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郊商人知音匯集下的振聲社
「振聲社是清乾隆年間,由三郊商人所設立的南管館閣。」振聲社前社長蔡芬得說,早期來自福建的移民,在臺灣定居後,帶來了家鄉的語言文化與風俗習慣,也帶來家鄉的音樂。臺南是臺灣古都,也是臺灣早期政經文化中心,為使貿易通暢,臺南商人組織了「三郊」,亦即北郊、南郊和糖郊,「郊」是清代至日治時期的商業同業公會,這些三郊商人閒暇時經常聚會聯誼,因思念故鄉南管音樂,在知音匯集的情況下,振聲社誕生了。振聲社最初設立在臺南水仙宮,時任負責人從閩南地區聘請師資教授南管,全盛時期社員超過百人,後來館閣曾遷至普濟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又遷入祀典武廟,以六和堂為館閣所在地,也因為這層關係,在祀典武廟祭典場合上,常可看見振聲社身影,直到2000年,館址則再從祀典武廟搬遷至臺南市中西區忠孝街112號現址。
振聲社創立迄今已二百三十年,社長為館閣代表人,對內負責行政事務,對外負責交際工作;「館先生」則是駐館傳授音樂的教師,蔡芬得不但曾任振聲社社長,也兼任「館先生」,更被登錄為臺南市傳統表演藝術「南管」保存者,他說:「持續傳承與培育師資是振聲社的最大使命。」他表示,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南管音樂,培育南管學習人口的工作非常重要,振聲社秉持傳承精神,開館授課,讓有興趣的人有學習的機會,學成後擔任種子教師,達到薪火相傳的目的。
古老南管文物的藏寶庫
另一方面,振聲社也保存了許多南管樂器和樂譜,蔡芬得認為,這對南管音樂的傳承與推廣助益甚大,因為持續使用,可使老樂器發光發熱,例如鎮館之寶──琵琶「寄情」,就是清嘉慶二年(1797年)製,以圓潤、金石音色著稱;而振聲社擁有充足的樂器,方便無樂器的社員練習或借用,不須第一時間花錢購買,減輕了初學者學習時的負擔。
南管樂器有所謂「上四管」與「下四管」,前者指的是琵琶、三絃、洞簫、二絃;後者則是指響盞、雙鐘、四塊、叫鑼,蔡芬得表示,「上四管」主要分為兩層,一層是骨幹樂器,即琵琶和三絃,也屬於彈撥樂器,按照樂譜彈出基礎音;另一層是指洞簫和二絃,這兩種樂器具有旋律上的潤飾作用,偏即興演出,演出者可即興「加花」,增加裝飾音,讓音律有了更豐富的變化。
南管音樂的陰陽互補
「南管樂器編制也具備陰陽互補的關係。」蔡芬得表示,琵琶與三絃雖同屬骨幹樂器,但兩者音色仍有所區分,前者高亢清亮、後者溫潤柔和,因而形成陰陽互補的關係;同樣在洞簫與二絃之間,在音色上也具備互補功能。
「下四管」則屬於節奏樂器,因為敲敲打打,發出不同音色,在演出時營造開場時的熱鬧效果。蔡芬得說,在南管的特殊的曲目裡,還有所謂的什音,除了「上四管」和「下四管」外,另外再加上拍板和噯仔,什音合奏的整體音樂性就更為豐富了。
身為振聲社「館先生」,蔡芬得除了琵琶之外,對洞簫、二絃、三絃也相當熟稔,在接觸南管之前,他還是一位中學音樂老師,師承南管名師張鴻明、蔡青源等人,將古早南管手抄樂譜電腦化,並深入淺出地整理出一套教學方法,對保存南管音樂貢獻良多,已被臺南市政府登錄為傳統表演藝術南管保存者。
很多人分不清楚南管與國樂,蔡芬得表示,其實兩者之間不只樂器構造,就連彈撥指法也有差異,以琵琶為例,南管的琵琶是橫抱,保留了唐宋時期形式,國樂則隨著時代演進。簡單來說,國樂是從傳統樂器上做了不少的改良與變化,比較接近西化,例如和聲,這在正統南管樂曲裡是聽不到的,而且國樂講求技巧,南管講求的是韻味,相較之下,南管就更為傳統古樸了。
而南管樂譜也與國樂有所不同,蔡芬得說,國樂一般使用簡譜,有些專業的樂團也使用五線譜,但南管用的是工乂譜,源自於隋唐時期的記譜法,因用工、尺等譜字記寫唱而得名,相較於由左而右的橫行樂譜,工乂譜則採由右而左的直行,如同文字般,屬於文字譜的一種。
南管音樂走入藝術廳堂
振聲社自2004年起,即持續在各地進行展演與成果發表,比較特別的是,振聲社的展演場域已跳脫傳統宮廟,而走進音樂廳,有些展演甚至跨界合作,與不同領域的團體或藝術家進行跨界多元的結合,去年3月5日,在臺南市中西區信義街兌悅門舉行的「光之手*南方聲夜景」活動上,振聲社將南管音樂與光雕藝術結合,聲光特效下顯更獨特,獲得不少好評。
南管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有「傳統音樂活化石」之稱,振聲社除了開辦的南管研習班,並將歷年來在各地展演的內容和成果錄製成影像後廣為流傳,可謂臺灣南管音樂的最佳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