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黃俊雄、鄭一雄 - 五0年代臺灣布袋戲「南北雙雄」

  • 次標題:第3期-2015/10
  • 文:江武昌(戲曲學者、布袋戲導演)
  • 圖:江武昌(戲曲學者、布袋戲導演)
  • 點擊數:10261
(左)真五洲劇團在電塔唱片灌錄的布袋戲唱片封面。 (右)鄭一雄在三洋唱片灌錄的布袋戲專輯,唱片封面充滿古意。

黃俊雄、鄭一雄號稱臺灣布袋戲的南北雙雄或有些牽強,但以黃俊雄、鄭一雄的平生為人,也不會以此自得,但好事者選擇性地將臺北電視布袋戲黃俊雄與廣播布袋戲鄭一雄並列,號稱南北雙雄,似乎也無不妥,兩人讓布袋戲在電視圈、廣播界有了新的發展,確實可並稱雙雄!

18歲的黃俊雄與當年17歲的鄭一雄正值青春,正要出頭時。

1950年,黃俊雄18歲,鄭一雄17歲,一起在臺中市中山公園合影,兩人當時仍在五洲園劇團內外學習和觀摩,黃俊雄也擔任大哥黃俊卿五洲園第二團的打鼓佬,鄭一雄則已可擔任黃海岱內臺戲演出下午場的主角。這兩個布袋戲青年,在照片中已有著掩藏不住意欲振翼高飛,一沖向天的昂揚鴻鵠大志!

 

善用廣播、電視媒體  化傳統危機為轉機 

黃俊雄與鄭一雄師兄弟2人在民國1960到1980年代間,在臺灣布袋戲的新舞臺 -- 空中電波各擅戲場,是不爭的事實,當大多數傳統戲班、演員面對免費而方便的電臺、電視吸引大批觀眾而感到束手無策時,他們二人卻先後將廣播電臺、電視這兩個當時傳統內台戲最強大的競爭對手,轉化成他們最得力的「助手」,從而建立了個人演藝事業的一片天,不但化傳統的危機為轉機,更建立起「廣播布袋戲南霸天」鄭一雄與「電視布袋戲教主」黃俊雄各自的戲曲王國。

 鄭一雄、黃俊雄與許王在1987年新港奉天宮同臺。

 鄭一雄、黃俊雄與許王在1987年新港奉天宮同臺。

同為五洲元祖黃海岱栽培

黃俊雄(1933 - )、鄭一雄(1934 -2003),同是五洲元祖,虎尾五洲園掌中劇團黃海岱得意的兒子和學生,兩人年紀相差一歲。1951年,鄭一雄離開黃海岱出師回到嘉義新港組了「寶五洲掌中班」自闖天下,19歲的黃俊雄則背著黃海岱私下向鄭一雄的父親借「寶興軒」戲箱、戲偶在高雄富源戲院洽戲演出,初次上演即改編父親的「忠勇孝義傳」(即史豔文前身),前三天爆滿,但一部「忠勇孝義傳」的戲正常是演10天的戲,缺經驗的黃俊雄不到7天就把全本戲演完,情急之下,自己抓《濟公傳》、《封神榜》、《西遊記》等情節改編加入史豔雲劇中,演到史豔雲等中原群俠全陷入妖道擺設的絕技陣中,連西方如來佛祖也陷入陣內了要如何解脫?黃俊雄居然自己也不知所措起來。

後來黃俊雄自覺不好意思,但觀眾還是叫好不已,演到第13天,身體負荷不了,從沙啞到「消聲」,劇情也真的掰不下去,只好向戲院主人陳進慶求饒。初出茅蘆的黃俊雄就這樣鎩羽而歸,回到虎尾鄉下靜養,愛子心切黃海岱又氣又心痛。後來黃俊雄再創「五洲園三團」,重新登記真五洲掌中劇團執照,直到1970年黃俊雄在電視演出成名前,黃俊雄一直都以該團名稱發行黑膠唱片、在臺北西門町「今日世界」演出。黃俊雄後代在布袋戲發展上也卓然有成,現「霹靂」布袋戲為長子黃強華、次子黃文擇所創,「天地」則為幼子黃立綱所有,成績亮麗。

