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專家引路 一窺傳統南管整絃

  • 次標題:第133期-2020/12
  • 文:林珀姬 
  • 圖:林珀姬 
  • 點擊數:1921
傳統南管的吹奏,唱奏和形式非常講究。
簡介

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舉辦的「南管整絃大會」,今年邀請到來自離島的澎湖與金門的館閣2團,加上臺灣北、中、南各地館閣15團,共有17團共襄盛舉,完整地呈現傳統整絃活動,古老的傳統音樂與戲曲,帶你走進時空隧道,品嘗古人的音樂、戲曲藝術生活。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繼107年的《牛犁車鼓.太平歌.南管逗陣行》大型活動後,今年(109)也舉辦了兩日大型的「南管整絃大會」。此次參與的絃友將近200人,從「踩街」入場,揭開序幕,再進入文昌祠舉行「郎君祭」,現場祭品之準備、儀式程序都經過設計,可看到一場莊嚴隆重的「郎君祭」;祭典之後,在舞台上會舉行「踏棚」儀式,再開始正式的整絃活動。此外,同一天下午,還有南管戲《昭君和番》的演出,由「南管戲人間國寶」林吳素霞老師帶領南管戲藝生們演出,昭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但在現代社會裡,看過南管戲《昭君和番》的人,恐怕是寥寥無幾!

南管是啥乜碗糕? 北管又是啥乜碗糕?

有人說「南管」就是「很難管」,「北管」就是「別管」,此為玩笑話,不要當真!南管和北管是臺灣民間的兩大樂種,北管音樂的外放、喧鬧、熱烈,在民間廟會活動中,至今仍有其生存的一片空間,是臺灣庶民生活中很重要的音樂文化。

而南管幽靜清雅,唱唸以泉州腔的閩南話演唱,演唱咬字時使用了古老的切韻方式,形成「拆解字音」的唱法,例如:「心頭」二字的唱腔,「心」字要唱成「Si i~~im」,這就是「牽音」,有些不識南管的人會說:這種演出唱得「伊伊叫」,就是因為會聽到很多「伊」的聲音。

南管是千年活化石,是唐宋音樂的遺存,也是南方音樂之代表,它的音樂內斂、緩慢、含蓄,因為特別講究曲韻與咬字收音,使用的語言又是泉州腔的閩南語,是一種小型絲竹樂的演奏與唱,使用的樂器若是有拍板、琵琶、三絃、二絃、簫,則為上四管演奏,如果是較熱鬧的什音演奏時,則再加上小樣的打擊樂器叫鑼、四塊、雙鐘、響盞與玉噯(小嗩吶),這樣的音樂風格是相當細緻優雅的,長久以來,它一直流傳於泉州人聚落中。如今,南管與現代社會的步調有很大的差異,也因此在臺灣逐漸成為隱性的音樂文化。

南管唱奏 陰陽五行相融

南管的上四管唱曲方式,是簫、二絃、三絃、琵琶、拍板依順時鐘方向排列,唱曲者執拍板居其中,其左邊為簫與二絃,右邊為琵琶與三絃;琵琶為萬軍主帥,而簫則為先行軍帶路者,左右兩邊的樂聲為陰陽,陰陽互補,傳統五行的概念,在南管音樂中體現。

下四管為小樣的打擊樂器:響盞、雙鐘、叫鑼、四塊等,作為什音演奏時,則再加一支噯仔。下四管樂器的演奏以「金木相剋」的原理行之,叫鑼中的木魚、四塊與拍板,皆屬木,在拍位上打擊;響盞與雙鐘屬金,必須避開拍位而敲擊;四塊與響盞依琵琶骨敲擊節奏,叫鑼中的小鑼則作「插縫」演奏,基本上是打在後半拍「插縫」,原理相當簡單,巧妙則各自不同,視個人創意發揮。

南管音樂的內容又可分為指、曲、譜。「指」是套曲,有詞,但演奏時不唱,各套曲長短不一,演奏時間大約是1550分鐘之間,早期各館閣絃友交流活動時,常以「五大套」指套作為必備曲目,這五大套是《趁賞花燈》、《一紙相思》、《自來生長》、《心肝跋碎》、《為君去時》,現在少見,各套的演奏時間大約在3045分鐘之間。

