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民族音樂推手許常惠

  • 次標題:第125期-2019/08
  • 文:林明德
  • 圖: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 點擊數:1868
1988年許常惠率領由阿美族耆老郭英男(左三)領軍赴歐洲巡迴,當時演唱了阿美族《歡迎歌》,震撼全場。
簡介

從臺灣民族音樂發展史上看,許常惠教授是位關鍵性的人物,他扮演多重角色,作曲、演奏、學者、田野調查、文化論述集一身。戲劇學者邱坤良所著《昨自海上來—許常惠的生命之歌》提及:「許常惠是個天生的藝術家,也是臺灣現代音樂史的見證人。」

以七十二年的歲月譜寫生命交響曲,戀戀民俗藝術,覓尋現代音樂創作泉源,百首作曲是斯土斯民的心情詮釋,這正是許常惠一生的寫照。

 

許常惠(19292001),彰化和美人,出身醫生之家,11歲到日本東京求學,並向日本交響樂團松田三郎學習小提琴。1946年返臺,轉入省立臺中一中,興趣除小提琴外也喜歡文學。1949年就讀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音樂系,成為戴粹倫教授(19111986)的學生。1954年留法,親近他嚮往已久的精神故鄉;1958年獲巴黎大學音樂史高級研究文憑。留學期間,他論述、作曲並行,也決定了未來發展的方向。

從臺灣民族音樂發展史上看,許常惠是關鍵性人物。.jpg邱坤良在著作《昨自海上來—許常惠的生命之歌》提及,許常惠是個天生的藝術家,也是臺灣現代音樂史的見證人。.jpg

(左)從臺灣民族音樂發展史上看,許常惠是關鍵性人物。

(右)邱坤良在著作《昨自海上來—許常惠的生命之歌》提及,許常惠是個天生的藝術家,也是臺灣現代音樂史的見證人。

 

不願成文化的流浪者

1959年,歸國任職母校音樂系,開始忙碌於現代音樂、民族音樂、教學與創作。他曾自述:「回想自己的過去:臺灣話的童年,日本話的少年,國語與法語的青年,我真是感慨萬分。」他深知在這樣流浪的環境與混雜的文化中長大的不幸,因此30歲回到自己的國家,他以堅定的口吻說:「我實在不願意再成為文化的流浪者。」

 

許常惠深受作曲家德布西與巴爾托克的影響,前者啟迪他回歸並維護傳統音樂;後者的音樂觀:「音樂在國際之前先有國家,在國家之前的應該是民族。」這是他一生覓尋的「音樂靈魂」,在中華民俗藝術年刊《傳薪》(1989),他曾指出民族音樂是先民長期共同創作而累積下來的,涵藏著先民的情感與思想,早已成為民族藝術的根,藝術失去根,便無法開花結果。因此,他呼籲搶救民族音樂、研究音樂⋯⋯,以民族音樂提供現代音樂家創作的泉源。

 

為了實踐上述理念,他成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創辦「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中華民國音樂協會」、積極參與「亞洲作曲聯盟」,同時展開幾個面向經營。

1989年許常惠創立中華民俗藝術年刊《傳薪》,實踐維護民族音樂的理想。.jpg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在1979年發行了中華民俗音樂專輯第一輯。.jpg

(左)1989年許常惠創立中華民俗藝術年刊《傳薪》,實踐維護民族音樂的理想。

(右)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在1979年發行了中華民俗音樂專輯第一輯。

 

推動民族音樂上山下海挖掘民俗寶藏

許常惠愛好文學,文筆犀利,語言簡淨,為了宣揚理念,往往透過報章雜誌發表意見。1956年,人在巴黎開始有關音樂的書寫,或以日文刊登東京音樂雜誌,或以中文發表於臺北的《音樂之友》、《音樂雜誌》與香港的《樂友》。1959年回臺後,陸續於《聯合報》、《筆滙》、《文星》、《功學月刊》、《幼獅文藝》、《中國時報》撰寫音樂專欄,20多年之間,結集出版了14本刊物,儼然是民族音樂的意見領袖。1982年,他策劃「中華民俗藝術叢書」,有系統地介紹原民音樂、客家音樂、河洛音樂等。

