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重現餉耗再續傳承 從除耗及泛神看見的民俗意義

  • 次標題:第139期-2021/12
  • 文:林茂賢
  • 圖:何朝明、神明的囝仔、李冠杰、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 點擊數:1806
人們在冬至這一日會將糯米粉製成的湯圓黏於門扉和器物上,此一習俗又稱為餉耗。
簡介

臺南將軍區苓仔寮地區近年來恢復了一項過往冬至舊俗——餉耗。這項習俗因社會變遷漸漸被人淡忘,許多人也並不清楚可能的來歷,或許,我們能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並從傳說故事中看見臺灣人愛物惜物的感恩之情。

習俗,在文化人類學是指一個地區的社會文化裡,長久以來自然形成的習慣與禁忌等總和,可牽涉到人類生活上的基本需求,如食、衣、住、行,及人際關係或社會發展的生育、婚嫁、喪葬、宗教、歲時等;但習俗並非永恆長存,而是會隨著時間、地域、族群以及文化的消長,有所更迭、變化。

冬至對於許多民族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日子,在臺灣也是如此。古諺云:「冬至湯圓、夏至麵。」對許多人而言,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是吃湯圓的習俗,因此在俗語裡也有「冬節圓仔食落加一歲」的講法。不過冬至的傳統習俗,並不僅有吃湯圓而已,過往在臺灣各地都有所謂「餉耗」的舊俗,又叫「糊圓仔丁」,可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該習俗多已被淡忘,僅在古冊舊書中能見到紀載。不過近年來,臺南將軍區苓子寮地區因對鄉土文化的重視,重現了這已斷絕五十多年的傳統舊俗。

驅除虛耗以求平安的餉耗習俗

所謂「餉耗」,或許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從歷史文獻的紀載來看,「餉」這一字本意為「送食物給他人」,在《說文解字》中即解釋了:「餉,饟也。从食向聲。」餉是饟的古文。在《詩經.周頌.良耜》講述農事中所說的描述:「或來瞻女,載筐及莒,其饟伊黍。(來送飯探望你的人,挑著方筐與圓莒,裡頭裝的是黃米黍飯。)」指的正是此意。

而「耗」指的是所謂的「虛耗之神」,如《說文解字》中云:「魖,耗神也。」注曰:「秏鬼也。秏舊作耗。今正。秏者、乏無之言。」由此可知,耗神即耗鬼,起初耗的形象並無定型,但隨著時代的演變,南北朝時期的《異苑》便曾如此記載耗的惡形象:「虛耗鬼所至之處,令人損失財物,庫藏空竭,名為耗鬼,其形不一,怪物也。」在此之前,耗的樣貌一直沒有一個具體的描述。直到《唐逸史》中一則有趣故事,耗的樣貌才逐漸被勾勒清晰:傳說唐玄宗因瘧疾臥病在床,白天夢見一個小鬼前來偷取他的玉笛及楊貴妃的香囊,唐玄宗見狀十分生氣,上前斥問小鬼是誰,小鬼便說:「我是虛耗。」並解釋自己名稱的意涵:「虛者,望空虛中,盜人物如戲;耗,即耗人家喜事成憂。」耗在此始有了明確的樣貌:為紅衣犢鼻,一腳跛足無穿鞋,另一腳穿鞋,腰上掛著一隻鞋子及一支竹扇。

大約自唐宋以後,便有所謂「照虛耗、打耗、飼耗、除耗」等「除虛耗」的習俗開始出現,其中「飼耗」為明清時代福建漳州府及其鄰近地區的習俗,人們在冬至這一日會將糯米粉製成的湯圓黏於門扉和器物上以祈求除去虛耗。飼又同餉,故這類似的意義概念,可從清朝澎湖廳的方志《澎湖紀略》當時的紀載一窺「除虛耗」的文化遺緒端倪,且瞭解冬至對於當時人們的意義:「冬至日,謂之長至節,家皆以糯米粉做湯丸,宰雞煮肉,以祭祀家堂祖先。祭畢,闔家飲酒、食湯丸,以為添算,謂之團冬。是日,即古所云亞歲也;澎人彼此不賀冬,獨祭於其家而已。門扇粘一丸於其上,謂之『餉虛耗』云。」

