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工藝的新生—走出傳統的寬闊天地

  • 次標題:第140期-2022/04
  • 文:范雅婷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長義閣掌中劇團、張方宇、徐榕志、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點擊數:843
圖為彰化鹿港「萬能錫鋪」陳萬能老師傅的錫工藝作品。

臺灣本島東西狹而南北長,全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分布著高山林地,其他部分則由丘陵、平臺高地、海岸平原及盆地所構成,主要山脈皆為南北走向,中央山脈由北到南縱貫全島,是臺灣東、西部河川的分水嶺;其西側的玉山山脈,主峰接近4,000公尺,為東北亞第一高峰。自然地理環境的多樣性,造就各地皆有容易取得的天然原材料,以提供工藝創作的要件,而每一時期的政權更迭,亦造就了工藝創作的多元面貌。


臺灣工藝發展


臺灣工藝發展基本上可分為四個階段:除了漢人移入前就已發展之原住民工藝外,早期工藝的形貌是以「生活實用工藝」為主,是隨著明清時期中國大陸移民所帶入,以此奠基,隨著人文背景發展與時推移,融合本土特色,產生其獨特地域性的風格;而在日治時期,因隨著日本文化的移入,融合了日本工藝的風格與技術,並發展轉為「產業化工藝」;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臺灣光復初期,百廢待興。1947年,臺灣省政府成立「臺灣省工藝品生產推行委員會」。1948年,成立「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並於1951年,臺灣開始接受「美援」,此為臺灣產業經濟發展之重要契機。同年,臺灣省政府建設廳聘請顏水龍擔任技術顧問,輔導全省各地舉辦短期手工藝講習會。翌年,顏水龍出版《臺灣工藝》一書。並從1952年至1953年間,陸續舉辦南投手工藝講習班,因而促成南投縣工藝研究班(19541958)的設立。

1953年起,政府開始實施「四年經濟建設計畫」。1956年在「美援」的資助下,農復會促成「臺灣手工業推廣中心」的成立,同時聘請美國「萊特技術顧問團」,共同推動關廟、南投、鹿港、布袋等地方手工藝訓練與生產,195070年代全力發展外銷工藝產業。此時期因擴大外銷,代工或代設計生產外國的生活用品,臺灣工藝迎來「生活即製造」的手工業時代,積極推廣手工業,但臺灣工藝產業卻也因大量外銷逐漸失去本土特色;1970年以後,進入高度工業化,又因生活型態改變,傳統工藝因而日趨萎縮;1982年,為「保存文化資產,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中華文化為宗旨」,臺灣政府制定了《文化資產保存法》,其中「古物」、「民俗及有關文物」有被列入保存的對象,但並未有以「工藝」或是以「工藝技術」等相關為名的項目納入法規作保存。2000年政黨輪替後,政府積極提倡「文化創意產業」,並將工藝列為重要發展項目之一,加以扶植,希冀培育工藝人才、激發地方特色工藝產業,並推動「臺灣生活工藝運動」。2005年,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整體性與結構性的修法,並明文保存「傳統藝術」,即「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之傳統技藝與藝能,包括傳統工藝美術及表演藝術」。

2005年修訂版增加了「傳統工藝美術」項目,是包含在「傳統藝術」類之內。2016年,為「保存及活用文化資產,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充實國民精神生活,發揚多元文化」,進行《文化資產保存法》全文修正。並明文規定保存「傳統工藝」,即「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以手工製作為主之傳統技藝」。2016年再次修訂後,「傳統工藝」一項獨立進行保存,與「傳統表演藝術」、「口述傳統」及「民俗及傳統知識與實踐」等項,皆屬於無形文化資產之重要保存項目。另外,在2016年版的《文化資產保存法》第八章,還特設立「文化資產保存技術及保存者」,即「指進行文化資產保存及修復工作不可或缺,且必須加以保護需要之傳統技術;其保存者,指保存技術之擁有、精通且能正確體現者。」針對傳統工藝之保存技術及保存者再加以進行保存。因此,傳統工藝產業隨著法規的公布與修訂,再度受到特別的重視。


新科技對於傳統工藝之影響


幾年來,因為世界的發展潮流、新型態經濟的崛起、政黨的輪替、各種法規的訂定與修正等因素,使社會大眾對於臺灣文化歷史脈絡爬梳渴望及對於傳統工藝產業保存愈發重視。過去,人們對於傳統工藝總是感嘆「保存不易」、「傳統易逝」。而保存與維護的目的即是希望把被遺忘的技術留存下來,以便回顧其知識和技術傳承的歷史。近幾年,隨著數位世代來臨、現代科技進步,運用「數位化」(digitized)方式,將具有保存價值之實體物件或非實體資料,加上後設資料(Metadata)的描述,予以數位檔案的形式保存、展示及應用,以成就典藏所需目的之本質,即所謂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數位典藏近年來亦成為博物館界的熱門課題。藉由資訊科技將館藏品數位化典藏,進行拍攝、建檔等工作,再以文字、聲音、影像及視訊方式呈現,使館藏品得以透過網際網路,讓社會大眾及研究者能得到整合性的查詢利用。


