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當藍染遇見口罩—疫外結合傳統的臺日熱門商品

  • 次標題:第140期-2022/04
  • 文:鄭美淑
  • 圖:鄭美淑
  • 點擊數:491
由於日本有松當地不適合農耕,而發展出農業以外的生計──絞染的產業,這就是有松絞染的起源。

現今的名古屋市綠區有松町是1608年時尾張藩獎勵桶狹間村建立衛星城鎮(即大城市邊緣的小型城鎮),於東海道一帶所建立的村庄。由於當地不適合農耕,而發展出農業以外的生計──絞染的產業,這就是有松絞染的起源。


因不適農耕而發展起的有松絞染


當時行經東海道的人流越來越多帶來絞染更多的販賣交易量,鄰近的村庄也開始有人進行絞染行業,有松的業者也因此向藩政府提出取締的要求。天明元年(1718年)尾張藩頒布了「絞職觸書」,使有松的絞染業者得到了絞染的營業獨佔權。

絞染在江戶時期就成為了東海道地區的一大名產,但是到了明治時代獨佔權消失之後絞染的製造就擴張到日本全國。東海道也轉移道路至東海道線,街道變得冷清,有松地區的絞染販賣也急速的衰退。有松的絞染職人為了打破這樣的困境開始開發新的技法,利用轉移的東海道線將販賣範圍擴張到全國因此也突破了這個困境。

過了明治時期,大正時期也持續開發新的技法,在有松地區就產生了許多世界上前所未見的新技法,直到現在也被認為是許多不同技法的產地。每個技法都呈現出不同的紋樣,因此有很多不同的技法而呈現了相當豐富的圖樣變化。


名揚四海有松絞染 海內外藝術家也瘋狂


有松絞染因為有它的歷史以及技法的多樣性,有松地區被譽為絞染界的聖地。每年都會有許多海外的藝術家到有松研修,也因此誕生了許多海外的絞染作家。時至今日「SHIBORI」已經被全世界當作絞染的共同稱呼。

2020年開始疫情蔓延,日本也相當嚴重,口罩是民眾外出時必備的防疫用品,有松地區的業者利用有松絞染的布料開發布口罩,據日本媒體報導,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舉行記者會時,戴著「有松絞染」的手工布口罩。並且說,「戴上這種口罩,心情就會很好。」在網絡上引發討論,意外地讓這些手工口罩成為人氣商品。一開賣就馬上完售,供不應求。

此外,在日本的染織工藝區域——久留米,當地的染織業者也開發了「侍(武士)口罩」,與此同時,沖繩當地一家老店也利用當地的傳統染色工藝「紅型」布料製作口罩。這些日本各地自疫情後興起的染織手工口罩熱潮,正好也證明了傳統手工技藝不必然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消逝,反倒是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正巧是在時代的變遷下能化為時尚、引人熱論的原因。


臺日交流藍染技藝 在地品牌傳承客家藍染

 

位於臺灣苗栗三義的卓也藍染, 除了是目前臺灣在地傳統客家藍染的重要品牌之一,身為創辦人的我也曾遠赴日本當地與之交流藍染技術。卓也藍染的藍染布是由自家種植的山藍藍靛染製而成的。山藍,俗稱南板藍,根據文顯記載及科學研究證明本身就有消炎抗菌效果,所以我們把藍染布拿來做口罩,已經生產十幾年了。

天然藍靛藍染口罩布套本身有消毒抗菌效果,再加上醫療用口罩,更能達到雙重防護的效益。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公佈的說明指出:配戴醫用口罩加上外層布口罩,可以增加一倍防護力。在環保的角度上,布口罩套能洗滌重複使用,裡面的醫療口罩也能晾曬於太陽下,殺菌消毒後再次重複再用,可減少資源浪費。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卓也藍染便因應防疫需求,當下廠長就請車縫室設計師打樣,製作好幾款設計,經過日以繼夜的不斷調整,始確定版型。並在精算成本後,才開始生產製造。也正是因為價格實惠、用料精良,在網路上架後不久,便受到各地民眾廣大迴響。

另外,我的好友王淑麗也推波助瀾,協助卓也藍染在媒體上曝光。也因此當時的訂單多到接應不暇,每天需要兩個員工全力協助接訂購電話,生產基地的夥伴們也全部投入製作行列,但也還是沒能完全達到預期目標。為了讓大家能在嚴峻的疫情之下,可以盡快收到布口罩,於是當時的廠長便努力尋求外援──找人協力開刀模、切布,找家庭代工,才終於解決了生產不及的燃眉之急。另外也開發了「燒花布抽換式立體布口罩」,期望提供不同的款式,給疫情之下的每一個客人能有更多的選擇。

我常想,因為這一波疫情,全世界的人每人每天一個口罩,累積下來的口罩垃圾該有多嚇人,如何延續物命,共體時艱,是我們每一個地球人應該好好省思並且身體力行的。而這也正是卓也藍染身為一家社會企業在堅守傳統工藝之餘,也同時注重社會環境的一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