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指揮中西樂 不該再分手?

  • 次標題:第6期-2016/01
  • 文:林采韻
  • 圖:臺灣國樂團
  • 點擊數:4789
傳藝中心王副主任蘭生(前左三)、臺灣國樂團劉團長麗貞(前右三)、閰音樂總監惠昌(中左三)與評審及學員們合影。
簡介

國樂需要指揮人才,但並非每一個西樂指揮人才,都能勝任國樂指揮;為落實國樂團在臺灣本地定位,不僅要從台灣土地取「材」,也更要取「才」。

灣國樂團第二屆(2015年)「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結果揭曉,第一名由北藝大畢業,修習中提琴和指揮的游家輔獲得,第二名為具中西打擊樂背景,目前擔任九天民俗技藝團鼓樂總監和駐團作曲家的曾德偉出線。

培育新生代指揮人才

綜觀目前華人的音樂舞台(以設有國樂團的中、港、臺、澳以及新加坡等為例),中西指揮的界限多數時間是分明的,「分明」在於中西樂向來被視為兩種系統,一種井水不犯河水的狀態,尤其國樂團初始以效法西方管絃樂團而成立,多少有種「低一階」的刻版印象。

為提升國樂地位培育國內的青年指揮人才,臺灣國樂團 2014年開始推出「青年指揮培訓計畫」,旨在培育新生代的指揮人才,在一年期的培訓課程結束後,從十名學員中選出二至五名學員參與選拔音樂會,會中脫穎而出的第一名,將與國樂團合作舉辦音樂會。

臺灣國樂團第二屆(2015年)「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結果揭曉,第一名-游家輔。灣國樂團第二屆(2015年)「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結果揭曉,第一名-游家輔(右一),他同時也獲得媒體評委一致認可,具有絕佳的舞台魅力。

國樂進擊起死回生

原本被誤以為邁入21世紀,會被時代和觀眾逐漸淘汰的國樂,卻出現「觸底反彈」的契機,東風西漸的國際局勢間接也成為助力。拓展國樂的格局,試圖誘引新的觀眾,臺灣國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香港中樂團等,開始投入新作品的委託、以主題為概念的音樂會製作、各式跨域和跨國的嘗試、影音產品的出版、前進歐美巡演等,這一波接著一波的進擊,讓國樂如同起死回生。

在這一路磨刀過程中,新作品累積從求量進入求質的階段,團員新舊的換血接棒演奏水準大幅提升,但指揮人才培育速度相較落居在後,與其特質和現狀有關。首先,音樂系所的指揮課程偏向培養以西樂指揮為要,雖然文化大學、臺南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等設有專任指揮師資,效應仍待發酵;指揮需要高度的實務訓練和經驗,因此可以看到許多新生代國樂指揮是從學校或地方社團開始自我練功,之後再進入學院修習文憑;指揮不僅是拿「棒」的人,他/她也是音樂的詮釋者,扮演音樂總監(首席指揮)角色時,更要成為樂團藝術的領導者,進一步還要有格局、視野和管理的概念。  

臺灣國樂團第二屆(2015年)「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結果揭曉,第二名-曾德偉。灣國樂團第二屆(2015年)「青年指揮培訓計畫」結果揭曉,第二名-曾德偉(右一),同時也是現場觀眾票選出來的最佳人氣選手。

中樂為體、西樂為用  

藝術需要細火慢熬,臺灣國樂團的「青年指揮培訓計畫」不可能是特效藥,但一年培訓時間裡,諸多實務訓練包括排練觀摩、作品研習、樂隊實習等面向是值得關注的開始。而從參與學員的背景中,可望中西指揮界線分明的狀態,在新生代身上能夠產生質變,譬如本屆入圍選拔音樂會的五位學員,三位為西樂出身(包括第一名得主)、兩位擁有中西樂背景。又如選拔音樂會的指定曲作曲家潘皇龍《太魯閣風情畫》更是「中樂為體、西樂為用」的絕佳展現。

因為不同的背景,五位學員具有各自的特質和優劣勢,但當藝術在前,樂器、聲響無論中西只是形式或技術性問題,音樂結構層次和內涵風格的處理,才是指上功夫的真考驗,如此一來那國樂和西樂的分野有時只是自限的壁壘。

當務之急  培養台灣新生代指揮人才 

音樂總監、計畫總導師閻惠昌在講評時提到,培訓優秀的青年指揮,除了技術面,更要從不同角度來綜合評比,包含個人魅力、以及從年度課程參與過程中,個人時間的分配與掌握等,都一再地考驗著優秀指揮家的智慧,希望臺灣國樂團在指揮家計畫中培訓出來的優秀人才,是全方位的指揮家,期待此次五位入選的參賽者,未來與臺灣國樂團的合作中展現更多驚艷的表現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