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聲景與述說 - 聽・見土地的聲音風景

  • 次標題:第15期-2016/10
  • 文:陳鄭港
  • 圖:臺灣國樂團
  • 點擊數:6345
在山海連天的美景裡,從視覺景象觸發聲音記憶,海風呼呼的聲切、浪濤一波波激石拍岸、從遠而近的火車嘟鳴......。
簡介

在聲景意識剛剛萌芽的臺灣,首例的聲景專題音樂展演《傾聽臺灣土地的聲音風景》,趣味、巧思與環境共融的故事述說,無疑是演出團隊的起心動念,能否從表演藝術工作者的「表演的實踐」,逐漸擴大成為常民行止的「生活的實踐」,不僅是一個揭幕儀式,也是一項將被長期觀察與期待的文化工程。

21世紀的熱門議題 - 聲響環境

音樂的創作與演示在傳統的理性討論中往往聚焦於實證,看待音樂通常以文本為依據,因此先驗地強調音樂在藝術上的「自律性」。20世紀後半期,透過民族音樂學、批判音樂學的重新檢視,影響音樂表現的歷史與社會「情境」(context) 成為學術場域關注的重要成份。

「聲響環境」(sonic environment)的概念在1970年代浮現,逐步發展成為檢視音樂與空間互動的「聲景」(soundscape)理論;有關「地景」(landscape) 的研究也延伸至奠基於「想像的共同體」 (imagined community) 的文化聲景場域。此外,英美學界的「生態音樂學」(Eco-Musicology)圍繞在音樂的物質性之左派學思,析論音樂在人類生活空間的交換與媒介過程,皆成為21世紀音樂行為與兩個主流空間意識(環境空間、文化空間)互動研究的熱門議題。

透過土地的聲音與音樂  凝聚文化與社會的認同

在聲景的概念裡,人類生息的「環境」、「空間」不僅限於單純的、客觀的、非人為的自然生態,更是動態的、有機的政治、經濟與鄉土的建構。民族音樂學透析了音景的展演性(performativity)與賦能力量(empowerment)之關聯,認為音樂或聲音的展演是社會空間營造(social space making)的實踐與表述,換句話說,音樂可以創造、形塑及協商社會空間,而此類音樂經驗也是鞏固文化認同與定義土地認同的積極力量。

儘管音樂表演通常內含一種展演形式、外顯表象的本質目的,然而音樂行為的參與者則經常企圖進行身份認同(諸如職業、性別、階級、國族等等)的自我表述,不僅展示與他者的區別,也能獲致社會空間的協商與建構之意義。

臺灣國樂團洋溢著藝術能量,致力「以國樂述說臺灣最美的故事」,首次聲景意識大型專題音樂會結合野地錄音師的「臺灣特色的聲音」,隆重登場。

臺灣國樂團洋溢著藝術能量,致力「以國樂述說臺灣最美的故事」,首次聲景意識大型專題音樂會結合野地錄音師的「臺灣特色的聲音」,隆重登場。

 

委託國內外大師與青壯作曲家與音效專業團隊  一起玩聲音

一直以開放態度、具備前瞻視野的臺灣國樂團,致力「以國樂述說臺灣最美的故事」為目標,體認到這股世界性的風潮,挑戰製作《傾聽臺灣土地的聲音風景》音樂會。這場號稱臺灣首次揚舉聲景意識大纛的專題音樂會,從結合臺灣聲景協會野地錄音師蒐集的「臺灣特色的聲音」為起點,委託大師級的潘皇龍教授以及創作能量豐沛的青壯作曲家李英、李哲藝、陸橒等譜寫新作;並由義大利籍音效設計師Michele Paciulli親率團隊設計、架設「背景音樂效果系統」,宣稱當晚海拔2,000多公尺的太平山音場將挪移至國家音樂廳重現,搭配以「科技融藝」精神立體陳現的多媒體影音,音樂會內容涵蓋臺灣的自然音、社會音、文化音、意象音的各種面向,企圖貼近土地、串接歷史記憶,與愛樂者一起聆聽臺灣的聲音風景。

聲景音樂創作萌芽  期待永遠的灌溉與耕耘

植基於歷史記憶、鑲嵌於社會脈絡所形塑而成的聲景,在土地與文化的交互作用過程中可以經由不同的載體進行保存、重溫與強化,持續記述地方經驗、呈現在地生活,以及描模在地人群如何地參與世界。在聲景意識剛剛萌芽的臺灣,首例的聲景專題音樂展演《傾聽臺灣土地的聲音風景》,趣味、巧思與環境共融的故事述說,無疑是演出團隊的起心動念,能否從表演藝術工作者的「表演的實踐」,逐漸擴大成為常民行止的「生活的實踐」,不僅是一個揭幕儀式,也是一項將被長期觀察與期待的文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