「曲」是南管音樂活動最重要的部分,曲的長度短則45分鐘,長則2025分鐘,甚至超過30分鐘以上,目前大曲已少人演唱,較常被演唱的小曲目被稱作「籠面曲」,如〈非是阮〉、〈山不在高〉、〈元宵景緻〉等等。

另外,「譜」又稱「大譜」,是純器樂的演奏,長度大約在
15~25分鐘之間,其中以《四時景》、《梅花操》、《走馬》、《百鳥歸巢》為最著名,合稱「四梅走歸」。

南管音樂活動多配合南管樂神郎君爺春秋二祭時舉行。整絃時依起指、落曲、煞譜程序演奏,起指可從「噯仔指」起,是什音演奏,較為熱鬧,類似中國戲曲的「鬧台」,有暖身作用,接著是「簫指」,上四管演奏,然後活動的主體就是唱曲,被唱過的曲目不得重複,所以,如果所學不多,曲目已被先唱了,就只好坐著欣賞其他人的演唱,無從表現啦!唱曲活動接近尾聲,就必須「煞譜」,選擇與最後一曲同一管門的一套譜演奏,以示活動的結束。

南管與南管戲 吟唱傳統之美

南管純粹是音樂的奏唱,但是當戲曲使用了南管的唱腔來演戲,就是我們稱呼的「南管戲」。「南管戲」早期傳自大陸泉廈地區,從前這種戲班稱為「七子班」,因為是以七個尚未變聲前的男孩子來扮演,故稱「七子戲」,從郁永河〈臺灣竹枝詞〉(1697)有云:「肩披鬢髮耳垂璫,粉面紅唇似女郎。馬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作者自注:梨園子弟,垂髻穴耳,傅粉施朱,儼然女子。土人稱天妃神曰馬祖,稱廟曰宮;天妃廟近赤崁城,海舶多於此演戲酬怨。閩以漳泉二郡為下南,下南腔亦閩中聲律之一種也。)此竹枝詞所描述的就是臺南媽祖宮前「七子戲」的演出。

下南腔指的就是泉州腔的閩南語。林吳素霞老師於2010年獲登錄為臺灣文化部的「南管戲人間國寶」,現在「南管戲」不同於舊有的「七子戲」,自林吳素霞老師學戲開始,就已經不是小孩子演戲,自然不能稱為「七子戲」,但它用南管聲腔來演唱,稱為「南管戲」反較貼切,就如同現今臺灣的歌仔戲是以七字調等歌仔調演唱搬演戲曲故事,所以稱為「歌仔戲」一樣。

南管是音樂,不是戲曲,是臺灣民間重要的一個合樂樂種,它的演出最基本的形式就是簫管演奏,是五人小組的奏唱,最熱鬧的演出是噯仔指的什音演奏。但把南管當作戲曲的聲腔演戲時,就叫做「南管戲」。在大陸泉廈地區的七子戲屬梨園戲之小梨園戲(梨園戲分大梨園、小梨園,小梨園又稱七子戲),但演唱的聲腔卻在「戲改」時,做了很多的變革,所以梨園戲的演員不一定會唱南管(大陸稱為「南音」)。

目前在臺灣也稱「南管戲」的,還有在新北市登錄的保存團體——九甲戲的「新錦珠南管劇團」,在音樂上的處理是「南唱北打」,科步處理較接近歌仔戲的流暢,與林吳素霞的「南管戲」不同,但有不少劇本,二者都是傳自早期「七子班」的徐祥老師。

傳統劇種皆以地方聲腔為名,就是因為各地的語言差異產生了不同的聲腔,各劇種都是用地方語言演戲,因此明清兩代就出現了所謂的「亂彈」。在臺灣,早期職業班的北管劇團就稱為「亂彈戲班」,但如果是館閣子弟粉墨登場演戲,就稱「子弟戲」。所以,林吳素霞老師年輕時學戲,當時演戲當屬「南管子弟戲」;也幸好有林吳素霞對南管戲的執著,才能使「南管戲」一直流傳到今天,她的第一屆傳藝藝生已有張春玲、陳燕玲、吳炳慧三人結業,成為「南管戲」的種子教師,為南管的傳承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