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從廟口到現代劇場 林永志讓北管音樂很藝術

  • 次標題:第149期-2024/06
  • 文:顏怡今
  • 圖: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北木偶劇團
  • 點擊數:71
林永志擔任武場指揮。(臺北木偶劇團提供)
簡介

「北管」是被登錄在臺灣非物質文化遺產潛力名錄的傳統藝術,但在許多人印象裡卻是「廟會的鑼鼓喧天」或是「出殯的哀樂」,如果僅僅只是這樣,怎會有人為它一生懸命不悔呢?投入北管音樂三十年的臺北木偶劇團團長林永志認為,北管有韻味優美的官話念白,還有如爵士即興魅力的音樂性,不僅充滿讓人無法抗拒的藝術魅力,更是重要的傳統樂種。

北管音樂魅力無窮

一聽到「北管」你是不是也直覺認為「很吵」?林永志解釋,那是因為多數人所接觸的都是戶外演出的北管,像是廟會、做醮或是婚喪喜慶,因為空間的關係,音樂表現自然會氣勢磅礡、喧鬧高亢,他說:「其實北管也有很多古典優美的牌子,適合在劇場裡演出。」

因為爸爸在廟裡當志工,林永志國小三、四年級就開始接觸北管音樂,至今已經有四十年歲月。林永志說,剛接觸北管音樂時,發現它和西樂系統不同,一樣的音階卻有不一樣念法,及至操作樂器更覺有趣,於是就這樣「一館」(指一位老師一次為期四個月的學習課程)「一館」的往下學,驚覺北管音樂無窮變化、內涵深不可測,從此墜入「深淵」!他笑著說,即便到現在,他也還在學習。

學習北管過程需反覆聆聽熟記曲牌旋律,國高中時期,林永志的同學戴耳機聽流行音樂,他則是入神地聽耳機裡的北管音樂,同學發現時笑他是「肖ㄟ」。其實林永志當時沒說出口的是,太可惜了,你們不知道北管音樂有多迷人好聽!


十年扎根基礎功 融會貫通創新無限

投入北管音樂學習,林永志一路上追隨過許多大師,十二歲由張文雄、張文敬兩位老師啟蒙,十七歲加入西田社布袋戲劇團,十九歲進入亦宛然掌中劇團開始職業樂師生涯。二十二歲時,林永志眼見北管戲演出愈來愈少,於是正式拜北管大師邱火榮為師,深入研究北管音樂,成為國寶大師得意門生,二十五歲再加入河洛歌子戲團向呂永輝學習京劇鑼鼓,一路不設限的全面性學習,讓林永志不管是北管、布袋戲或是歌仔戲,都能有獨到的音樂詮釋與表現。

不同於兩三年摸索就能「出師」的才藝,林永志強調,北管重個人修為,沒有十年磨練是無法有所表現。相較西樂型態是「演奏者演奏作曲家的作品」,北管傳統的工尺譜多只有骨幹音,譜裡面可能只有八個音的樂句,但每個演奏者卻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詮釋,有的加入很多音在裡面,有的將前後段重組變奏,在這些即興變奏中不破壞樂句,變化出無限可能。林永志笑著說:「初學時非常苦惱,老師一首曲子三天彈奏的都不一樣,所以光靠死背來理解北管音樂是行不通的。」他以「北管」國歌之稱的《風入松》為例,一樣的工尺譜,隨著演奏者情緒與當下環境不同,有時是輕快愉悅,有時則低吟溫柔。

林永志認為,在學習的前十年,除了仔細觀察學習,更要廣泛接觸充實內涵,他說:「在這個階段,模仿學習是必須的。」從模仿開始一路摸索,慢慢積累十年光陰,有了扎實基本功,並將之內化成為自己的修為,才能轉化出屬於個人風格的詮釋表現。林永志說,這過程就像是原本只是一碗陽春麵,你要能將它變化出味道不同的什錦麵或海鮮麵。面對當今流行的創新跨界,林永志認為,當你好好的把所學融會貫通,方能得心應手的把每一個音樂放到該有的位置上,昇華傳統北管音樂之美。


培養新世代觀眾 讓北管音樂後繼有人

近年積極投入北管傳承與推廣的林永志說:「以前興盛期,北管藝師一年可能有四百場的演出機會,隨著傳統戲曲式微,現在一個月難得有一場表演,這對傳統藝術傳承非常不利。」林永志慶幸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推出「傳統藝術接班人-駐園演出計畫(後簡稱接班人好戲台)」,他認為這對傳承者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北管以團體表演為主,臨場及默契非常重要,準備演出過程的細磨,以及臺上實際表演的經驗,能提升藝生的實力與學習動機。」

除了提供舞臺之外,林永志發現,接班人好戲台的觀眾以觀光客居多,很多都是對北管少有接觸與認識的一般觀眾,因此節目的內容與演出形式,必須設法讓觀眾在短短三十分鐘裡看到沒有冷場的演出,所以必須把一齣原本二個小時的戲曲,抽取其中精華來表演,同時思考哪些橋段加入什麼樣的口白、什麼音樂來豐富內容,整個的鋪陳設計又必須連貫流暢不突兀。

2023年「臺北木偶劇團」演出的《蟠桃會》與《斬影》,即由戲偶精彩演繹八仙過海和孫悟空故事,觀眾隨劇情感受北管福路派音樂平穩流暢的魅力。而為了讓觀眾可以體會北管音樂「舊路」與「新路」之不同(舊路指的是福路的梆子系統,新路則是西皮的皮黃系統),林永志也曾在接班人好戲台中策劃由延樂軒北管劇團演出的《王英下山》,同一齣戲上午演出「舊路版」,下午場演出「新路版」,觀眾如果上下午場都看,就能明白新舊路本質與呈現上的不同,對北管會有更全面的認識。林永志期待透過這些特別的策劃,讓民眾在認識北管音樂之餘,能產生興趣投入學習,他說:「當北管音樂有人看、有人學,這項傳統藝術就能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