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繡襦夢》向經典朝聖 國光劇團與橫濱能樂堂攜手

  • 次標題:第117期-2018/04
  • 文:陳淑英
  • 圖:國光劇團提供
  • 點擊數:6326
臺日共製的《繡襦夢》企圖讓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人,看到傳統戲曲在當代舞台上,綻放出新的藝術火花。
簡介

兩年前,隸屬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國光劇團與日本橫濱能樂堂展開合作,共同製作《繡襦夢》,將於今年6 月9 日在橫濱能樂堂首演、9 月14 至16 日在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演出。團長張育華談起這部孕育近三年的創作,直言《繡襦夢》是一齣「向經典朝聖的製作」。

除了崑曲與舞踊,《繡襦夢》還有日本國寶級三味線藝術家-常磐津文字兵衛的加入。.JPG
除了崑曲與舞踊,《繡襦夢》還有日本國寶級三味線藝術家-常磐津文字兵衛的加入。

  國光劇團自
1995 年成立以來,在傳統戲曲沃壤上汲取創作的養分,逐步以多元的題材、靈活的手法,在舞臺上開展出各具特點、不同類型的作品,諸如改編自張愛玲同名小說的《金鎖記》,或與交響樂融合、王羲之字帖入戲的《快雪時晴》。然而《繡襦夢》卻是創團以來,最具開創性的作品,不但跨國界、跨文化還跨劇種,藝術探索難度極大。

  2015 年能樂堂館長中村雅之來臺,訪視臺灣戲曲現況, 經文化部以及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引荐, 動了國光與能樂堂的藝術交流。國光劇團團長張育華表示,「我個人在2015 8 月與中村館長首次見面, 討論合作方式、題材選擇等等。」張育華坦承,「國光承襲的是京崑表演藝術的精粹,不懂日本能劇,一度放慢合作腳步。

聘林于任戲劇顧問
找出崑曲與能劇對話
  直到2016 5 月,國光特聘熟悉日本表演藝術的林于竝教授擔任戲劇顧問,借重他對能劇的理解,進一步思考京崑與能劇對話的各種可能性;同時邀請現代劇場知名導演王嘉明加入陣容,為新作灌注現代劇場思維,這樁臺日合作案才算真正啟動。

  歷經雙方數度研議,最後確定由國光主責編劇、導演、創作設計群及製作期程統籌,能樂堂則協助洽談日方合作藝術家、演出場地等工作。張育華表示,「國光首先面對的課題,是找到可以與能劇相對應的劇種。」
張育華說,能劇有六百年的發展歷史,是日本極重要的傳統戲劇,反觀中華古典戲曲之一的崑曲,亦擁有六百年的歷史。2001 年兩者同時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第一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崑曲與能劇在不同文化的歷史長河中,發展出截然不同的表演美學,各有牢不可破的表演型式, 因此才決定選擇崑曲與能劇對話。」

國光劇團青衣演員劉珈后將飾演李亞仙。.JPG
國光劇團青衣演員劉珈后將飾演李亞仙。

《繡襦記》呼應《松風》
王安祈拈出情感焦點   
  張育華指出,「國光信手拈來的靈感劇目很多,但我們更希望能從傳統經典入手,讓文化交流對話具有深刻的當代意義。最早日方中村先生原本提出的是鄭成功題材,但內部幾經討論實在找不出創作動能,極為猶豫;埋首研究了一段時日,林于竝老師建議以能劇《松風》為基調,稍後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再提出了以古典崑劇既有的《繡襦記》故事與之相呼應, 方向終於底定。」
   
  《松風》描述漁家女與官家子弟相戀,無奈被拋棄,付出的情感最後落得一場空。《繡襦記》則是講述唐代官家子鄭元和愛上長安名妓李亞仙,初始鄭父認為有辱門風,直至鄭元和考上狀元做了官,父子、翁媳才盡釋前嫌,全家團圓。這兩齣戲的情感脈絡相近,皆是平民女子在因緣際會下,愛上權貴公子。但是王安祈對《繡襦記》大團圓的歡喜結局,認為不切實際。從社會現實面思考,唐代門第觀念嚴重, 李亞仙根本不可能被鄭家接受。於是她先拈出「等待、回憶」為新作的共同感情焦點,再確立「亡者追憶舊情、為情所困、托物寄情」的劇情套式後,重新編劇。