以前的博物館是透過實體藏品與民眾互動,後來攝影技術的帶入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館內收藏的作品,而自1990年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美國記憶」先導計畫(American Memory Pilot Program, American Memory)展開後,數位典藏更是受到各國政府與全球博物館、圖書館等文物典藏機構的重視,紛紛著力於許多相關的工作,因此民眾現在可以透過數位化資料瞭解藏品背後的故事,也讓藏品資訊流通更為便利。

另外,基於安全及維護考量,亦可讓減少藏品被使用或移動的次數,更可作為展示、出版、仿製品及文化商品的資料使用,在應用上更為多元,也更有利於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且自2020年,新冠肺炎發生以來,因疫情擴散,死亡數不斷攀升,各國紛紛祭出鎖國政策,試圖阻止疫情蔓延。而因鎖國政策的影響,各國的旅遊觀光人數遽減,連帶地也影響博物館、美術館、以及相關展演機構的參觀人數。但因為數位典藏科技的便利,民眾可以安心在家抗疫,可以透過網際網路,線上觀看或聆聽藏品的介紹,或使用線上學習資源平臺,互動學習。

去年(2021)由文化部指導,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臺灣工藝百年進行式」,於十二月七日辦理開幕記者會,以宏觀的角度,拉開臺灣工藝發展的百年光譜,重探於政治、社會、經濟等人文脈絡影響下,關於臺灣工藝的過去、現在以及邁向未來的進行式。展覽其中一個單元是以「未來工藝宣言」去思考現在工藝走向未來發展的模樣,希冀以「Craft for All推動臺灣綠工藝希望工程,達成健全臺灣工藝生態系與臺灣工藝價值的社會實踐之雙重目標,創造工藝的利他價值,擴大臺灣工藝在人文關懷面向的影響範疇,用工藝改變生活的模樣,實踐美的社會」。上述曾提過,自然地理環境的多元,天然原材料容易取得,以提供工藝創作的要件,但這些天然資源並非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在取得與製作過程中,也並非不會造成環境的汙染和傷害。因此,在環保意識當道的現代,尋找永續性材料,降低生態環境的浩劫,亦是工藝師們必須學習的課題。

幸好,拜科技的進步所賜,近年來許多永續性環保材料陸續發表上市。例如,adidas20156月所發表的一款新鞋,鞋面編織材質是採用海洋塑膠廢棄物,而這樣的設計更被運用到了跑鞋中底上。以海洋塑膠廢棄物為材料,運用3D列印科技製成的第一雙鞋款誕生。又或者,由墨西哥企業家Adrián López VelardeMarte Cázarez,所推出以仙人掌為原料製作的全素皮革Desserto。該材料可被生物分解,卻具有動物皮革的柔韌性、透氣性和耐用性,因而能夠取代動物皮革。還有鳳梨葉皮革Piñatex,則是由英國Carmen Hijosa 所發明,她與菲律賓當地工廠合作生產,這項新創織品可以應用於製鞋、手提包,或是取代其他以動物皮革作為材料的產品。

人們會懷疑新科技會不會取代傳統工藝,根據上述劍橋詞典(Cambridge Dictionary),有關於「工藝」(craft)一詞的解釋是:「是需要使用技術和經驗才能產生的物件」,強調「人」的重要性;且根據《文化資產保存法》,所謂「傳統工藝」,是「流傳於各族群與地方以手工製作為主之傳統技藝」,強調「手工製作」是為核心;而Handful of Salty現代設計工藝雜誌創始人Regina Connell這樣說:「工藝是多麼危險一個詞。它可以從精緻藝術到通俗藝術,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一切。如果它對每個人都意味著不同的事物,這有什麼意義嗎?這是我苦苦思索的問題。我認為一個屬於當代的『關於工藝的』定義會涵蓋例如Blackbird GuitarsJoseph Luttwak這些人的作品。Joseph Luttwak原先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手工製作精美的吉他,後來才(在他在找尋更好、更可持續使用的材料時)創造了一種名為『Ekoa』新型的可環境相容生態材料,該材料有望在許多『工藝創作』應用中取代木材,以防止森林被過度開採。為什麼我將Joseph Luttwak的吉他納入工藝的範疇?因為這是一門非常出色的手工技藝,因為不僅涉及對材料及其特性的掌握,同時更是在他深厚的工藝技法上去創新去發明新的『可環境相容生態』材料」。由上述內容可知,科技無法取代「人」,藉由工藝創作技術和經驗的積累,結合科技,可以創造工藝的利他價值,並擴大工藝在人文關懷面向的影響範疇,用工藝可以改變生活的模樣,實踐美的社會,且工藝的知識與技術亦可以因為科技而得以完善保存維護,並流傳於世。所以工藝師們應在新科技影響之餘,持續堅守傳統精髓,但學習新知,以相互碰撞,激發出更為多元的藝術文化。

參考文獻

1. 丘昌泰(2020)。文化行政與政策。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2. 田自秉、楊伯達(1993)。中國工藝美術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3. 許峰旗(2015)。國家政策對臺灣工藝發展的影響。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雲林縣。取自:http://hdl.handle.net/11296/8yt9j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