1969年7月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第81屆理監事會合影中,黃俊雄已是戲劇協進會的理事長(一排右5),前排自右起3人即:鄭一雄、黃俊卿、黃海岱。這張照片內的人物,幾乎全是當年臺北市以外的臺灣傳統戲劇界最重要人物,如明華園創辦人陳明吉(二排右7)、拱樂社陳澄三(前排左1)、新南光歌劇團劉寧超(二排左1)、高雄日光歌劇團羅木生(前排左3)、東華皮影戲張德成(二排右6)、關廟玉泉閣黃秋藤(二排左3)、臺春高甲戲陳福全(後排左5)、西螺進興閣掌中劇團廖英啟(二排右4)……。一代傳統戲劇名家,盡在這張珍貴的相片中,讓人深情追憶。

1969年7月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第81屆理監事會合影中,黃俊雄已是戲劇協進會的理事長(一排右五),前排自右起三人即:鄭一雄、黃俊卿、黃海岱。這張照片內的人物,幾乎全是當年臺北市以外的臺灣傳統戲劇界最重要人物,如明華園創辦人陳明吉(二排右7)、拱樂社陳澄三(前排左一)、新南光歌劇團劉寧超(二排左一)、高雄日光歌劇團羅木生(前排左三)、東華皮影戲張德成(二排右六)、關廟玉泉閣黃秋藤(二排左三)、臺春高甲戲陳福全(後排左五)、西螺進興閣掌中劇團廖英啟(二排右四)……。一代傳統戲劇名家,盡在這張珍貴的相片中,讓人深情追憶。

 

鄭一雄擁抱廣播放送  成就內臺演出盛況

稱黃俊雄為師兄,卻被黃海岱疼惜如己子,也一向尊黃海岱為師如父的鄭一雄,則是臺灣廣播布袋戲最先驅而成功的代表人物。如同黃俊雄成功地培養四子為電視布袋戲接班人一樣,鄭一雄更培育了在廣播布袋戲界經營得很成功的弟弟及許多學生(如五洲小桃源孫正明)。

1951年,藝成出師,鄭一雄組「寶五洲掌中劇團」,受到熱烈注目,可說享有當年商業劇場最風光的待遇。鄭一雄憑其五音、飽滿的發音、靈活的戲曲音樂唱唸以及對傳統章回小說戲的熟稔、初出茅廬就打開一片天。當年的廣播電臺打算將現場演出錄音,然後在廣播播出,但內臺戲團都擔心這樣就沒人要花錢買票看戲,拒絕這樣的要求。但鄭一雄卻不這麼想,他對自己的演出魅力有絕對信心,雖然事先不知廣播之後對自己有何影響,至少他是不以為意,沒有拒絕。

當廣播播出「新港寶五洲鄭壹雄布袋戲」後,每天源源不斷地接到成捆來信,且有一大部分是海外捕魚「討海人」、工廠作業員充滿感激的來信,因為收聽布袋戲的廣播,讓他們乏味而無趣的討海生涯有了極大樂趣……;被廣播吸引來的觀眾和流連戲院外面想要「學工夫」的青少年更不在少數。當時處戰後初期,臺灣農村凋敝,失學、失業青少年眾多,是社會潛在的不安定力量,鄭一雄收留了不少當年被認為不良的青少年在戲團學戲,後來鄭一雄的學生,幾乎都被公認是布袋戲界最謙沖有禮尊師重道的布袋戲藝人。鄭一雄已於2003年元旦因病逝世,享年70歲。

原本被傳統戲劇視為超強競爭對手的電視與廣播電臺,經過黃俊雄、鄭一雄的戮力經營成功而名利雙收之後,進入電視、廣播界演出反被布袋戲演出者視為演藝成功的明證!以此而言,稱黃俊雄、鄭一雄為「南北雙雄」當不誣也!

【懷舊放送】

民國80年11月鄭一雄在自家前(臺南縣仁德鄉太子廟)搭起戲臺演出一場布袋戲扮仙戲《大醉八仙》演出,多位布袋戲界要人包括黃海岱、新港寶五洲鄭一雄、桃園五洲永光明楊達雄、臺北小西園許王、關廟美玉泉黃順仁、臺中春秋閣施秋旺、嘉義翁正吉、板橋正五洲陳信義,還有臺南華燈劇場(今臺南人劇場)以及攝影家林柏樑均出席這場盛會,當時臨機拍攝的影片,仍可在網路上欣賞與記憶。

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