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在古字中有賜與之意,常與代表福祉的「祉」聯用,而有賜福之意,因此錫器亦有福氣的象徵和意味,吉利且討喜,除了當作日常用品,也常作為宗教祭祀的禮器。
尊貴並具有福氣象徵的古老金屬工藝
臺灣的錫工藝發展至今已有200多年,分布於西部沿海的港口舊都,鹿港因是對外通商的海口之一,而成為早期錫匠聚集與錫器發展的區域。清嘉慶年間,鹿港、臺南一帶,錫舖曾多達數十家,盛極一時。當時富有人家為了彰顯其生活品味與財富氣派,非常重視住家廳堂的錫器擺設,所以臺語有句俗諺:「入門看茶几交椅,桌上看花瓶五賽」,所謂「花瓶五賽」,指的便是香爐與一對花瓶、一對燭臺共5件錫製品。
日治時期,皇民化政策對祭祀禮器的限制,加上戰爭期間金屬材料匱乏等因素,使得錫工藝的發展逐漸式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因為物資缺乏,錫匠只好另尋替代材料,例如提高原料中鉛的比例以節省錫料的使用,因而降低了錫器的品質,用久後不但會氧化變黑,其中的鉛還會釋出毒素,有害人體健康,錫器便漸漸不再作為日常器具之用,而回歸祭祀、禮俗等用途。
1990年代,臺灣經濟起飛,進口的新純錫材料讓錫匠不用再透過舊料回收來加工錫器,高純度的錫製品一改以往暗沉的樣貌,令人耳目一新,低迷多年的錫器也終於迎來了嶄新的新時代。目前,全臺尚有萬能錫舖陳萬能父子、鹿港瑞興錫舖李漢卿父子、北港永豐錫店蔡明堂父子、嘉義乙成錫舖施學錦兄弟、尚春錫舖許戶田父子、臺南榮發錫舖洪崇銘兄弟、龍億錫工坊楊忠錡等錫舖還繼續製作營業。
陳萬能——臺灣錫工藝的代表性人物
鹿港龍山寺附近的「萬能錫舖」,玻璃櫥窗中陳列著許多宗教祭祀禮器,在陽光下閃閃生輝;只見店內戴著老花眼鏡的師傅正專注著手中作品的製作,他拿著木槌一會兒敲打著銀白色的金屬,一會兒又拿起身旁的烙鐵用小瓦斯爐加熱後進行焊接,一會兒又在焊接處用銼刀加以整修刨平,接著又以鋼板削光金屬表面,就這樣輪流交替的反覆進行著,手中的作品也逐漸成形。
這位老師傅就是著名的國寶錫藝大師陳萬能,年屆80仍日日勤奮不輟,堅持以手工創作錫器。他解釋,錫器製作非常耗時,因為工法程序相當繁複,包括:熔錫、壓板、鑄模、裁切、鍛塑、焊接、銼修、拋光、裝飾,每件作品往往需歷時數月才能完成,尤其是個人創意作品,從構思到製作完成,所需時間更長,是技術、體力與耐力的一大考驗。
陳萬能出身錫工藝世家,祖父那一輩開始從事打錫工作,他自13歲起跟隨父親陳滔先生學藝,承襲古法製作傳統錫器,16歲便已習得一身好手藝。但此時,臺灣因歷經戰亂、民間經濟活動萎縮,傳統產業沒落,昂貴的錫器乏人問津,市場一片蕭條,之後又因居住型態轉變,人們家中祭拜神明與祖先的廳堂縮小,神桌也簡化,錫器製造商卻無相應之道,機器大量生產的銅製供具乘機而起,錫器前途愈加黯淡。
努力創新 為錫工藝注入新生命
值此危機時刻,26歲的陳萬能靈機一動,因應供桌精簡化的趨勢,構思出把祭祀用的錫製柑燈和龍燭台合而為一的「龍柱燈」,雖然剛完成時並不被鹿港鄉親看好,銷售也不理想,甚至自己大哥還以錫工藝已經沒落為由,勸他改行。後經友人推薦,他前往臺北艋舺龍山寺附近的佛具行一試,沒想到佛具行老闆非常賞識他的作品,陳萬能因而得以穩住腳步開啟創業之途,他也因而領悟到創新的重要性,並決定以錫工藝製作為終身志業。
陳萬能認知到,一成不變是造成傳統工藝沒落的原因之一,於是他一方面重新設計,一方面則針對傳統錫器加以改造,並融合易經,創造出包括「餞盒」、「雙龍戲珠圓爐」、「八角麒麟爐」等新作,在市場上廣受好評。以祭祀禮器成功奠定事業基礎後,他也開始嘗試創作觀賞用品,「麒麟蓮花燈」、「麒麟望月」、「十二生肖」系列的擬真寫實動物造型,在他自創的手工「鍛構」技法下,精采奪目,也讓錫器一躍而為備受矚目的藝術品。
2011年文化部正式登錄「錫工藝」為國家重要傳統工藝,同時指定陳萬能藝師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陳萬能育有4子,次子陳炯裕、三子陳志揚、四子陳志昇,也都相繼投入錫藝製作與研發;三子陳志揚16歲開始習藝,20歲時即獲得第一屆民族工藝獎,成為臺灣工藝競賽史上最年輕的工藝師;四子陳志昇也不遑多讓,屢屢參加工藝競賽獲獎,極具天份。2020年5月,陳志揚及陳志昇並共同獲彰化縣政府新增認定為該縣傳統工藝「錫工藝」保存者,贏得鹿港陳家錫藝出眾、一門皆是優秀工藝師的佳話。
培訓工藝種子的一生職志
不但如此,為了讓錫工藝能繼續傳承往下扎根,陳萬能家族也付出極大心力,包括2000年應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邀請,於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傳藝工坊開設傳統錫工藝短期課程,吸引不少錫工藝愛好者參加;2013年,由4位臺灣科技大學女生:黃新雅、賴思羽、林純綺、陳怡姍所組成的團隊加入課程,接受陳萬能及陳志揚的教導,大學畢業之後也決定投入錫器創作,成立「物Woo Collective」品牌,打造現代生活餐具,多次獲得國際設計大獎,表現相當出色。
此外,2011年起由文化資產局推動,4年一期的重要傳統工藝傳習計畫,其中錫工藝的傳授也由陳萬能擔任老師,第一期有3位藝生完成傳習計畫,分別為陳萬能的四子陳志昇、李瑋及楊蕙如,2018年起李瑋及楊蕙如進駐宜蘭傳藝園區「傳藝工坊」進行創作示範與教育推廣;目前第二期傳習計畫甄選的3位藝生:陳政穎、徐智柔、蔡佩儒,其中陳政穎乃是陳萬能次子陳炯裕的兒子,如今孫子也傳承衣缽,令陳萬能備感欣慰,他也將培訓工藝種子視為人生的重要使命。
走過錫工藝的低谷黑暗期,陳萬能始終以「昨日創新,今日傳統;今日傳統,明日創新」這句話時時提醒自己,他堅信,求新求變才是讓傳統藝術與時並進、不被時間所淘汰、不被人們所遺忘的最佳法則,他也期許透過技藝的傳承,讓錫藝在世界持續綻放美麗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