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戲曲現代化的挑戰,前人的腳步從不曾停歇,大陸進行戲曲改革更是提倡「傳統戲、新編戲、現代戲」三條腿走路,不論是哪一個路子,改變敘事節奏與強化人物情節,充實結構內涵,戲曲劇種本色依然鮮明。然而時下趨勢卻是「流行快時尚」,年輕人競相哈韓哈日,戲曲對他們而言,與日暮垂年的耄耋老人幾無差異。學戲的年輕人頓覺前程茫茫,辛苦熬練多年的唱念做打功夫不該被輕棄。於是有志之士不願再謹守既有規範,試圖邁步疾行尋找新路向。
兩岸展開戲曲小劇場實驗
大陸在二十世紀末,從第一部作品為京劇小劇場《馬前潑水》開始了「戲曲小劇場」的實驗,各種嘗試引發不少討論。臺灣受此影響踵繼步履,京、崑、豫、歌仔、梨園,各劇種創作不歇 ( 註一);加上國光劇團「小劇場.大夢想」推波助長,諸多佳作在劇場黑盒子裡點出燦亮光彩。然而一旦離開了標誌鮮活實驗的小劇場,這般挑戰既有的舉措,傳統戲曲在座席數倍增的中大型劇場裡還能存活嗎?
幸喜有大稻埕戲苑,當它們在有戲窟稱號的臺北老城區站穩後,更積極地以地方場館的角色扮演起紅娘,為藝術青年與傳統戲曲牽起了紅線。
2014 年3 月便以大稻埕戲苑歡慶營運三周年之名,開辦了首屆的「青年戲曲藝術節」( 以下簡稱大稻埕青藝節),邀請「栢優座」( 京劇)、「元和劇子」( 歌仔戲)、「奇巧劇團」( 歌仔戲) 來大膽玩戲。三團的主創者當然都是年輕少壯派,前兩位是學校科班培育的人才,後一位出身戲曲世家,對傳統戲曲不只不陌生還有豐實的根基,更在此前早有過打破成規獨闢蹊徑的精采作品。

大稻埕戲苑在臺北傳統戲窟-「大稻埕」站穩腳步。

大稻埕戲苑,為臺北市藝文推廣處的分館之一,自2011正式營運,以推廣傳統戲曲文化為目標,是全臺戲迷必定造訪的傳統戲曲劇場。
首屆大稻埕青藝術節 勇敢衝撞
「栢優座」的《狹義驚懼 》上臺的不只是戲曲演員,融現代戲劇、樂師於一體,痛痛快快轟轟烈烈耍弄了一回。「元和劇子」推出定位為「禪風新武俠」的《越》,除了歌仔戲、京劇演員同臺競藝,還有街舞團體共赴嘉會。「豫劇媽媽」——王海玲的一雙女兒所創立的「奇巧劇團」,把外臺歌仔戲經典變成了另類寶塚的《Roseman 玫瑰俠》。三戲各有吸睛爆點,即使演出檔期硬生生撞上國家戲劇院當年的「臺灣國際藝術節」,觀眾們還是努力喬出時間熱烈參與。這使得大稻埕戲苑立刻褪去往昔提供婆媽午休空檔看戲的過往印象,儼然成了戲曲實驗創新的大本營。儘管藝評家對演出成果一直有仁智互見的議論,首次出擊成效不惡,此後年年推戲。前五屆已累積戲齣十八部,如今第六屆正在延續發聲,「大稻埕青藝節」已成戲苑醒目的焦點。
綜觀前五屆已完成的演出 ( 註二),不只劇種多元,京、崑、歌仔、客家、親子、跨劇種⋯⋯,還有更多根本無從歸屬類別的嶄新創發。而形式上也不拘古裝、時裝,連未來世界都捨不得缺席。天馬行空,無所不可,任隨想像騁騖,造就新的戲曲樣態。
大稻埕戲苑也不以速效看待,大方投注資源,長期思維澆灌培育新苗。因此有的劇團幾乎年年雀屏中選,其中「栢優座」堪稱五連霸;客家戲班「文和傳奇戲劇團 」連演三年;「奇巧劇團」、「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正在動映有限公司」都曾兩度入選。「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不論何等型態規模的創作,唯有持續積累提升經驗值,才能墊高新作的品質。

