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多元共融的藝術實踐

  • 次標題:藝術進駐中的D&I趨勢
  • 文:李曉雯
  • 圖: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台北國際藝術村、逆風劇團
  • 點擊數:629
台北國際藝術村在2021年開始啟動「文化平權駐村計畫」。圖為藝術家廖芸婕於2021年「從此,以後」展覽中的作品〈流動狀態〉。
簡介

某次在一場駐村座談後,有一位藝術家向我詢問,有哪些藝術村是可以接待視障藝術家的?我瞬時間愣住了,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全世界的藝術進駐單位有上千個,有的藝術村提供育嬰服務、有的藝術村以接待女性為主、有的藝術村特別為少數族裔人士設計,但哪些藝術村能接待身障藝術家呢?

確保人民的「文化近用權」

2019年文化基本法通過後,臺灣各大藝文場館都在努力推動平權計畫,除了改善硬體設施,符合無障礙條件之外,也在軟體服務中探詢各種方式,積極確保人民的「文化近用權」,不會因為身分、年齡、性別、地域、族群、身心障礙等原因產生落差。例如,國立臺灣美術館自2013年推出「非視覺探索計畫」,在展廳中設置觸摸體驗區、用口述影像的方式讓視障者深入了解作品。國家兩廳院(後簡稱兩廳院)2019年開始也推出聾導覽、觸覺導覽,讓聽視障者自在地接觸表演活動,更提供托育服務讓家長能放鬆一段時間,專心的欣賞表演節目。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臺灣博物館、各縣市地方美術館相繼開創兒童美術館或是兒童藝術體驗中心,不外乎是打造出更聚焦的、更符合年齡層的藝術場域,推動藝術教育。搭配實行多年的「藝術下鄉」,或是「藝術行動巴士」,縮短地域空間的距離,讓偏鄉地區的民眾有更多機會接觸藝術活動,加上影音技術的推進,透過網路平臺的鋪陳,民眾也有了更多的藝術選擇。

對於大眾服務端,各場館不斷推陳出新,開發新的做法,而藝術創作的支持系統端,也在積極尋找方法。兩廳院在2020年至2021年製作《阿忠與我》,邀請身障藝術家進入排練場,除了創作之外,也在排練過程中發現許多可以修改之處,例如化妝間與無障礙廁所的距離遙遠、上舞臺的坡度等等。這些過程對於藝術家和藝文場館都是挑戰,但透過雙方的互動合作才能打造出一個符合實際需求的共融空間。

國內的藝術進駐空間多半是從舊有空間改善而成,許多單位並無法處理無障礙空間,但是透過資訊包的整理和軟體服務系統建置,加上各種新型的輔助工具,仍可以讓身障藝術家獲得較為完整的訊息,鼓勵藝術家持續創作、追求夢想。

樂齡與駐村

隨著日漸增長的社會需求和社會福利政策,在社區中有越來越多的長照和日照中心,在各地也逐步設有整合社會關懷、文化資源的「文化健康站」,社福系統導入藝術資源的案例逐漸多樣化。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後簡稱國藝會)在2019年開始跟英國文化協會合作,希望能鼓勵藝文團體或創作者為高齡者整合資源、策畫專業的藝文活動,發揮藝術的社會影響力。2017年逆風劇團以青銀共創藝術計畫為起頭,帶著高關懷的青少年走入中山老人住宅,年輕人與老長輩們共同發展出舞臺劇《夢想教室》、2021年又再次讓非行少年走入大同老人服務暨日間照顧中心,共同創作《偶有一個夢》。這些創作表演看似簡單,但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融入老福團體中,經過長時間的陪伴、建立信任關係建立、培養默契,才能打開心房,進入共創階段。這類型的共融藝術,不僅是讓藝術家走入特定社群,透過參與互動的方式產生創作,藝術家必須調整創作心態,從創作者轉為引導者,用不同的方式帶領引導長者們建立自信、脫掉包袱、釋放他們的創造力,讓長者在過程中有所激發、透過藝術的刺激,啟動每個靈魂裡的創造潛力。

文化平權進駐計畫

台北國際藝術村(後簡稱藝術村)在2021年開始啟動「文化平權駐村計畫」,藝術家提出不同類型的計畫,例如:薛祖杰邀請身障者一起觀看生活中的障礙,這些看得見的階梯和看不見的歧視為障礙者築起一道牆,讓身障者退縮、隱形。陳昱榮則是邀請HIV感染者進行共同創作,透過生命史和歷史檔案的訴說,從恐懼到憤怒再轉而接受和自處,重新探討社會集體意識面對HIV病毒所衍生的現象和反應,也描繪出生命的韌性和可塑性。廖芸婕開始追蹤街頭流動者的身影,聆聽他們每段「在路上」的故事,這些游移中的生活片段與和情感記憶,與一般人跨國、跨域的流動狀態產生呼應,也與移民、移工、移動者產生共鳴和交流。

為了瞭解口述影像在展場空間的操作,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和藝術村共同合作舉辦工作坊。在其中一次的駐村成果發表中,視障顧問許家峰來到展場,他先透過創作者本人的口說描述和解釋,深入了解展覽的內容和形式之後,再由許家峰擔任導師,指導明眼人擔任解說導覽員。在過程中,我們發現當口述影像者描述作品越詳盡,他們在腦中能出現的畫面就能越清楚,反之視障者對於空間、位置、顏色、深淺、光線的表達方式很不一樣,除了仰賴聽感之外,他們善於利用觸感作為理解畫面的工具,手掌、手軸和身體部位都能成為解說工具,增加理解作品的趣味性。參與工作坊的藝術創作者也十分驚訝,對於觀察事物的角度和多重感官的應用,有了更多的體會。

疫情帶來轉機

2019年開始,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打亂了所有人的生活作息,原本規畫好的展覽、演出、會議、交流活動都轉成了線上。雖然,對於創作者而言,同時兼顧現場空間和線上活動是很大的一個挑戰,但經歷了這樣的過程,我們看到了虛實整合的更大可能性,我們也相信,隨著網路科技的普及與便利性,能夠降低障礙,逐步完成社會共融、文化平權的想像。

臺灣在201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並可實行同性婚姻的國家,這件事情讓許多國際人士張大眼睛、豎起大拇指,讚揚臺灣社會的包容性。然而,社會上還有更多的社群需要被關懷、還有更多的議題需要被關注,包括身體主權、性別主權、年齡主權、族裔主權等。我們如何打造社會支援系統,而非只是發放社會福利?我們如何提高自我主體性的認知和行動,而非僅是對抗強權?我們如何透過藝術的力量,讓人人都能感受幸福、發揮創造力?當我們不再說我們需要討論共融、也不再需要爭取平權時,或許才是真正共融社會、平權時代的來臨。

多元共融的藝術實踐007.jpg
李曉雯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理事、台北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