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7月國家重要民俗「鷄籠中元祭」登場,祭典中最具特色的陣頭正是基隆具有百年歷史的北管子弟軒社,以往北管社團之多,讓基隆有「子弟窟」的美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在2019年獲得基隆市政府公告為北管音樂保存團體──聚樂社一組。
北管是在道光年間流傳至基隆,業餘的子弟軒社紛紛創立,由於傳入時間先後不同,因此分為主要樂器以殼子弦(指椰子殼做的胡琴)為主的福路派(舊路),以及以吊規仔(京胡)為主的西皮派(新派),兩者不僅樂器打法、曲調、曲牌略有不同,就連子弟戲劇目也有差異。
早期福路、西皮兩派因長期對立,大至迎媽祖、主神聖誕等,小至一般喪場等,無不競爭!在有心人士搧風點火之下甚至大打出手,就是歷史有名的西福之爭,後來在地方仕紳的調停下,改以陣頭賽拳頭相互較量,其中最富盛名的就是中元祭迎斗燈活動。
「由於基隆北管軒社紛爭,國民政府特別在民國50多年時,成立了藝宣大隊,分為以福路派的聚樂社藝宣大隊,以及以西皮派的得意堂藝宣大隊等以方便管理。」聚樂社一組副總幹事蔡紋堯說,鼎盛期藝宣大隊下約有20到30幾組小組,分布在基隆各個區域,密度之高,時有一個里或兩個里就存在一個子弟社團,「早期,宮廟協助、支持子弟軒社平日的運作,而子弟軒社於宮廟祭典和遶境時,出陣「湊熱鬧」。以前休閒娛樂少,地方大廟不僅是信仰中心,同時也是民眾休閒娛樂之處,因此,北管子弟社團林立。
對官方而言,藝宣大隊有利於管理之便,卻也促成了同派軒社可互相支援、互補,「基隆福路派是學舊路,師承百年前的陳福、盧明先師,學的曲牌、曲譜都一樣,所以組員不足可互相借調。」蔡紋堯說。但隨著時代轉變,影視媒體的興起,加之宮廟缺乏經費等因素,無法協助軒社運作,基隆北管軒社隨之凋零,時至今日所剩無幾,甚至不少軒社僅剩組員1到2人無法出團。「以前,基隆北管軒社還常至北港、花蓮作子弟戲,但到30年前,只剩下基隆暖暖還有子弟戲。」擔任聚樂社一組藝師的賴國松說,人員、經費短缺,現聚樂社僅剩以樂器演奏的「排場」和廟會遶境踩街的「出陣」為主。
嗩吶是唱聲 小鼓是指揮
「在基隆學北管會先要求學鎖吶或小鼓,這兩樣都要先背譜。」賴國松和蔡紋堯兩人即是分別負責軒社中嗩吶和小鼓吹奏。
「吹嗩吶,最重要的是要背譜,還要記指法,吹奏出來的聲音等於是整個軒社的唱聲、旋律。」賴國松的父親曾是聚樂社社長,歷經基隆北管軒社的鼎盛與衰落,失望之餘,放棄技藝連兒子都不傳,但從小聽著父親吹奏北管長大的賴國松,卻對嗩吶情有獨鍾,瞞著父親在基隆福路派慈雲社學習嗩吶。
為了詮釋曲牌的韻味,賴國松曾錄下老師所吹奏的樂曲,連續聽練一周,「嗩吶要吹得好,要看其中的吹片,力道重吹片會鎖死吹不出聲音,力道清音律會不準,真的要靠自己摸索。」賴國松學習嗩吶時非常認真,一天就可以背完一首曲譜,隔天即可以勉強吹奏,學習7、8年之後,成為軒社的嗩吶主吹,賴國松才敢告訴父親自己加入軒社,至今吹奏嗩吶已有30年經歷,他始終維持學習心態。相較之下,蔡紋堯認為小鼓簡單多了,學習小鼓時,同樣要懂得看譜和背譜,雖然不須學習全部樂器,但是「小鼓扮演的角色等於是指揮,要負責掌控音樂節奏,帶領其他樂器,幫嗩吶配樂。」
看懂傳統工尺譜 傳承第一步
以往,軒社重倫理,學習北管都要有人帶才能學。「古早人說:『一支吹踢倒街』,說的就是北管軒社出陣時,以嗩吶為主奏樂器。所以,學北管一定要人帶,有品德才能學,是因為以後組員的行為舉止就代表軒社。」蔡紋堯說以前只要有學員不遵守規矩、不尊師重道就會嚴加處分,所以學北管沒那麼簡單。
但自從基隆北管子弟軒社凋零,北管傳承出現危機,聚樂社一組在5、6年前聚集福路派僅存的藝師,重新彙整傳統北管曲牌,確保北管技藝能世代相承;此外,也對外開放軒社,招生學員,從最基礎的工尺譜學起,「聚樂社之所以會流傳下來,就是因為曲譜、教法都依照傳統。」蔡紋堯說,教法和曲譜一點也不能改。
儘管使用西方五線譜易於北管教學,但傳統工尺譜卻是聚樂社百年來的堅持,「以前老師怎麼傳,我們就怎麼教。」擔任藝師傳承技藝的賴國松認為,學北管只能靠「聽、看、學、問」,並且多練習,沒有其他法門。
除了技藝傳承之外,聚樂社近來也希望能復興北管子弟戲,「聚樂社最後一次作戲是1980年,距今子弟戲已經消失40年。」蔡紋堯說即便表演子弟戲的經費和人員龐大,但只要天時、地利、人和齊聚,基隆百年前的盛況勢必再度復刻,繁華似錦地展現在臺灣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