第五屆柏優座推出《行動代號莫須有》,該團連續五年獲得青藝節青睞。

第四屆開始,藝術節導入戲劇顧問的概念,圖為第四屆正在動映有限公司之作品《美男子竇蓮魁》。
重視演出水平提升與主題性
為了保證演出水平,團隊排練期間館方還會商請委員看排,提供不同的觀視角度。第四屆起更添增「戲劇顧問」一職,聘請學者專家從旁協助。第五屆為展演立下了「舊點新詮」的課題,讓經典在年輕創作者筆下有了顛覆的新貌。其中,正在動映有限公司的《1399 趙氏孤兒》便是鮮明的例子,該劇挑戰元雜劇一本四折的體製規律,創造劇中內外多層次的相互映照,成為青藝節第一部口碑加演的作品。
第六屆的青藝節延續命題概念, 持續與經典對話, 除了傳統文學經典《聊齋》或東坡詞作之外,拓及層面益顯寬廣,更有日本文學大家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拉美馬奎斯魔幻寫實的短篇小說《富比世小姐的幸福暑假》與《北風》。取材構想皆極具巧思, 現代戲劇導演介入比例也大幅提高,演變幅度日廣的創作意圖,對戲曲製作會是正向的互補還是會惡化彼此的不相容?真真叫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2019年第六屆的青藝節延續命題概念,持續與經典對話,元和劇子推出《聊齋幻夢》。
( 註一)、 關於臺灣戲曲小劇場可參看王安祈,2009,〈「戲曲小劇場」的獨特性—從創作與觀賞經驗談起〉,《戲劇學刊》第9 期,頁103-124
( 註二)、 演出節目詳見附錄〈歷屆青年藝術節演出節目一覽表〉,劇種類別/定位源自演出單位的宣傳文稿。資料內容蒙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葉玫汝研究員協助提供,特此致謝!
附錄:歷屆青年藝術節演出節目一覽表
屆
屆別(年份) | 劇種 | 演出單位 | 劇名 |
一(2014) | 京戲 | 栢優座 | 《狹義驚懼》 |
一(2014) | 歌仔戲 | 元和劇子禪風新武俠 | 《越》 |
一(2014) | 歌仔戲 | 奇巧劇團 | 《Roseman 玫瑰俠》 |
二(2015) | 崑劇 | 二分之一Q 劇場 | 《半世英雄•李陵》 |
二(2015) | 歌仔戲 | 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 | 《石秀》 |
二(2015) | 跨界 | 栢優座 | 《後臺真煩─看》 |
二(2015) | 親子歌仔戲 | 風神寶寶兒童劇團 | 《風神寶寶之嫦娥奔月》 |
三(2016) | 21th戲曲 | 栢優座 | 《惡虎青年Z》 |
三(2016) | 客家戲 | 文和傳奇戲劇團 | 《來自三國的你》 |
三(2016) | 歌仔戲 | 李清照私人劇團感傷動作派 | 《燕青》 |
四(2017) | 爵士歌仔調 | 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 《美男子竇蓮魁》 |
四(2017) | 奇巧經典狂想 | 奇巧劇團 | 《蝴‧ 蝶‧ 效‧ 應》 |
四(2017) | 客家戲 | 文和傳奇戲劇團 | 《西遊誰說了算!?》 |
四(2017) | 21th戲曲 | 栢優座 | 《降妖者‧ 齊天》 |
五(2018) | 客家戲 | 文和傳奇戲劇團 | 《張協〉2018》 |
五(2018) | 反轉時裝歌仔 | 新聲劇坊 | 《Dr. 唐的戀愛學分》 |
五(2018) | 戲曲 | 栢優座 | 《行動代號:莫須有》 |
五(2018) | 歌仔戲 | 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 《1399 趙氏孤兒》 |
六(2019) | 該仔戲 | 元和劇子 | 《聊齋─【幻‧ 夢】》 |
六(2019) | 戲曲劇場 | 劇場楊儒强 | 《江城子》 |
六(2019) | 實驗京崑 | 兆欣╳候青藝團 | 《地獄變》 |
六(2019) | 歌仔戲 | 臺北海鷗劇場 | 《化做北風》 |
六(2019) | 歌仔戲 | 正在動映有限公司 | 《1399 趙氏孤兒》 ( 口碑加演) |
【藝術小檔案】青年戲曲藝術節
大稻埕戲苑「青年戲曲藝術節」提供臺灣的戲曲青年演員、編導創作、實驗、交流的平台,並扶植有潛力的青年團隊由劇種個性發想,發揚新世代的戲曲創意與功底,展現當代戲曲青年的思辨精神與活力自信。
大稻埕青藝節並將戲曲藝術結合在地文化歷史場域,在美麗古樸的歷史街區裡,為戲曲新苗打造新世代的戲曲實踐基地,期許能成為臺灣戲曲人邁向夢想的第一個舞臺。
大稻埕青藝節於2019 年邁入第六屆,本屆以「舊典新詮二部曲:悠遊文學與戲曲之間」為主題,邀請戲曲新星們由世界文學經典作品中發想,以戲曲功底、當代意識為主軸,企圖一起玩轉經典,迸發戲曲新力量。

2019大稻埕戲苑青藝節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