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百年歌仔戲的未竟之路 縮短距離 形塑吸引力

  • 次標題:第134期-2021/02
  • 文:鐘予希
  • 圖:張方宇、蔡欣欣、一心戲劇團
  • 點擊數:1170
資深藝師洪明雪(右)飾演《華山救母》的月老角色。
簡介

隨著臺灣都市化和影視媒體的發展取代傳統戲曲的娛樂功能,以民戲為主體的歌仔戲,急需開發演員和觀眾新血,使其得以永續傳承。

70年前,一心戲劇團資深老生洪明雪藝師,身為歌仔戲小生演員,風光不已,「以前,戲迷要看我都要存錢、打票,進戲園才能看到我,別人演戲領薪80元時,我已經300元。」她回憶當時每次謝幕時要把戲迷送的首飾披掛上身,表示對戲迷的感謝;但如今,劇團、演員、環境的生態丕變,榮景不同,她經歷過日治時期戲園內台戲、廣播歌仔戲、廟會外台戲、劇場公演等不同歌仔戲演變階段,更是心有所感,今年,她已85歲。

本土歌仔戲 常民重要娛樂

關於臺灣歌仔戲的起源與成形,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蔡欣欣說:「由於宜蘭存留了歌仔戲早期本地歌仔的演出樣式,且多是福建漳洲移民的大本營,因此向來被視為歌仔戲的原鄉。」宜蘭的本地歌仔,從原本的草棚坐唱演變成落地掃的歌舞踏搖形式,原是以男性為主演,農漁閒暇時的表演型態,傳統且鄉土,但當歌仔戲要走入劇場、內台開始賣票,就必須得面對同時代其他劇種的競爭。

1920年,商業劇場興起,為了豐富劇種內涵、提升競爭力,歌仔戲從本土流傳的亂彈、四平、南管與高甲等劇種,以及來臺公演的京劇、福州劇等,援引其劇目、身段台步、角色行當、布景裝扮等優勢,強化歌仔戲藝術條件,甚至延攬其他劇種演員參與演出、傳藝。」蔡欣欣說,這也是促使歌仔戲藝術層次提升,劇種成熟很重要的因素之一,且因歌仔戲使用的是絕大多數觀眾都聽得懂的臺語,具有先天的優勢,再加上歌謠通俗易懂,深受常民歡迎,迎來了日治時期第一次內台歌仔戲的風光歲月。

但隨著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實行皇民化運動,歌仔戲團不是解散就是演出「改良戲」,即是所謂的「胡撇仔戲」,上演時,演員穿的是和服、手拿武士刀,唱的是日本歌曲或流行歌曲。戰後,1950年歌仔戲團急劇復甦,迎來了第二次的內台歌仔戲的高峰,而在此時由小旦轉為小生的洪明雪也躬逢其盛。「89歲時,我父親洪貞騰成立登樂社,我16歲做小旦,17歲才轉做小生,當時內台戲一齣演10天,一年同一齣戲北中南巡迴演出,下午3點鐘演的是正古冊的歌仔戲,晚上7點則是演胡撇仔戲,晚上10點後,打開戲門讓觀眾免費看到11點,那時戲園裡都擠滿了人。」

大眾媒體的興起,也讓廣播、電視和電影成了歌仔戲演出的載體。洪明雪回憶道:「19歲時,我第一部電影《甘國寶過臺灣》上映,由辛奇導演,大受歡迎。那時,原本在拍攝由李麗華主演孟姜女的香港副導演梁哲夫,來臺灣看我拍攝《甘國寶過臺灣》後,決定找我們拍歌仔戲版的《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電影上映時,臺語版的大勝國語版的孟姜女。」後續,洪明雪陸續拍了《詹典嫂》、《乞丐招女婿》、《唐伯虎點秋香》等10多部電影,並且在此一時期之後也轉戰廣播,臺中中聲廣播電臺、臺北正聲電台、南投草屯中興電台等,成了洪明雪的演出重心。1960年電視台歌仔戲開播,洪明雪也分別在臺視、中視、華視電視台演出。

而在大眾媒體興起的同時,原本以內台戲為主的歌仔戲,漸漸轉為外台歌仔戲。洪明雪本身擅演活戲,腹內涵養也夠,不少劇團邀請參與演出,包含「五虎歌劇團」,「國光歌劇團」等。小孩稍大後,洪明雪全家搬家北上,加入了外台「珍珠歌劇團」,50多歲時,洪明雪加入兼有文化場、公演場演出的「明華園」,參與不少公演,她說:「那時,大家都叫我媽咪。」尊重洪明雪藝術造詣、輩分高,合作15年後,洪明雪才進入「一心歌劇團」,客串老生、幫忙講戲指點演員等,直到80多歲才退休。

