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三十,傳藝金曲獎在今年終於有了自己的個性,擺脫過去常人多以「非主流」的邊緣角度對待,今年的傳藝金曲獎無論是在節目規格、串場內涵到得獎作品與表演家本身,宛如一道道循序而出的藝術佳餚,鋪排堆疊,自有秩序地成為一桌深具個性,無可取代的傳藝大宴。小小的臺灣,何以有這樣的能耐?
從今年的得獎作品可以觀察,傳藝金曲一大意義是鼓勵勇敢走出舒適圈,挑戰當代思潮的錄音專輯,多元文化成為作品養分,大膽嘗試,終成這個世代無法磨滅的足跡,其中包括最佳作曲得獎者前輩作曲家賴德和的《咬舌詩》,充滿原創的古典味;管風琴演奏家陳毓襄用管風琴搭配《雨夜花》,讓遙遠的管風琴多了臺灣文化的定錨。又好比台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得獎作品《印象臺灣II》論述完整,張雅晴追索父親繪畫之路,用之成樂,都讓臺灣的音樂有了自己的文化認同。
傳藝金曲二大意義是肯定老幹帶新枝,鼓勵傳藝新人擔當重任,從去年拿新人獎的古翊汎今年登上最佳演員寶座來破題,帶出今年獲得最佳新人獎的李家德傲人天資與後天努力;再關照所有新人入圍者,都有前輩們手把手帶大,這才是傳藝最耀眼、最感人的傳承之光。
傳藝金曲三大意義是滾動式納入符合當代創作走向的獎項,刺激這些藝文工作者,鼓勵他們是如何用心敬業,想方設法要在傳藝這條看似刻板的道路上,種出繽紛的花朵。今年的兩大新設獎項,鼓勵了在傳統戲曲現代化這條路上的重要推手,包括新創劇本與綜合型音樂設計,這也讓傳統戲曲得以用當代熟悉的語彙與世人相見。
這期的《傳藝雙月刊》,我們藉由「傳藝聚光燈」重要篇幅爬梳了傳藝金曲獎的前世今生,為觀眾捕捉典禮上感人與精彩的剎那,也剖析了出版類得獎者的美學視野,歡迎一起展讀,與傳藝金曲獎一起邁向下一個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