 

1966年,許常惠與史惟亮(19261977)教授推動民族音樂田野採集與研究,他們帶領學生上山下海,走入民間,挖掘民俗寶藏。後來,許常惠更深入原民音樂、客家山歌,與河洛的民歌、戲曲,他發現且搶救許多瑰寶,例如:廖瓊枝的歌仔戲、陳達的恆春調說唱、陳冠華的福佬音樂、賴碧霞的客家民歌、陳慶松的客家八音⋯⋯等。

 

1978年,許常惠帶領學生到彰化、鹿港訪百年曲館梨春園(北管)與聚英社(南管),開啟彰化學的序幕。次年,展開「彰化縣鹿港鎮南管音樂之調查與研究」;1981年,在鹿港舉辦「國際南管音樂會議」,有系統積累地方文化資源,更替民俗曲藝爭取學術上的身分與地位。1986年至1988年,同時規劃彰化縣立文化中心的「南北管音樂資料中心」與彰化「南北管音樂戲曲館」硬體。1999年,許常惠推出《彰化縣音樂發展史》。漫長的20多年,為地方文化資源的整合與再現,作出相當程度的貢獻。而這一系列計畫都由他一手創辦的「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所執行。

1999年,許常惠推出《彰化縣音樂發展史》。.jpg 

1999年,許常惠推出《彰化縣音樂發展史》。


在民俗曲藝開風氣之先

1978年,許常惠、徐瀛洲開始蘭嶼雅美(達悟)族民歌的採集;之後多次進出花蓮、臺東⋯⋯踏查原民音樂,並統整客家、河洛音樂,發行「中國民族音樂專輯唱片」,連續獲頒1980年至1982年行政院新聞局最佳出版唱片金鼎獎,不僅證明了民族音樂的魅力,也說明了挖掘族群人文、整合民俗藝術的必要性。

 

至於促進民族音樂的交流,許常惠更是不遺餘力,他協助日本學者黑澤隆朝來臺調查雅美(達悟)族、阿美族民歌,幫忙日本學者草野妙子來臺調查賽夏族、排灣族民歌;或到巴黎第四大學、紐西蘭威靈頓亞太藝術節、沖繩劇場發表臺灣原民音樂專題。其中最特別的莫過於1988年臺灣原住民在巴黎現身發聲了。當時巴黎世界文化館舉辦「太平洋節」,以介紹太平洋地區的民俗音樂與舞蹈為主題,「中華民國山地傳統音樂舞蹈訪歐團」一行36人,由臺東馬蘭阿美族、海端布農族與屏東三地門排灣族組成,顧問許常惠、團長徐瀛洲,經過半年集訓(本土的精緻化),熟悉舞臺表演規劃,90分鐘表演27支樂舞,郭英男領銜的阿美族十二曲、李天送神父率領布農族十曲尤其是「Pasibutbut」,一鳴驚人,觀眾與樂評共稱「天籟之音」。該團從法國、瑞士、德國、荷蘭,一路表演下來,以獨特的樂舞震懾歐洲,為藝術本土化挺進國際化,提供了一個最佳範例。

 

許常惠教授在民俗曲藝開疆闢土,並在國際樂舞臺灣情。他開風氣之先,成就許多面向,且引領學生投入,在挖掘、整合民俗藝術上,都有非常亮麗的成績。他珍惜民俗音樂,投入實務調查、採集、研究,並推動民族音樂中心的成立,建構保存制度以落實維護、教育及傳承等使命,而該中心便是歷經幾次組織整併而更名的「臺灣音樂館」前身,他一生的努力與堅持,不愧為民族音樂推手。

身兼研究、教育與創作,許常惠還策劃「中華民俗藝術叢書」,以系統性方式介紹原民音樂、客家音樂與河洛等各種民族音樂。.jpg

身兼研究、教育與創作,許常惠還策劃「中華民俗藝術叢書」,以系統性方式介紹原民音樂、客家音樂與河洛等各種民族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