臺灣民戲為主 平易近人

臺灣眾多戲曲劇種淵源自中國大陸,然歌仔戲卻是在臺灣成形、發展成熟後,再回傳至福建,但兩地歌仔戲演變至今卻全然不同。蔡欣欣說:「兩岸生態不同,尤其是政治生態。除了在歌仔戲發源地宜蘭的蘭陽戲劇團外,臺灣其他歌仔戲團都是民營,須面對市場競爭、自力更生,多數以迎神廟會的民戲為主,保有『做活戲』的表演傳統。而在中國大陸,雖然有民間劇團,但幾乎每個省縣市都有公立劇團,由於有政府提供經費,設有編劇、導演、音樂設計與舞台設計等人員,可以有充分時間打磨劇藝,製作相對精良。不過演員習慣『做死戲』,較缺乏與觀眾互動即興之感。」

此外,在表演呈現上也有差異。蔡欣欣說:「臺灣歌仔戲的『歌仔』屬於民謠體,用本嗓『肉聲』演唱,易聽易懂;臺灣歌仔戲傳入中國大陸初期,也是民謠體,但經過了文革樣板戲衝擊後,轉變為戲曲聲樂唱法,真假嗓轉換多,而且注重戲曲的表演程式性,因此在藝術性上相對嚴謹。可是臺灣的歌仔戲很生活化、很親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藝術美學。」

由於臺灣歌仔戲多數以迎神廟會的民戲為主,但隨著臺灣都市結構的改變,都會區少有大廟埕,且因噪音管制法、戲金考量等,使得歌仔戲的生存空間無形中受到壓縮;部分劇團雖欲轉型走入現代劇場或參演文化場,卻因須編寫劇本,導演整體設計等,導致製作成本高無法負荷;此外,由於廟會戲金不高,戲棚演出場域有限,因此無法提供較好的音響設備與舞台37裝置;再加上年輕觀眾臺語能力退化,通常民戲沒有字幕,年輕人容易因為聽不懂而產生隔閡,進而排斥,導致臺灣野台戲下觀眾年齡層老化且人口日益減少。

「所以我們也努力推動『外台文化場』的演出,以『劇場外台化/外台劇場化』的策略,比照在劇場演出有編劇、導演、音樂設計等專業分工模式,讓觀眾可以在戶外享受室內觀看精緻戲劇的品質,在開放式空間中讓觀眾可相互親近,自由交流情感,結合字幕的輔助等,以引領年輕觀眾參與。」蔡欣欣說。例如近幾年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所推動的「民間劇場重塑計畫」、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推出的「廟口好戲計畫」等,都是希望透過這種公演式的演出形態。讓歌仔戲可以從廟會酬神功能轉化成藝文功能,也讓歌仔戲藝術的品質能夠提升,吸引更多人。

開發觀眾與演員 刻不容緩

在舞台上戮力演出69年,觀察現今歌仔戲的演出,洪明雪說:「我們歌仔戲團是照傳統,所以每一團唱的曲調、內容都是一樣的,現在年輕人演的都是新編的,真的改很多。」她舉例說明,「像是《薛平貴與王寶釧》這齣戲,薛平貴是騎紅鬃烈馬,現在年輕演員唱的是白馬,這完全是不同。」她建議創新雖可吸引年輕世代,但創新中也該保存傳統曲調、內容,才有助於開發、保留新、舊觀眾。

另外,蔡欣欣認為歌仔戲推廣的當務之急,最重要的是觀眾的開發與演員的培養。「現在,年輕世代接觸的多是影視媒體、網絡和自媒體等,所以會以影視作品懸疑、緊張、刺激的劇情與節奏,同等看待歌仔戲,認為歌仔戲步調慢、聽不懂,劇目陳舊。但其實傳統戲曲的故事常只是框架,主要是凸顯演員的唱念做打的藝術,這與西方、影視文化相當不同。因此,必須導引年輕世代理解傳統戲曲虛擬、寫意與象徵的表演方式,挑動觀眾自身的生活經驗與想像力,去欣賞歌仔戲唱念做打的表演之美。」因此,她認為即便政府已經推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仍必須讓民族藝術文化和課程更緊密結合,以期讓年輕世代從小接觸、認知戲曲藝術的欣賞美學。

另外,由於歌仔戲演員不像影視明星名利雙收,社會地位與經濟收入都有限,所以缺乏誘因吸引年輕人投入學習。因此,蔡欣欣認為如果能夠發揚歌仔戲的文化資產價值與當代藝術視野,提供學習者更多未來就業或出路的機會,讓「供需」生產鏈更為暢通或多樣化,或許可以吸引更多年輕世代願意投入。「有好的演員造就好的歌仔戲,獲得足夠的觀眾支持,如此歌仔戲才能有生生不息的未來。