏太平簫與敲打四件樂器,舞動頭象帽,展現農樂歡快愉悅的節慶氛圍;另一方面,四物的樂器與音樂形態亦展現出韓國受天地、陰陽的二元對應觀,例如小金與大金同為金屬類,音色明亮,代表「天」,而杖鼓與鼓為木類與革類,聲音低沉代表「地」, 顯露出韓國農樂「天地、陰陽、左右、締解、隱現」的宇宙哲思與四時美學。

先端科技的人機互動與實境擴充

亞太樂器展除了靜態的樂器展示、影片賞析之外,現場設有「亞太樂器地圖」的互動裝置,點按地圖後顯示區域、國家樂器, 進一步觸控樂器,現場能響起實際樂音與旋律。臺灣音樂館研典展覽科科長黃馨瑩表示,此次展覽是傳藝中心建立亞太樂器博物館的第一步,未來將運用先端科技以突破場地限制,如VR 擴增實鏡、體感互動與裝置藝術, 描繪出亞太區域的器樂文化與音樂地景。

 圖八:亞太樂器地圖的互動裝置,未來將運用先端科技以突破場地限制。.jpg亞太樂器地圖的互動裝置,未來將運用先端科技以突破場地限制。

參考文獻

王泯淳
2017《傳統表演藝術再生的觀察以韓國四物遊戲為研究對象》。
臺北市: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

朴致聖
1968《韓國國樂發展史的研究》。
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婧慧
2015《亞洲音樂》。新北市:揚智出版社。

韓應寅撰(明)
19331610)《樂學軌範》。 朝鮮京城:古典刊行會。

饒文心
2012《世界民族音樂文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亞太樂器常設展

地點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宜蘭傳藝園區蔣渭水演藝廳

「島嶼樂記憶」展場當中展示的福佬與客家樂器。 (魏心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