從燈猴故事看見萬物有神的概念

但如果從臺灣本土的神話傳說來看,則可能與萬物皆有神的觀念有一定關聯。而要談這概念之前,還得先從一項臺灣先民常用的器具——燈猴,開始說起。

現今臺灣社會並不似舊時以油燈照明,在玻璃油燈出現以前,富貴人家以較好的陶瓷或金屬製燈架油燈照明,一般家庭常以竹製燈架的油燈照明,這類竹燈架約五寸高,被稱為燈猴。不過竹製的燈猴容易皸裂污損,因此以前的人每到除夕就會把舊的換掉,避免燈猴變形崩壞,使油碟因放置不穩而有發生火災的危險。

也因此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每當到了冬至前夜,家家戶戶都要預備湯圓祭神祭祖,並將湯圓黏在水井、灶台、水缸、米甕等家庭器物上,以慰勞它們終年的操勞與辛苦,這習俗被稱為「餉耗」。但有一隻燈猴,卻因人為疏忽被遺漏了,便對此不滿,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說人類的壞話,說凡間百姓忘恩負義、浪費食物,於是玉皇大帝便命龍王在除夕時降下大水將臺灣島淹沒(有一說是沉島)。後來經眾神向玉皇大帝說明,玉皇大帝才知道一切都是燈猴的謊言,因此免除了本將發生的浩劫,並懲罰了燈猴。而這也成了元旦、新年等節日的起源。

從這一故事來看,很明顯可看出與中國大陸「除虛耗」的概念有所不同,反倒是與感念萬物辛勞、萬物皆有神的民俗信念有關。著名人類學家詹姆斯.喬治.弗雷澤爵士(Sir James George Frazer)在其著作《金枝》(The Golden Bough: A Study in Magic and Religion)中便指出人類對時間的看法不外乎循環時間與線性時間,前者屬於農耕民族的傳統,後者則屬於遊牧民族的習例。

時間觀念的不同,也自然影響他們對萬物本有的起源及靈魂應歸依何處的看法。簡單來說,循環往復的時間觀,造就死亡不過是另一旅程的重複開啟之路的觀念,故容易產生萬物有靈的泛神概念。對應到臺灣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架構,再加上流傳久遠的燈猴民間故事,興許可略見這當中的一二脈絡。

從在地重現看見習俗的價值

如今在臺南將軍區苓仔寮地區,苓保社區於2016年便開始重現此一古老的舊俗。將軍區苓保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何朝明便指出,餉耗其實約已斷絕五十多年,過往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餉耗逐漸被淡忘,僅有少部分上了年紀的長輩還記得。後來因他與當地庄民耆老提及記憶中的這項習俗,他們依稀記得小時候長輩會在冬至時於畚箕、掃把等生活用具上黏上湯圓,表達對器物的感激之情。過年後,小孩們會取下風乾的圓仔拿來火烤當點心食用。在物資匱乏的時代,這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也演化出獨有的惜物文化。再加上當地大廟保濟宮舉辦送火王儀式的機緣,希望能配合廟方重要民俗活動的機會,向當地居民宣傳並恢復這項習俗。

文史工作者張淑賢連續幾年在暑期舉辦無形文化資產冬至送火王工作坊向在地苓和國小學生說明冬至送火王民俗及餉耗的文化內涵,期望藉此能將這份珍貴的習俗傳承下去。曾有一位工作坊的小朋友,在瞭解這項習俗後,學以致用,將湯圓黏在書桌上,以此感謝書桌一年來的陪伴與辛勞。也曾有當地國中老師帶領學生協助老人家進行餉耗儀式,增添世代間互動交流機會,由此可見文化教育的紮根之效與重要性。

餉耗(糊圓仔丁)其內涵是象徵對器物的感恩,無論門窗、水井、雞舍、缸灶、水甕等,都提供人們居住生活的安全、飼養牲畜的空間,人們也必須心存感激,因此以餉耗表示酬謝慰勞。隨著時代變遷,我們或許忽略了許多傳統文化的內涵,然文化一旦遺失、忘卻,便很難再次復原。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其實最終還是需要在地居民的一同努力,才有可能得以延續下去。因此如今見到在地社區主動推廣,並極力將習俗當中的正向內涵傳遞給社會及下一代,這值得我們重新省思其中文化傳承的珍貴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