  《繡襦夢》全部演出分三段。第一段是傳統崑曲,演出《繡襦記》折子〈打子〉,講述鄭元和淪為乞丐,沿街唱輓歌,遭父親發現,痛打至昏厥。京崑小生溫宇航、當家老生唐文華分飾鄭元和、鄭父。第二段是傳統舞踊《汐汲》, 取材於能劇《松風》段落,講述漁女在貴公子離去後,看著他遺留的衣物,睹物思人、著衣起舞。由舞踊藝術家藤間惠都子、水木佑歌主演。第三段是崑曲與能劇的揉合,亦即新編《繡襦夢》。參用《松風》「夢幻能」的形式,設定鄭元和八十歲彌留之際,憶起與李亞仙的種種,鄭的思念與陪葬的繡襦(衣物所化的精魂)在夢與真實之間交織成一個無邊無際的繡襦夢。其中溫宇航的表演會融入舞踊身段,特別請藤間惠都子教授身段;青衣演員劉珈后將飾演與李亞仙形象重疊的繡襦。

《繡襦夢》正緊鑼密鼓排練中,溫宇航在第三段的表演中將會融入舞踊身段。.JPG橫濱能樂堂之傳統舞臺結構對於習慣使用字幕設備輔助觀眾的國光劇團來說是極大考驗。.jpg
(圖左)《繡襦夢》正緊鑼密鼓排練中,溫宇航在第三段的表演中將會融入舞踊身段。
(圖右)橫濱能樂堂之傳統舞臺結構對於習慣使用字幕設備輔助觀眾的國光劇團來說是極大考驗。

崑曲融合舞踊三味線
國光做過最困難製作
  《繡襦夢》雖然是傳統題材,卻是國光做過最困難的製作。

  張育華以音樂為例,「除了崑曲,還有常磐津文字兵衛的三味線演奏及舞踊等傳統藝能, 都是人類的非物質文明瑰寶。」在表演型式上, 「一方面要保有雙方傳統戲曲精華,另方面要展現創意能量,所以特別在第三段安排從身體美學、音樂性出發,加入現代偶戲元素後,看這兩種古典劇種融合交會後,能否碰撞出嶄新的藝術性。」     

  既然碰撞,當然就會有張力,譬如,「能樂堂不能打字幕,日本觀眾習慣一邊拿能劇謠曲本,閱讀上面寫的簡單劇情,一邊看戲,但崑曲典雅的戲曲聲腔若不借助字幕同步理解,會否影響他們欣賞崑曲之美?」再譬如為了讓戲更好看,王安祈大膽起用崑曲迷、大學研讀物理的林家正共同編劇,反轉過去以李亞仙為主的女性視角,改為從鄭元和的回憶與倒敘視角出發。「國光為了求好,劇本後續又改了好幾次,但是日方認為既已定案,為何又改?著實經歷了一段磨合期。

  所幸國光劇團與橫濱能樂堂自成立以來,便不斷與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交流,對於源自文化差異而生的碰撞習已為常,經過一次又一次討論後,已找到對彼此文化的理解及相容之處, 劇本、音樂已於年前完成,目前緊鑼密鼓排練中。張育華有信心帶給劇迷新鮮的觀賞體驗, 進而對臺日傳統戲曲藝術有進一步認識,尤其是回到臺灣演出時,會採實驗劇場型式,搭出近似能樂堂但又更具現代感的舞臺。

新製作寓傳統於創新
讓國際看見臺灣創意
   國光近年戮力打造臺灣京崑戲曲新美學,引領傳統戲曲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創新之路,希望拓展更多觀眾群。張育華認為,傳統崑曲可能只有華人欣賞,但臺日共製的《繡襦夢》可以讓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人,看到傳統戲曲在當代舞臺上,綻放出新的藝術火花, 甚至引發老戲迷對崑曲的想像空間。」張育華認為,對外可以讓國際看到臺灣的創意、對傳統戲曲的尊重;對內也將會為劇團締造更多的能見度與影響力,令人期待。

國光劇團【夏季公演】
107 年6 月1 日至3 日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02)88669600 #1685、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