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獵物的皮為衣飾是鄒族的特色,然而該如何將血淋淋的獸皮自獵物身上取下,並完美地製作成身上的衣服或配件、考驗著鄒族人的智慧。阿里山鄒族獵人協會成員、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助理教授浦忠勇,在解析鄒族傳統「鞣皮」的奧秘時,開宗明義地說:「拿自己狩獵而得的動物皮毛,製作成屬於自己的皮衣,是鄒族成年禮中重要的一環。」動物的皮毛除了可製作成衣服,也會做成披風、袖套、褲子、鞋子、帽子、獵袋、水壺等皮製物件,作為男子已成年的象徵。
取材自然 本然永續
鄒族的皮毛取材主要來自其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包括水鹿、山羊、山豬、山羌等,狩獵而得的獵物,會先以獵刀解剖切割,使其皮肉分離,「切割的刀工很重要,必須讓割下來的獸皮呈四方形,所以要順著獵物的肌理切割。」浦忠勇表示,鄒族特別注重獵物的解剖、切割,除了皮革要求完整漂亮外,毛也務必刮除乾淨,皮革上不能殘留碎肉,對於這些刀法技藝,長老都要求非常嚴格。
剛割下來的獸皮,鄒族人會趁其還富有彈性的時候,將獸皮四邊穿洞綁繩於箭竹搭成的框架上,此舉稱為「張皮」,亦即藉由拉力,使日曬過程中的獸皮維持平整狀態。由於年幼的獸皮硬度不足,容易撐破,很難獲得一張方正完整的皮革,因此鄒族人偏愛捕獵成年的動物,這樣的狩獵行為相當符合現今生態永續經營的環保概念。
張皮過程中,須刮除皮上殘留的肉,以免皮革腐敗、發臭,進而破壞毛皮組織;經過約莫半個月的曝曬,待獸皮完全乾燥,將其脫框下架,並再一次將皮革上的皮毛和肉屑刮乾淨。
獨特鞣皮技藝 體現鄒族智慧
日曬後的獸皮會變得硬梆梆,為了使皮革變軟,就必須仰賴鄒族的「鞣皮」技術。首先將已除毛乾淨的獸皮掛在黃藤上,以兩人為一組的方式,一人拉一邊,反覆拉扯皮革,藉由與黃藤的磨擦,讓皮革慢慢軟化,由於鞣皮相當耗費體力,這項差事通常交由青壯的族人擔當。
「鞣皮過程中還可以利用油脂,加速皮革軟化。」浦忠勇表示,除了泡水軟化外,還可將搗碎的花生塗抹在獸皮上,利用皮革與黃藤的磨擦,自然生成油脂,油脂滲入皮革後,再透過拉扯磨擦,皮革就容易軟化。
鞣好的皮革會視獸皮種類、大小,製作不同的服飾和配件,例如山羌皮可做帽子、山羊皮可做披風、水鹿皮可做褲子等。浦忠勇說,鄒族獵人目前仍沿襲傳統鞣皮技藝製作各式皮革服飾,為保存此一深具歷史意義的狩獵文化,部落裡的獵人協會還開辦鞣皮課程,希望能將體現鄒族工藝技術與生活美學的鞣皮技術,代代相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