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隱身鹿港的粧佛藝師 施世曈傳承之路

  • 次標題:第121期-2018/12
  • 文:林信慧
  • 圖:林信慧、施世曈
  • 點擊數:5197
施世曈希望能將此技藝以簡單明暸的方式向大眾推廣。( 施世曈提供)
簡介

第三代傳人施世曈原先並未打算繼承「粧佛」家業,直到2011 年父親施至輝經文化部指定為「人間國寶」國家重要傳統藝術「粧佛」保存者,他才又返回老家與父親一同執業,協助執行文化部為期四年的「傳習計畫」及規劃短期推廣研習課程,同時也累積自己的作品。

「粧佛」是製作神像的傳統技藝,結合木雕與漆藝,鹿港施家傳承「泉州派」粧佛技法,由施修禮、施至輝傳至施世曈如今已三代,泉州派注重比例、佈局,作風較細膩典雅。

圖2 施世曈製作粧佛的工作桌。( 林信慧攝影).jpg
施世曈製作粧佛的工作桌。( 林信慧攝影)

圖3 製作粧佛的雕刻刀。( 林信慧攝影).jpg
 製作粧佛的雕刻刀。( 林信慧攝影)

「人間國寶」
國家重要傳統藝術「粧佛」保存者

第三代傳人施世曈原先並未打算繼承家業,退伍後因母親身體不好,決定返家就近照顧遂跟隨父親施至輝學習,一學就做了八、九年,中間一度因為開放中國大陸製造的廉價神像進口,影響了臺灣做佛像的生意。因擔憂家中經濟收入家人讓他轉行,直到父親2011 年經文化部指定為「人間國寶」國家重要傳統藝術「粧佛」保存者,他才又返回老家與父親一同執業,也擔任施至輝行政助理,協助執行文化部為期四年的「傳習計畫」、規劃短期推廣研習課程,同時也累積自己的作品。


圖4 「粧佛」是製作神像的傳統技藝。( 施世曈提供).jpg
「粧佛」是製作神像的傳統技藝。( 施世曈提供)

談起少人知道「粧佛」製作過程,施世曈詳細介紹著:粧佛共十六道工序,首先「選材」多以樟木為主、「開斧」須以硃砂寫神祇名貼於木頭之上,「粗胚」為重要步驟,決定了雕像主要姿態、經過「細胚修光」、「磨砂」後,「開面」亦為雕琢神韻的重要工作,「打土底」指上底漆填平木材細痕、「粉面畫面」為五官、四肢上色,「塗油」讓後續漆線可黏著,漆線為立德粉、桐油、乾漆攪拌而成。

施世曈興致高繼續解說:「牽漆線」指勾勒線條紋飾,如祥雲、蟒龍、水波,「上安金漆」為「安金箔」前底漆,「著色」指為服飾填色上漆,常以五行顏色(即青、紅、黃、白、黑)為主,「栽鬚」後擇良辰吉時「入神」、「開光」。每個步驟、細節都是學問,堅持純手工製作,從木頭到成品至少需兩個月才能完成。

1-打造佛像前定要先打草稿.JPG
打造佛像前定要先打草稿。( 施世曈提供)

2-施世瞳認為最困難的是「粗坯」的成形.JPG
施世曈認為最困難的是「粗坯」的成形。( 施世曈提供)

3-細胚步驟決定了神像的主要姿態.JPG
細胚步驟決定了神像的主要姿態。( 施世曈提供)

粧佛製作最困難是「粗坯」的成形

學習過程中,施世曈認為最困難的是「粗坯」的成形,因為這個步驟決定了神像的主要姿態,而且一旦下手就沒有後悔餘地,除了畫草稿以外,更多的是經驗的累積,而「開面」也是重要步驟,鑿刻出神像的五官,要帶出「神韻」是最困難的,除了五官要對稱、平衡之外,佛教神像多慈眉善目、而道教神祇眾多會依客戶的需求做出威嚴、慈祥、和善等等感覺,這是最難掌握的部分,有時候做了好幾個小時仍然還不滿意,這時會放下工具到附近天后宮走走散心,回來後再接再厲!耐住性子邊學習邊修正。而最大的快樂是完成自己設定的目標,一件作品完成的時候!無論它會收到什麼樣的評價,在完成的當下就已經是最大的滿足、最高的成就感。

如今都以穩定的客製訂單為主,雖然沒有經營店面販售,與機器製造的神像價差將近10倍,但仍有許多找上門的客人,施世曈的原則是不接太趕的訂單,以能將作品做好為最高原則,希望維持良好的品質,除了神像製作之外,也接受周邊產品訂製,例如替神賀壽的牌匾、裝載神像的木框、木座等。以往都是按照客人或神明指示來製作,但現在他會與客人溝通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專業的角度給予建議,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才開始製作。不過他也感嘆,以往人際關係密切、互相信任,傳統作法是神像還在半成品時就先「入神」,步驟是在神像背後挖洞、以儀式祈求神力注入,將洞補好後再完成後續工法,最後在外觀上看起來是一尊完整的神像。但現代人比較疏離,曾遭到質疑是否真的有「入神」過程,故現在將「入神」挖洞步驟留到最後讓顧客驗收,再以「八卦貼紙」補神身,但也造成神像外觀不夠完整的遺憾。

4-「打土底」指上底漆填平木材細痕.JPG
細胚完成。( 施世曈提供)

5-「開面」也是重要步驟,鑿刻出神像的五官,要帶出「神韻」.JPG
打土底。( 施世曈提供)

6-「著色」指為服飾噴漆上色,常以五行顏色(即青、紅、黃、白、黑)為主.JPG
牽漆線及粉面。( 施世曈提供)

「傳習計畫」讓父親收了首位外姓徒弟

以往「傳子不傳外」的習俗也因應時代調整而被打破,「傳習計畫」讓父親施至輝收了首位外姓徒弟陳宗蔚,成了施世曈的師弟,現今陳宗蔚在傳藝中心執行「接班人計畫」成立工作室獨自開業,施世曈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技藝的學習固然重要,但能有經濟收入來源才是能持續下去的方法,而明年(2019)施至輝預計收第二位外姓徒弟張壽財。

除此之外,施世曈利用這兩年多的時間搜集、紀錄、整理父親與祖父於廟宇中的作品,完成了《禮藝輝揚:施修禮、施至輝藝師粧佛保存記錄》預計年底(2018)出版,為「傳承粧佛」的重要紀錄!而他自己也正在規劃「浮雕課程」,希望能將此技藝以簡單明暸的方式向大眾推廣,並藉由親手製作來體會其中的細節與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