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己擅長的樂器與彼此交談,透過無國界的音樂碰撞和文化交融,進一步與世界對話,大提琴家馬友友16年前發起「絲路計畫」,這個月將再度訪臺演出。「絲路計畫」持續多年,不曾顯露疲態,不但至今仍然持續進行,更啟發許多後輩音樂家在交流中找到的不但是音樂,更有人生的解答。
大提琴家馬友友16年前發起「絲路計畫」不但至今仍然持續進行,更啟發許多後輩音樂家在交流中找到人生的解答。
最知名的華裔大提琴家
大提琴家馬友友是知名度最高的華裔大提琴家,他祖籍中國,出生法國,在美國長大,茱莉亞音樂院畢業後在哈佛大學拿到人類學學位,演奏邀約不斷。至今馬友友錄製專輯超過75張,得過15座葛萊美獎。
在古典領域已經站上巔峰,馬友友卻不因此而滿足,「大家都說我很聰明,我從小帶著這份音樂天賦長大,我從未致力成為一個音樂家,而是自然成為一位音樂家,所以我會疑惑我自己到底是誰?而絲路計畫給了我答案。」
要離開熟悉的頂峰另覓山頭,馬友友的決定絕非偶然。
馬友友讓絲路音樂有了不同的當代意義。
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時,馬友友一路順遂的天才音樂之路,卻讓他開始猶豫不前。帶著天才的反骨與好奇心,馬友友轉念哈佛大學,投向人類學的懷抱。人類學讓他看見西方古典音樂以外的世界,讓他深刻的感受種族和地域之間的衝突,往往出自對於彼此的認識太過淺薄。自此,馬友友心中就此埋下人文關懷種子,一路隨他學業完成,持續成為揚名國際的古典音樂獨奏家後,藉由絲路計畫開枝散葉,也開出了一條文化上的新絲路。
一群陌生人可以擦出火花?
16年來,馬友友與不同的音樂家一起工作,互相研究,除了出版絲路專輯之外,他也尋求理論的支持,「音樂正是一種跨文化領域的表現,一如絲路連結不同的地理版圖,互相溝通。」馬友友說,「我們從一個點子出發,一群音樂家聚在一起,看看一群陌生人能夠迸出什麼火花。」
16年來,馬友友走訪了維也納、伊斯坦堡、中東、中國、蒙古等國家,尋找許多在民間的天才音樂家一起合作,在他眼裡,大提琴可以跟東方的琵琶同臺,鋼琴也可以跟中東的塔布拉手鼓共舞,其中都有共同的祖先,音符的脈絡。
從中國傳統樂器、非洲叢林音樂到中亞樂器,絲路計畫將這些不同樂器的前世今生重新介紹給世人。
混搭有掌聲 更有異音
這樣的混搭作法有掌聲,但也有異音,絲路合奏團中的重要成員之一尺八演奏家梅崎康二郎就說,「我知道我們這樣做,有許多反對的聲音,因為我們將傳統音樂混合在一起,稀釋了這些原本的傳統文化。但我認為,藝術就是開拓機會,機會帶來希望,而我們都需要希望。」
充滿舞台魅力的加利西亞風笛家克里斯蒂娜.帕托則說,「回想起加入絲路合奏團到現在,我很高興這個音樂實驗,讓我知道我自己還活著。」
自我覺醒的心路歷程
馬友友與團隊持續研究中國傳統樂器、非洲叢林音樂到中亞樂器,將古絲路商隊從地中海延伸到太平洋這整段路途中的藝術與人文,重新介紹給世人,馬友友說,「每一次的絲路計畫演出都是自我覺醒的心路歷程,經過這樣的探索,我知道音樂的意義,旅程過後,我已經不只是嚴肅的古典音樂家,而是民族音樂家了。」
人類學的種子在馬友友心裡開花結果,讓這位古典音樂出身的音樂家總能用關懷平等的角度看待音樂,他不認為西方文明就一定偉大,透過絲路來理解現代文化,一切都有了不一樣的位置。
琵琶演奏家吳蠻是絲路計畫中的重要成員之一。
關於絲路計畫
歷史上的絲路是一條橫跨歐亞的貿易道路,它連結了當時從地中海、波斯、印度、中亞、中國、高麗及日本的文化藝術,直到16世紀,歐洲人仍透過絲路進行交易。許多重要的科學、科技產物都是沿著這條「絲路」西傳至歐洲,包括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絲綢、算數、陶瓷及漆器等技術;音樂與樂器也經由絲路流傳,東西方的弦樂、管樂、打擊等樂器,藉由絲路而彼此交流、相互影響。
數百年來,不同文化之間透過絲路彼此交流,創造了洲際間人類智慧的智庫,這也啟發了在哈佛大學人類學系畢業的大提琴家馬友友,他稱這些路徑創造了史上第一次全球性科技與文化的交流,這些路徑,正是「網際網路」古老版。
絲路計畫,便是以這個古老的多元文化交流為靈感而發想出來。
1998年時馬友友聚集了一群音樂家,想看看藉由彼此相異的文化、音樂能夠互相碰撞出什麼火花,2000年時首度向社會大眾公開此計畫,將來自亞洲、歐洲和美洲的音樂家、作曲家、藝術家和觀眾緊密聯繫在一起。
絲路計畫借助古絲綢之路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所賦予的創作靈感,成為一個通過藝術推動創新和學習的催化劑,召集全球的藝術家和音樂家來促進世界各地區間的交流,要將橫跨歐亞的古絲路上的文化、藝術、人文等重新介紹給世人。參與這個龐大計劃的工作者包括民族學家、藝術史學家、音樂學家,作曲家以及音樂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